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展现了作为强者的实力,才能收获别人的敬重,别人才会有所忌惮。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面对越南的不断挑衅和骚扰,中国绝不忍让,经过十年的拉锯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次战争的胜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实力和态度,使得中国得到其他国家的敬重。
应战——中国表明态度,绝不忍让
1975年,越南抗美战争结束后,黎笋集团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丝毫不考虑战后的经济恢复,而是依仗苏联,推行霸权主义,妄图拼凑“印支联邦”。在这一错误路线的指引下,越南忘恩负义,发表声明,公开反华。
之后,越南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排华行动,到1978年12月底,就有20余万华侨被驱逐出境。不仅如此,越南还一直在中越边境进行挑衅,枪击中国边民,制造流血事件,前前后后高达1108起,严重威胁到了中国边疆的安全。
看着这样子的情况,原本秉承着和平外交政策,想提出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改善两国关系的中国政府怒了,既然好好沟通不行,那便只能动手了。
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做出了一项战略决策。12月8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以广州军区、昆明军区部队,歼灭第一线边防部队,摧毁他们的军事设施,还击越南的反华政策以及对中国边境的侵扰,保卫中国边疆的安全。
1979年2月17日,此时的大地还在沉睡,天空灰蒙蒙的,远处山顶上慢慢的透出光亮。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连串的绿色信号,一刹那间,点亮了整个天空。这是中国南疆几个前线机场指挥台发出的信号。
紧接着,轰隆隆的声音不断传来,一批批战机开始冲向云霄。此时的南海海域,水波荡漾,一支支舰队跟着水流一起在律动,舰队里,穿着军装的人民解放军正认真的交替巡逻游弋北部湾、西沙群岛和海南岛西南海域。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日报》发表《士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应战,表明中国的态度;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前线部队也完全进入阵地......在广西前线指挥部坑道的作战室里,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看着怀表的指针,滴答滴答,“时间到,还击开始!”
在许世友的命令下,各部队开始行动,刹那间,万炮齐发,火光耀眼,烟雾弥漫,声响不断,整整持续了30分钟。在人民解放军的炮轰下,越军阵地以及设备都遭到了猛烈压制和破坏......
在炮兵和坦克的掩护下,步兵勇猛的向敌群发起冲击。指针滴答滴答的往前走,一眨眼,三小时过去了,我军也突破了越军第一线防御阵地,向敌师一线纵深防御发展进攻。
广西边防部队采取了南北对进的作战手段,在25日便攻占了高平,而云南边防部队则占领了柑糖市和柑糖矿区。27日,向谅山发起了攻击。短短一星期的时间,便攻下了谅山,并控制了市区以南各要点.......
到3月5日,中国边防部队便攻占了高平、谅山、老街等省城和20多个边境城镇及战略要点。
看着前线的战况,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自卫还击作战预期目的已经达到,参战部队自当日开始回撤,并重申:“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不允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
应战还击表明中国对于侵犯我国领土,伤害我国百姓的行为绝不忍让,回撤表明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风范,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从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怕事!
守护——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参战部队回撤后,中国政府再次建议越南政府同中国进行边界谈判,协商解决两国争端,越南政府表面上接受了中国建议,暗戳戳的却仍在搞坏事,悄悄的对中国边境军民进行袭扰,影响中国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不过由于此前自卫还击的胜利,越军有些忌惮,其行动大为收敛,仅局限于部分地区,故中越边界大部分地段还是比较安定的。后来,越南非法占领了属于中国领土的法卡山、扣林山、老山等山地。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创造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守护边界百姓的安全,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又再次出战,开始收复法卡山等被越南侵占的山地。
1981年5月5日凌晨6时,天刚刚大亮,广西边防部队战士们便开始动身,在火光四射的笼罩下,战士们勇敢的冲锋,炮声,枪声接连不断,短短55分,我军边防部队便收复了法卡山。
很快,越军便开始疯狂反扑,先后投入步兵1个团零2个营长,炮兵6个营零3个连,337师长坦克营,198特工团1、2营,工兵514旅2个营及各种口径火炮百余门,企图再次攻占法卡山地区。
面对越军的激烈进攻,以及多枚火炮的炮轰,看着法卡山阵地被翻起来几尺深的松土,土里满是破碎的弹片,广西边防部队的战士们依旧勇往直前,从不退缩。在步兵和炮兵部队的密切配合下,越军的一切反扑均被一一粉碎。
这场法卡山守护之战持续了57天,在这57天里,一共击毙了705名越军,击伤了513名越军,摧毁了各种火炮135门,击伤坦克2辆,摧毁汽车14台......与此同时,云南边防部队也收复了扣林山,并粉碎了越军组织的营以下规模的反扑192次,守护了扣林山。
1984年4月2日,云南边防部队发起了收复老山、者阴山作战。在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炮击下,中国边防部队重创了入侵老山的越军阵地、指挥所等目标千余处。
4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收复了老山,30日,收复了者阴山,5月15日,收复了八里河东山,至此,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全部被收复,边界百姓得以安心生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得以维护。
胜利——赢得敬重,获得连串效益
1984年5月中旬,中国边防收复失地后,并没有再撤回,而是依旧驻守在老山地区。到1989年10月,先后粉碎了越军7次师团规模的反扑和1700余次的袭扰。这场长达了10年的中越战争,越南终于认输,中国自卫还击获得了胜利。
这次还击的胜利让世界各国刷新了对新中国的认知,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他已经不是那个落后软弱可欺的“东亚病夫”,而是一头已经苏醒的雄狮,誓死捍卫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守护百姓的安全,凡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出兵神速,范围和事态控制的非常好,并没有造成战争恐慌,反而在短时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甚至在最先应战的时候,打得越军退回了首都,展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世界各国看此,纷纷不敢再轻视中国,对中国有了一丝敬重之情。
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一条线”战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一次还击胜利后,中国的话语权得到了提升,与美国、欧洲以及日本进行建交的过程中,中国提出的意见和言论不再轻易被人忽视。
此时,国内正在积极开展改革开放,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而对越反击战的一次次胜利,则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让经济得以发展,也提高了中国的自信心,强者不需要站队,为新的外交局面创造了条件。
于是中国外交调整了“一条线”战略,提倡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改善和发展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联盟,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
在这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下,到了1989年,对越反击战胜利,中国同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正常,与日本、西欧以及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也有了长足发展。
外交局面的改变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改革开放,促进了外资的引进以及外贸的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不仅保护了中国边境人民,还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
此战还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陪练”,让其在作战中经受住了复杂恶劣环境的考验。针对亚热带丛林地区高山、密林、谷深、路险等特点,懂得发挥强大的地面火力威力,采取多路迂回,向心攻击,进攻和搜剿相结合的战术手段,狠狠地打击了越军。
除此,还让战士们克服了毒蛇、潮湿自然气候条件等危害,获得了边境地区长期坚守防御作战的经验。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以内,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支撑,杀鸡儆猴,才能拥有话语权,赢得别国的敬重。
参考资料:
国史网·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军网·难忘1979: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全纪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国史网·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