美国相中韩国造船经验,与其展开合作
副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遇挫,美海军被迫向盟友求援
美国造船厂的起重机早已锈迹斑斑,码头上的工人寥寥无几——这场景与二战时“十天造一艘船”的辉煌形成刺眼对比。如今,美国海军面对中国舰艇“下饺子”般的建造速度,终于意识到:单靠自家船厂,这场竞赛输定了。
一、美国造船业,衰败已成定局
美国海军曾是世界海洋的绝对霸主,但如今连修军舰都成了难题。博伊西号核潜艇因等不到维修预算,在港口一躺就是五年。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32倍,全球每两艘新船中就有一艘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而美国造船业仅占全球0.13%的份额,甚至不及菲律宾。
二、韩国造船厂,成了美国的“救命稻草”
当美国船厂还在为延误焦头烂额时,韩国现代重工传来消息:他们一年能造5艘宙斯盾驱逐舰,而美国船厂两年憋不出一艘。这速度让五角大楼眼睛发亮——毕竟中国海军舰艇总数已超过美国。
美韩合作的算盘打得精明:韩国“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本就是美国技术的“翻版”,连导弹都是从美国原装进口。现在让韩国帮忙造舰体,美国只管装核心设备,既绕开技术泄露风险,又能蹭韩国的廉价劳动力。今年4月,现代重工与美国军工巨头HII签下合作协议,明摆着要复制“韩国造壳,美国装芯”的模式。
但美国人心里也打鼓:韩国造船业虽强,关键零部件还得靠进口。若战时供应链被掐断,这些“美韩混血”战舰会不会变成一堆废铁?
三、法律开绿灯,盟友绑上战车
为给合作铺路,美国国会正忙着修改伯恩斯·托尔弗森修正案——这部冷战时期的法律原本禁止外国造美军舰艇。新提案玩起文字游戏:只要盟友报价比美国本土低,就能参与竞标。
这招堪称“阳谋”:既保住“美国制造”的面子,又实打实降低成本。但韩国人也不是傻子,现代重工一边签协议,一边悄悄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摆明要扎根美国市场。有观察家调侃:“说是合作,倒像韩国造船业反向殖民美国。”
四、中国路线,美国学不会
这种底气源自实力:2023年中国新接订单占全球70%,连美国农民出口大豆都得排队等中国货船。反观美国,既要打压中国造船业,又离不开中国造的商船运输物资,政策矛盾得让人啼笑皆非。
美国拉韩国“组队”,暴露了其工业体系的深层危机。当军舰都要靠盟友帮着造,所谓的“海洋霸权”还剩几分底气?这场造船竞赛背后,实则是两种模式的较量:一边是四处求援的“拼装式发展”,一边是稳扎稳打的“全产业链突围”。,或许早已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