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既是风光旖旎的“欧洲后花园”,更是俄乌血战的“火药桶”。这片土地为何让两国势同水火?
**历史血脉:从蒙古铁骑到苏联遗产**
克里米亚历经蒙古金帐汗国543年统治,后成为奥斯曼帝国附庸,1783年沙俄以血战吞并,并迁入俄族人口。1954年赫鲁晓夫将其划归乌克兰,埋下主权争议的种子。苏联解体后,俄乌分家,克里米亚96%居民公投“回归”俄罗斯,成为冲突导火索。
**地缘命门:黑海“不沉航母”**
克里米亚扼守黑海咽喉,塞瓦斯托波尔港是俄黑海舰队核心基地,失去它将使俄丧失南下地中海的关键通道。对乌而言,失去克里米亚则沦为“半内陆国”,海岸线与能源资源遭重创。
**大国博弈:资源与战略的生死牌**
半岛蕴藏油气资源,更是北约东扩的缓冲带。俄罗斯斥巨资修建克里米亚大桥、移民80万强化控制;乌克兰则借西方援助誓要收复失地。近日美方被曝或承认克里米亚属俄,乌方怒斥触碰“红线”,战火恐难平息。
千年纷争未休,今日硝烟再起——克里米亚的归属,不仅是领土之争,更是大国角力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