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崔若林——九江农史略述(1)

冯晓晖 2023-08-16 23:51:19

“九江文史”系列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除修订个别标点,适当调整排版并补充图片外,编者不对原文做更多修改。为尊重原作者,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公众号上首发,再由编者“冯晓晖”公众号转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

农业是中国传统文明赖以生存、发展和繁荣的根本。史称:“农,天下之大事也,民所恃以生也。”(《汉书》卷四《文帝纪》)社会的物质财富,绝大部分是由农业创造的。它对整个社会的兴衰,往往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九江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丰沛,水网密布,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业为本的国策、长江鄱阳湖水系的滋养,加之九江人因地制宜、勤奋经营,造就了九江辉煌的农业文明,使其成为“鱼米之乡”、富饶之地。

彭泽县现代农业产业园 图源:人民网(编者配图)

九江地处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史前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稻作农业文化,与黄河流域史前时期人们以种植粟为主的旱作农业文化,是属两个不同类型的经济生活。不过水稻或粟,怎样由野生的成为人工种植的呢?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证据。不过,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太大了,开始改变了以攫取自然界的动植物为主,转变为以种植作物为取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从而由游荡不定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定居生活。这个大转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有人称它为“农业革命”。(李学勤、徐吉军:《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7 页)

纵观九江农业发展历史大势,主要从以下诸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农业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化形态,是认识该社会经济形态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马克思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机体有重要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所谓“劳动资料的遗骸”相当大的重要部分就是考古发掘品中的农业生产工具,因此,它是研究和再现古代农业生产状况及发展水平的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修水上奉乡山背地区遗址群中,我们得知距今 4800 年前的时候,九江地区的先民已经使用以石、木、骨、蚌等制造的农具,式样包括垦荒用的石锛、石斧、石镞、石铲、石凿、石网坠,有收割用的石刀等。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农业史上第一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春秋时铁已普遍用于制造农业生产工具。铁农具在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盐铁论·禁耕》说:“铁器者,农夫之死生也,死生用则仇雠灭,仇雠灭则田野辟,田野辟而五谷熟”。《盐铁论·水旱》说:“铁器,民之大用也”。从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九江地区在这一时期使用的农具,从耕地、起土到中耕、收割,农业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中都已使用相应的铁制农具,如有翻土用的臿、除草用的锄,收割用的镰,起土用的铲,刨土用的钁,碎土和平地用的耙、耕地用的犁铧等。

耒耜 图源:中国农业博物馆(编者配图)

唐代农具较前代有改进。从唐代陆龟蒙《耒耜经》中的记载来看,除了继续使用前代已有农具外,还创造了简车、桶车、水轮等效率更高的灌溉工具。中唐以后,利用风力或水力转动的水车已有所见。处于江南的九江地区由于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带来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具,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据《唐大诏令全集》记载:江州“出米甚多,丰熟之时,价亦极贱”。

宋元时期,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已经全面定型化,新的进步是在某些方面的改进与推广应用。除开垦土地已经使用铁锄、耕地使用耕牛和铁犁外,粮食加工、插秧及灌溉工具均进步,水车、简车得到广泛应用。如《都昌县志》载:“宋末元初始,都昌即使用龙骨水车,自后至建国前,一直未有革新,并成为县内唯一的排灌器械。明时犁、锄、镰、水车等主要农具已齐备。但明清代农业经济走向衰落,农具技术总体上并无大的发展。(吴必虎、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85~186 页)

农业耕作技术

原始农业时期,先民们采用“刀耕火种”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数年之后,地力减退,弃之另垦新地。其后,形成定期撂荒休耕制。春秋战国时期,耕种者开始懂得在土地上进行人工施肥,以保持地力。撂荒制渐被废弃,开始采取土地连种制。《诗经》中记载西周时期出现了菑、新、畲的土地利用方式,即休闲耕作制。《尔雅·释地》对休闲耕作制的解释是:“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也就是说第一年将田中草木犁翻,不进行耕种,称做“菑”,即休闲田;第二年进行耕种,称做“新田”;第三年,经过一年耕种后,土力舒缓柔和,称做“畲”。这样,菑、新、畲就形成了以三年为一周期的一年休闲两年耕种的休闲耕作制度。这种耕作制度较好地保护了地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耕作制度的一大进步。

鄱阳湖畔的稻田 图源:http://moorworld.com/(编者配图)

在旱地耕作技术方面,采取“因地制宜”的垄作法,高地,将庄稼种在沟里;低地,将庄稼种在垄上。秦汉时期,一些边远地区农业技术仍较落后,但在鄱阳湖平原地带出现了双季稻的栽培。唐宋之际,九江地区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水田初步形成一整套以耕、耙、耖为中心的精耕细作方法,从而基本奠定了区域内水田的耕作技术体系。当时的九江地区,不但较普遍地推行稻麦轮作复种,做到了一年两熟。明清时代,“一岁数收”的技术得到一定的普及,“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天工开物》),九江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正如顾起源的《客座赘语》云:“南京百余年间,谷价时有翔贵,然不逾多时,湖广、江西米谷即至,米价即复低平”,表明当时九江的粮食已具有深购远销之能力。

崔若林(作者像)

【读后记】九江农业史是崔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本文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正可体现崔老师的文史功底。全文8000字,故分四篇刊出。

浔阳叙话:展示九江文化,讲述浔城故事,品鉴风俗滋味,漫记百态众生。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