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很发愁,发愁什么?发愁自己的国家一年连一条船都造不出来
特朗普站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签字台前,钢笔尖刚离开纸面就忍不住摇头:“我们以前每天能造一艘船,现在呢?一年都造不出一艘!” 这话听着像抱怨,更像宣战书。4月9日,他签署的重振美国海事强国地位行政令,直接冲着中国造船业的“全球霸权”砸了过去。
“美国船厂全被军方订满了”
美国大西洋集装箱运输公司CEO安德鲁·阿博特的话,揭开了美国造船业的遮羞布:“找遍美国船厂,都说七年内排不上商用船订单——全都忙着造军舰呢!” 数据显示,美国造船产能仅占全球0.2%,而中国高达74%。更扎心的是,美国港口80%的岸桥起重机贴着“中国制造”标签,自家生产线早就荒废。
特朗普这次玩了个“一石三鸟”:勒令7个月内拿出振兴计划、45天查清海军造舰拖延的烂账、还要对中墨加三国联运的货船加收10%“过路费”。但翻遍行政令,原先要对中国船只征收的“天价停泊费”悄悄消失了——航运公司早就撂过狠话:“敢收这钱,我们立马破产!”
“中国船厂正在变成新美元”
前白宫官员威廉·赫纳根的警告让华盛顿脊背发凉:“十年后,没有中国船的海运根本转不动,到时候中国捏着的地缘政治筹码,就和现在的美元霸权一个分量!” 这话不假。全球70%的集装箱船订单攥在中国手里,美国自家水上跑的货船,17%贴着“中国制造”标牌。
特朗普团队当然知道硬碰硬没胜算。新政策藏着阴招:逼着盟友站队,拉韩国日本投资美国船厂,甚至要把“美国货必须用美国船运”的比例,从零硬拉到15%。这招像极了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的老套路,可惜时移世易——当年英国有殖民地当市场,如今美国连造条商船的成本都是中国的5倍。
“关税大棒砸疼自家脚”
2月份放风要对华船只收150万美元“进门费”,结果被国内骂到认怂。农场主拍桌子:“粮食运不出去全烂地里,你们负责吗?”航运公司更直接:“收钱就是逼我们死!” 最后公布的政令,只能改口“考虑盟友意见”。
专家说得透亮:“美国造船业垮了40年,根子在人力断代、监管缠脚、军方独吞产能”。要技术工人没技术工人,焊工证考下来比造航母还难;环保法规三天两头变卦,船厂刚达标又得拆机器重来。更绝的是海军采购制度——军舰订单只给特定船厂,突然加单没人接得住,砍单又让船厂喝西北风。
看着特朗普政府边删条款边加码,中国外交部回应得淡定:“封锁挡不住生产力,美国的问题得从自己身上找。” 这话戳到痛处。当年美国造船业辉煌时,中国连万吨轮都造不出;如今角色互换,靠的不是补贴,是实打实的技术爬坡。
白宫计划书里“海事繁荣区”“造船奖学金”这些新词,听着热闹,可培养个高级焊工就要三年。有船厂老板苦笑:“等我们教会新人用焊枪,中国怕是连智能造船厂都遍地开花了。” 这场制造业复兴的豪赌,特朗普押上的不仅是任期时间,更是美国工业最后的家底。
尾声
签字仪式结束后,特朗普对着镜头信心满满:“我们要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 但转身就被记者追问:“现在签的行政令和三个月前删掉的条款有什么区别?”总统摆摆手快步离开,这个问题,或许连起草文件的幕僚都不敢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