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一座神秘庙宇"听说过姜岗关帝庙吗?"老王放下手中的烟袋,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那座传说中供奉关公的庙宇?据说庙里有棵三人合抱的古柏?"我来了兴趣。"不止如此。"老王缓缓站起身,"要不要跟我去看看?"深冬的早晨,寒风刺骨。我们驱车沿着县道向北,经过赵集镇,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老王指着远处一片高岗说:"那就是竹园李村,再往北就是姜岗了。""为什么要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建庙?"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老王笑着说,"这里可不是一直都这么冷清。据传在原始社会时期,这片高岗上聚集着众多部落,那时候这里叫'夹古滩'。"车子停在村口,映入眼帘的是几座破旧的民居。青砖砌就的墙面已经斑驳,灰色的小瓦整齐地铺在坡顶上。与普通民居不同的是,这里的房屋都在瓦沟前加装了滴水瓦,显得格外考究。"现在村里就剩三户人家了。"老王叹了口气,"大家都搬到镇上去了。"顺着荒草丛生的小路往前走,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群逐渐显现。两尊金色的石狮子守护在朱红色的大门两侧,门上"关帝庙"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可惜现在进不去。"老王带着我绕着围墙转了一圈,"你看,那是偏殿,后面那座五间双檐歇山顶的是正殿,是新修的。"
"听说庙里有很多碑刻?""对,有十多块呢。最有意思的是《关帝庙碑记》,上面写着'朋友以义合也,事功以义成也,名节以义立也'。这里不光供奉关公,还特意建了座结义殿,专门纪念桃园三结义。""还有《重修结义庙碑记》,记载着'地有正业,吾人有正理,天神之为道,以正气而秉正理者也'。碑文提到这里'前有关帝殿,后有结义庙,由来已久'。""最特别的是庙里的壁画。"老王滔滔不绝地说,"墙上画满了'桃园结义'、'挂印封金'、'水淹七军'等故事。那些古柏树真是壮观,有的需要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为什么专门选在这个地方建庙呢?""这就要从头说起了。"老王坐在庙门前的石阶上,"这里靠近灵山和土谷山,自古就有很多溪流从山上流下来,绕着这条高岗向南流去。水草丰美,适合人居。据说在明清时期,这里也曾经很热闹,香火旺盛得很。每到春节,前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现在怎么冷清了?""时代变迁啊。"老王站起身,"不过你别看现在破败,这庙可有上千年历史了。明清时期还多次重修呢。关公的忠义精神在这里传承了几百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太阳西斜,寒风更急了。我们准备离开时,老王突然停下脚步:"你知道吗?这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关公的精神,不仅仅是忠义,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守信重义。"回望这座庙宇,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荒草蔓生的院落,紧闭的朱红大门,参天的古柏,斑驳的碑刻,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关于信义的千年传说。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在这个远离喧嚣的村落,一座千年古刹静静矗立,守护着古老的传说和永恒的价值。关公的形象早已超越了军事谋略家和武将的范畴,成为了忠义、信实、仁勇的化身。在这个价值观念日新月异的时代,姜岗关帝庙虽已香火寥落,但其所传承的精神品格,依然在影响着后人,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老王说得对,这里的每一块碑刻,每一幅壁画,每一棵古柏,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道义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信义永远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也许这就是这座古庙能够在这片高岗上屹立千年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