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邻居的孩子中专毕业。
在家里待了一年多之后,孩子选择了送外卖。
谈及学习的时候。
孩子时常感慨地说道:“当年要是认真读书,现在也不至于每天爬楼送外卖。”
很多人以为,这是夸大其词。
甚至会认为,即便考上了大学,很多人也会选择送外卖。
而事实上呢?
大学毕业生一开始,或许会很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处境只会越来越好。
相比之下,只能选择送外卖的孩子。
他们只能暂时吃青春饭,面对生活的考验也会越来越多。
作为家长和老师,不妨告诉孩子:“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会吃生活的苦头。”
01
读书,是最划算的投资
张桂梅校长曾说:
“学习,是山里娃改变命运最公平的途径。”
细细品味这句话,其实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何尝不是这样呢?
家境优渥的孩子,更容易看清这份投资。
因为他们,有家长的认知支持,有父母的智慧引导。
但很多普通的家庭里,孩子往往缺乏长远的目光,结果在学习的时候选择了懈怠。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努力学习。
就要跟孩子,算一笔人生的账,让孩子看到现在和将来之间的关联。
就像任正非所说的那样:
“年轻人最大的本钱,就是有时间去学习。”
作为一名学生,要拒绝偷懒。
因为现在偷的懒,多半需要你,用自己的余生去偿还。
02
生活,会惩罚不努力的人
很多学生以为:
现在不努力,将来进厂打工。
可是你知道吗?
随着智能化的普及,简单操作的岗位很容易被机器所替代。
而人工智能方面的岗位,则迎来新的缺口。
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在人才市场上,一位中年人攥着初中毕业证苦笑着说:“现在做数控,都要求看懂英文操作说明书,我哪里会什么英文嘛。”
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
今天多学一样本事,明天就少说一句沮丧的话。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抓住当下,打牢文化知识的基础。
否则,大家也容易面对生活的惩罚。
03
真正的吃苦,不是自我感动
什么是吃苦?
大家不要以为,熬夜加班学习就是吃苦。
更不要以为,买了最新的文具,书桌上堆满复习资料就是在努力。
真正的努力,从来不是自我的感动。
而是需要大家,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方法,在高效中实现自我的突破。
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说:
“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某个目标聚焦的能力。”
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并且持之以恒地实现目标。
这样的努力,方才会有意义。
04
偷懒的代价,将要加倍偿还
大学毕业后。
或许有人,会暂时选择送外卖。
但这样的选择,多半只是暂时的,只是人生的一个跳板罢了。
举个例子来说:
某快递小哥,在送餐间隙背考研单词。
最终,他成功上岸,考上了一所211大学的研究生。
即便成功了,他依旧这样说:
“18岁没吃的苦,28岁终于补回来了。”
看了这样的一句话,你是否感觉自己的内心,受到了重锤的敲击呢?
同学们,请不要相信“读书无用”的谎言。
如果你懈怠了,请牢记莫言的一句话:“偷懒的代价,是加倍偿还。”
同时,也请记住:
少年时流的汗是金豆子,成年后流的汗是眼泪。
05
写在最后
老话常说:
“晴天不晒谷,雨天饿肚皮。”
对于学生而言,你现在躲过的每一份辛苦,其实命运都悄悄记着账。
做聪明的孩子,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大家需要意识到:
“现在吃苦,其实是为了将来更甜。”
就像春天播种,秋天才会有收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同学们,今天的每个单词、每道数学题,都在为十年后的自己存本钱。
别等生活举起鞭子,大家才想起奔跑。
真正到了那个时候,可能连跑道都不属于你了。
作为家长,请转给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