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的竞争中,中国始终有一个领域处于弱势地位,那就是外交。相较于盟友众多的美国,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就显得比较薄弱。
那么为什么世界多国不愿与我们交好?我国又该如何“化险为夷”呢?
中国不结盟政策中国不像美国那样盟友众多,主要是出于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不结盟政策,第二是中国不推崇霸权主义,第三是美国对自己盟友在经济上的控制很深。
在第一个方面,中国的不结盟政策最早能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此前印度、南斯拉夫联盟、埃及三国最早提出了不结盟运动,旨在美苏冷战中寻求独立,不参与双方的斗争。
之后周总理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称赞并承认了这种不结盟运动,这可以看做是中国不结盟政策的开端。至于中国的不结盟政策真正成为“政策”,要追溯到党的12大,也就是1982年。当时中国明确提出要搞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国际上不搞结盟那一套。
因为有了不结盟政策,中国在法理上就不会有盟友,也就无法像美国建立北约那样成立军事同盟。所以一直到现在世界上虽然有巴基斯坦、塞尔维亚等和中国走得比较近的国家,但中国在外交称呼上依旧没有将其称为“盟友”。
美国的盟友们在第二个方面,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推动了美国外交的发展。比如南美洲这些国家,基本上就是对美国唯命是从。因为这些国家一旦不听美国的话,国内立马就会爆发政变,从而推翻现任政府。
就连南美洲的“刺头”古巴,在卡斯特罗当政期间,也是出现了很多次的政变,以及对古巴领导人的刺杀。只是后来古巴摆出了一副宁死不屈的态度,且美国策划的政变和刺杀一直没有取得效果,这才让美国停止了行动。但饶是如此,美国依旧封锁了古巴,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至于美国的其它“盟友”,那更不用说了,基本都有美国的驻军。尤其是日本,美国在日本国内的驻军比日本自己的军事力量都要强大。所以这些国家不敢不听美国的话,它们也很自然的成为了美国的“盟友”。
如果中国学美国那一套,也会很快有一大群“盟友”,至少南洋、南亚次大陆这一圈都是。但中国不会那么做,我国奉行五项基本原则,尊重别国主权,所以也就没法像美国那样有一大群“盟友”。
至于最后美国在经济上对盟友的控制,则主要体现在欧洲方面。
而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控制,则要追溯到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进行一次大规模援助的计划,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接受了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就不得不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控制。
虽然马歇尔计划于1951年,在美国法律中结束,但此后美国通过各种渠道对欧洲的援助依旧没有停下,这种对欧洲的控制自然也在持续。
以美国的长臂管辖举例,假设一个法国人在加拿大做生意,那么能管他的法律要么是法国法律,要么是加拿大法律。但美国靠着一手长臂管辖,在这个法国人在加拿大违反了美国法律的情况下,能逮捕这个法国人。
这种事情已经有过好几次案例,比如法国的阿尔斯通事件。阿尔斯通公司国际销售副总裁皮耶鲁在印尼做完生意,刚在美国下飞机就被美国抓了起来,理由居然是皮耶鲁在印尼行贿。
之后阿尔斯通这个法国最大的电器公司巨头被美国通用电气收购,法国的损失不计其数。而法国在这个过程中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从这件事上就不难看出,美国在经济上对欧洲的控制有多深了。欧洲经济上被美国控制,军事被美国拿捏,自然只能乖乖当美国的“盟友”。
中国的应对之法中国要“化险为夷”需要做到两件事,第一是军事力量足够强大,第二是和全世界做生意。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就不敢用军事手段对付中国,我国由此能保卫自己的发展成果。
和全世界做生意,那就让其它国家有了选择的余地,就有机会脱离美国的经济控制。在这一点上,中国有自己的发展计划,那就是一带一路。通过一带一路,从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到以法、德为核心的西欧,能连接成一个整体。
中间经过西亚和中东,将俄罗斯、斯坦五国、塞尔维亚、沙特、阿联酋等等国家囊括了进去,未来甚至可能包含非洲。一旦一带一路正式建设起来,那么被它连接的国家就成为了一个经济上的整体,其内部能互通有无。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带一路成员国的一众西欧国家,可以一边和其它成员国做生意,一边和美国做生意。美国要想在经济上控制这些欧洲国家,它们直接就能一边倒地投进一带一路体系中。
当这些国家不再受美国经济控制时,它们会选择和作为一带一路核心的中国交好,还是继续当此前不断剥削它们的美国的盟友,答案显而易见。
其实就现在,我国的军事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出现了一定成效,那就是中国和东盟的关系。
上世纪末到2015~2016年之前,东盟和美国的外交关系很明显非常近,其原因么就是美国海军力量强盛,且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往来很少。
但现在中国的军事力量足够覆盖南海周围一定范围了,且和东盟互相是最主要的经济伙伴,东盟现在在中美之间就显得很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