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闹剧最终结果来了!官方通报: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

优雅安德烈娅 2025-04-15 17:22:01

本文所述内容均有可靠信源,具体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最后。

前言

招牌禁用“红蓝黑”到底是为了啥?

近日,在河北省三河市发生了一件奇葩事。

蜜雪冰城变“绿雪冰城”,医院红十字刷成“绿十字”。

一时间,这场颜色闹剧一发不可收拾。

而随着舆论越闹越大。

这件事情也吸引了各方媒体关注。

新华社、人民日报,不仅纷纷对其怒批。

就连三河市相关负责人也受到了处罚。

对此,大快人心的同时。

也让人好奇,招牌禁色目的何在?

这位负责人,又结局如何呢?

牌匾变色意欲何为 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

2025年3月,河北三河市向商户发出信息。

要求他们将红色、蓝色、黑色的门头牌匾。

统一更换为其他的颜色。

虽然起初,商户们也不理解上面这样做的原因。

但迫于是硬性要求,便也不得不遵从。

随后,各沿街商户便出现了这样一幕。

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底白字的招牌。

被替换为了绿底、灰底等配色。

包括好想来、海底捞等这些全国连锁品牌店。

都无一不被殃及其中。

就连各大医院的红十字招牌,都要更换。

不同以往,和先前形成的强烈的视觉反差。

以及由此上行下效,让商户们愤怒不满。

一时间,便引发了公众广泛的讨论。

有商户说,城管部门的要求一意孤行。

除了徒劳的增加经济负担,没一点儿用。

还会影响店铺的辨识度和顾客认知,太不合理。

也有商户说,他们之前并未收到任何正式文件的通知。

只是通过口头或短信的方式来下发,未免太草率,不可信。

但无论这些商户们有多怨天尤人。

最终上方的硬性要求无法改变。

并且,若说此次事件毫无征兆,倒也说不过去。

因为早在2024年12月。

三河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就发布了一条例。

在《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中。

要求颜色遵循“色浅、淡雅、明快、协调”。

除国际国内的连锁品牌外。

其他商家不允许使用红蓝底色或字样。

而这在去年,也只表明是指导性意见。

但却在最近,予以落地实施了。

当然,类似的事件也并非孤例。

早在此前,一些地方就出现要求商户统一招牌颜色的情况。

对此,不少媒体也是持续关注着。

可部分城市的管理部门似乎并未吸取教训。

只不过,和以往的统一颜色的案例不同的是。

在上行下效的过程中。

三河市并未明确解释禁用红蓝黑三色的依据。

面对庞大的质疑之声。

他们仅以千篇一律的“市场规划要求”来应付。

所以,商户和老百姓便对此很是疑惑。

就在4月14日,有人在网上提供了一段视频。

该视频是去年10月底的。

据称是三河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

从视频中的谈话能得知。

该负责人说,红色代表火,比较亢奋烦躁。

而蓝色,太俗气,不好看。

所以就要去红去蓝。

听到这样的回应,还真是不如不听。

因为都知道,对于商户和门店而言。

招牌就是他们的第一张脸。

作为商店的视觉名片。

招牌,直接关系到了商户们的切身利益。

承载着消费者和商家长期积累的信任。

尤其是经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字号。

其招牌的辨识度,更是无形的资产。

其重要性作用,不言而喻。

而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大家对这几种颜色的关注和讨论。

姑且就按他的看法,蓝色俗气,黑色不吉利。

可避免和忌惮红色,就不理解了。

因为,自古以来。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吉祥和喜庆的象征。

无论是传统婚礼,嫁衣、喜字、灯笼…

都是以红色为主色调,寓意着新人红红火火。

还是春节习俗、一脉相承。

家家户户贴红对联、挂红灯笼、发红包…

过年期间,红色还被赋予了驱邪避灾。

给家人和朋友带来新年好运。

它是勇气和革命的象征。

红色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意义。

特别是在1927年南昌起义后。

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就是红色。

它更是现代社会的延续。

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我们的党徽党旗也是红色。

所以,在中国文化中。

红色又不仅仅只是一种颜色。

从吉祥喜庆到权利尊贵,从革命精神到生命繁荣。

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基于改招牌颜色引发的一系列影响。

连官媒都看不下去了,接连发声怒批此举。

人民日报、新华社对其怒批

“城市治理要里子还是面子?”

人民日报简短的一句评论,一针见血。

指出,城市治理不应该只追求表面光鲜。

从而忽视了群众的实际需求。

且看三河市以行政指令强制统一招牌颜色。

不仅损害了商户的经营自主权。

给商户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还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实质上就是破坏了原本的营商环境。

接此一问,又提出了权力越界,让营商环境失色的问题。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招牌颜色本是商户的自主权。

相关部门无权干涉。

这种越界的行为,不仅会让商户闹心寒心。

更是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不利于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此外,新华社也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发文质问权力岂能如此任性。

招牌的颜色又与城市形象有何干系?

各方应该做的,是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而非滥用手里的权力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这种任性行为,无疑暴露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倾向。

所以,新华社也认为,应当给公众一个交代。

反复强调了,三河市需对此事深刻反思。

明确招牌禁令的法律依据。

从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因此,在招牌颜色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之际。

便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批评。

也得以让该件事情,有了最新后续。

后续通报:三河市委主负责被免职

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发布信息。

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免职处理。

并批评当地相关部门,要深刻反思,汲取教训。

最后又表示,应健全长效机制。

尤其是对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

得到这样的处理结果。

不少人纷纷在网上点赞支持,称大快人心。

可让网友们感到更诧异的是。

在这件事波及范围这么大时。

面对外界的质疑之声。

当地的相关部门,并不是在第一时间就安抚大家。

始终保持着默不作声、没有解释。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

城管部门的人也只是若无其事的说一句。

想改就改回来吧。

如同儿戏一般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微博】人民日报

【抖音视频号】新华网

【抖音视频号】海报新闻

0 阅读:63

优雅安德烈娅

简介:优雅安德烈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