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了几次,这位经验老道的邻居才透露,原来是土壤中的腐殖质和有机质不够。
听到这儿,我想到自己也是有过亲身体验。
几年前我在院里养了几头猪,后来在那块地上种了红薯,居然收获特别好,叶子长得乌黑,薯块又多又大,最大的一个红薯有3斤多重。
这让人不得不相信,土壤若是缺了腐殖质和有机质,可真是影响不小。
土壤发硬的原因是什么?
土壤发硬,其实是因为缺少了腐殖质和有机质。
腐殖质和有机质大部分来自各种有机肥料,而现在很多家庭不再养家禽家畜,导致动物粪便这种有机肥料变得非常少。
即使是购买有机肥,很多人也只是象征性地加入一点,有的干脆不用。
这样一来,土壤中的腐殖质和有机质就越来越少,土壤也就逐渐变得硬邦邦的、透气性差。
其实,当土壤中缺乏腐殖质和有机质时,不仅会变硬,还会影响作物的根系发育。
种菜的时候,根系在硬土中难以伸展、呼吸不畅,不但容易烂根,还会导致各种病虫害,作物的生长自然就受到了阻碍。
无论怎么浇水施肥,都难以见效。
缺乏腐殖质和有机质的危害腐殖质和有机质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提供土壤所需的营养,保持土壤的松软透气。
如果土壤中缺少这些物质,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第一,影响根系发育。
作物根系需要在土壤中自由伸展,同时需要氧气进行呼吸。
硬土不透气,根系难以呼吸和伸展,不但不长,还容易烂根。
你会发现,本来该绿油油的叶子变得蔫黄,茎也软趴趴的,一点精神都没有。
第二,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也会减少。
这些微生物能帮助分解腐殖质,生成作物所需的营养。
当土壤中有益菌少了,有害菌就会增多,各种病虫害随之而来。
一旦病虫害泛滥,不管是菜叶还是果实,都容易遭殃。
第三,发硬板结的土壤既不耐旱也不耐涝。
浇水时水难以渗透,积水时又不易排掉,很影响作物的生长。
在这样的环境里,想要菜长得好,是相当困难的。
如何改善硬质土壤,让作物更好生长?
要想解决土壤发硬的问题,首先需要减少化肥的使用,增加有机肥的施用。
特别是那些含有粗纤维的有机肥,比如牛马羊粪、树叶、松针、谷壳等,这些物质经过发酵后,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是非常好的“土壤疏松剂”。
不过这些肥力较小,最好混合家禽粪或各种饼肥一起使用,这样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改善了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含量也是改善土壤的关键。
腐殖质和有益菌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有益菌通过分解腐殖质,为作物提供养分,而腐殖质为有益菌繁殖提供条件。
因此,在增施有机肥时,适当补充一些生物菌肥或菌剂,可以迅速改善土壤,让作物根系更健壮,病虫害减少。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市面上的松土剂等产品,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它们只是治标不治本。
唯一有效的方法还是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和有机质,才能让土壤变得越来越疏松透气,最终种啥都能长得好。
要让菜地里的蔬菜长得好,土壤的健康至关重要。
腐殖质和有机质就像给土壤打的“营养针”,能让土壤更加松软、透气。
只有土壤环境改善了,作物才能茁壮成长。
所以,种菜的朋友们,不妨试试增施有机肥,补充生物菌肥,从根源上解决土壤发硬的问题,也许你会发现,菜地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希望每个人的努力,都能换来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