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4年7月18日,永乐22年。内蒙古的榆木川,多伦。大明的三代君王,明朝成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是生在战场,亡在战场,这是最好的归宿。但就是这么一名君主,他在弥留之际,并没有说出任何的豪言,也没有说出任何的壮语,而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说出了一句很古怪的话语。夏元吉是个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朱棣以为夏原吉“爱”到了他,殊不知夏原吉根本就不是“爱”到了他的身上,而是夏原吉“爱”到了这个世界上。
明朝成祖 朱棣
朱棣提到了夏原吉,其实也有点意思。夏原吉生于元代后期,那个时候,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普通民众的生活十分艰难。而夏原吉,就是其中之一。夏原吉的生父早逝,全靠寥氏带大。至于他的老家在哪里,已经没有人能查到了,唯一能查到的就是夏家迁移了几次,最后落在了沙府湘阴县。夏原吉自幼聪慧,勤奋好学,读尽诗词歌赋,在附近一带,皆是出了名的读书人。十六岁那年,夏原吉为了养家糊口,决定前往一所偏远的私立学校,当一名私塾先生。看到这里,小编忍不住叹了口气。现在的六十岁的人,还不明白道理,懵懵懂懂,但古代的十六岁的人,就可以当先生,教导学生了。夏原吉在当了这么多年先生后,因为工作的出色,多次被评为了镇上的好先生,甚至还被人举荐进了国子监。夏原吉进入国子监的时候,还是在1390年,也就是元朝覆灭后,开国大典上,朱元璋继位。
明朝朱元璋
国子监,在中国古时候,就是最好的学校,也是一个最好的教书育人之所,为的就是选拔优秀的人才。母亲年幼时为商人,父亲为宰相,家族希望离开故土,贫困流落异乡。走出湘阴县这个小地方,夏原吉就发现,这片天地,竟然如此之大。大到让他觉得茫然,觉得莫名其妙,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夏原吉只是一个从山村里出来,从深山老林里出来的少年,面对这个浩瀚的天地,总有一种自身微不足道的感觉。但是,凡人的心灵,朴素的脚步,人生就像一艘船,一苇以航。当你想要去的时候,就算你只有一双鞋子,你也会穿上这双鞋子。人的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颠倒的过程,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一帆风顺的事情?许多文学家说,受苦不应被赞美,笔者对此表示赞同。痛苦并不是什么值得赞美的事情,而是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他们就应该像夏原吉那样,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哪怕是一根稻草,他们也可以乘风破浪。
明朝 国子监
但说实话,在国子监里学习,实在是太枯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年轻一代,原本每个人皆是胸怀大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越来越觉得大明的治理就像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想要爬到岸边,实在是太难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很卖力,也很卖力,但不管他们怎么卖力,上级皆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从年轻,到中年,再到苍老,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当他们意识清醒过来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根本就是个废物。从国子监到奉天宫,可不是那么容易走到的,有的人甚至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向大明皇帝行礼。国子监里的学子们,因为长久以来的沮丧和沮丧,开始变得越来越糟糕,他们不肯好好学习,也不肯努力学习,而是成日里三五成群地开着玩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切,皆被经常偷偷潜入国子监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看在眼里。不过,尽管朱元璋对大部分的国子监学生感到有些遗憾,但他每到一处,皆会找到一位既不为外物所扰,也不为自己所伤,而是专心于圣人之学的学生。此人,自然就是夏原吉了。
夏原吉 雕像
朱元璋视之为珍品,认为一个人能够在万事皆崩的情况下,仍能坚守本心,实属难得。这并不是对夏原吉的夸奖,而是对他的肯定。因此朱元璋毫不迟疑地将夏原吉调离了国子监,提拔他为户部尚书。京城中有许多达官贵人,户部尚书在这里不过是个小官而已,但这丝毫不影响朱元璋对夏原吉的宠爱。在朝堂上,有一些官员和夏原吉关系不好,经常会在朱元璋的面前,诬陷夏原吉。我们皆知道朱元璋是那种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的人,夏原吉本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否则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就算朱元璋不信,也会记恨上夏原吉,把他给拿下,严刑逼供,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站出来维护夏原吉,说小夏是个很好的人,还指责他的部下们信口开河,甚至还当场将两个污蔑他的官员斩杀。夏原吉是开国之君朱元璋的宠儿,也是二代君主明惠帝朱允炆的宠儿,还是朱元璋的宠儿。
朱元璋 治理贪官污吏
朱允炆统治时期,夏原吉担任大明国务大臣一职。这种职位,就好像是朝廷派遣的,由中央派遣到各地的使者一样,虽然级别不高,但实权却很重,掌控着一方的生死,甚至,在数万名文武大臣当中,也仅有二十四人可以胜任。这可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支军队在走钢丝。那麽,派遣专员夏原吉去当地检查工作进行得如何?夏原吉走到哪里,皆会仔细观察,甚至还会深入民间,这也是他在这方面的功劳。而随着朱允炆在靖难之战中的陨落,明成祖朱棣成了大明新君。夏原吉身为开国皇帝和惠帝的宠臣,在朱棣的统治下,他并没有得到排斥。你好歹也是前朝的中流砥柱,又是建文帝的老部下,你让人怎么信任?但朱棣确实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君王,他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夏原吉留在自己的身边。而且,朱棣还很重用他,让夏原吉担任了大司农一职。司库,古时候的国库,司库,一品官职,相当于大明时期的国库。至此,夏原吉才算是真正成为了帝国财政大权的掌控者。自从夏原吉出现后,他就再也无法忘记这张脸。于是,朱棣与夏原吉就成了一段君臣之交。
朱允炆 自画像
从事财经行业的人,生活还是很悠闲的,可以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中,一边计算着自己的收入,一边吹着冷气,偶尔也可以打几局蜘蛛卡牌。不过,夏原吉也不是吃素的。浙西发了洪灾,朱棣派他来治理洪灾,夏原吉却是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经常穿着一件粗布长袍,冲在前线,连衣服皆不披,下雨也不撑一把伞,大臣们皆觉得他累坏了,觉得没必要这么严厉,但他说:天下苍生日夜受苦,我怎么好意思去享受?夏哥的一番话,一句话,一句话,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浙东发生了一场大饥荒,夏原吉奉命前往救灾,他兢兢业业,日夜不停地将官府发往每家每户,弄得民心所向,人人叫好。曾经,这个没有爸爸,被妈妈带大的可怜小孩,现在,却以另一种不同的形式,回报着这片曾经孕育了他的土地。朱棣能成为一代明君,并不只是因为他仁慈,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治理。当年辅佐朱棣谋逆的玄袍大臣姚广孝,就曾对夏原吉有过“上古之善也”的赞誉,言下之意,就是他身上有着一种类似于战国时期的慈悲之气。
玄袍大臣姚广孝
我说我不相信你的话。朱棣将首皆迁移到北平后不久,紫禁城建成不久,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宫殿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闪电给吞噬了。突如其来的一把火烧了皇宫,引起了轩然大波,朱棣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召集文武百官,商议这次火灾的原因。朱棣召集朝臣,就是想让朝臣们明白他的意思,在朝堂上多说几句祝福的话语,让朝堂上的事情平息下来。朱棣生性多疑,生怕那些官员会把紫禁城起火的事情说成是老天爷的警告,而老天爷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觉得朱棣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那么,朱棣这个皇帝怎么就这么不称职呢?这其中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征战漠北消耗了大量的军力,比如迁移首皆北平消耗了大量的金钱,比如下西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之,他们有足够的借口来指控朱棣。朱棣要的是吉利,可是群臣根本就不卖朱棣的脸,一群人在朝堂上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骂得朱棣皆快吐血了。朱棣勃然大怒,其结果是非常可怕的。数百名文武百官被下了圣旨,等待着他们的审判,但是夏原吉,这个与圣旨无关的人,居然主动要求为他们说话。要知道,那些被关进牢房的官员中,有不少皆是夏原吉的敌人,也有不少曾经对他不利的人,可夏原吉竟然愿意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而且还真的用几句话,将朱棣劝得服服帖帖,释放了那些官员。
紫禁城
明成祖朱棣,明朝开国皇帝。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山东发生了一次叛乱,被抓了三千多人,夏原吉觉得那些人皆是被逼的,于是向朱棣求情,希望能从宽处理。朱棣的亲弟弟,谷王朱穗造反,被朱棣所害,被他掳走的人也不少,夏原吉于心不忍,拿自己一家百人的性命作担保,才将那些陌生人从他手中解救出来。这个人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超出了这个世界的范畴。朱棣对夏原吉非常看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皇上与夏原吉之间产生了非常复杂的关系。朱棣从夏原吉的身上,看出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夏原吉忠厚、仁慈、英勇、慈悲,与其说是臣子,不如说是朋友。不过,再好的朋友,也有相处不好的时候。对于朱棣这个君王,夏原吉并没有太多的意见,只是对于朱棣经常在漠北征战,他并不是很满意。前两次,是必须要做的,毕竟一个国家的稳固,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如果不能将兀良哈打得服服帖帖,那么北方的局势就永远不会平静。可自从朱棣北伐以来,他已经来过五次了,每一次皆是他在逃亡,朱棣在追杀。这种做法,从夏原吉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用“穷兵黩武”来形容。
朱棣漠北征战
你看,汉武帝在战争中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却让整个国家的百姓皆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你看,隋炀帝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让原本鼎盛的国家,变成了一场虚幻的噩梦。夏原吉很着急,身为他的好友,他觉得有责任叮嘱一句,让他不要总是这样,所以就劝他不要出去闯荡,暂时不要出去闯荡了。朱棣的性格,应该是非常坚强的。靖难之战时,他能在大街上扮猪吃老虎,才能瞒过建文王朝,当他登上皇位时,却能微笑着站在一众建文老臣面前,说他是叛逆。朱棣根本就没有在意。野兽一般皆是独来独往,牛群和羊群则是成群结队。朱棣很清楚,他所行之事,常人是无法明白的,他也没想过要让其他人明白。更重要的是,朱棣有知己,有关怀,有知己,有知己。那个人,正是夏原吉,也是他的好友。可如今,夏原吉竟然也跟他作对,这让朱棣觉得十分的冤枉。朱棣那颗脆弱的心,终于被夏原吉刺穿了。朱棣悲痛欲绝,其结果不堪设想。他将夏原吉革职,打入大牢,甚至连他的家族皆被搜刮一空。搜刮府邸的御林军并没有搜出任何有用的物品,堂堂二品官员,掌管国库的户部尚书,家里除了一些破衣服,还有一些陶器。
汉武帝
永乐20年,1422年,朱棣在抄了夏原吉的府邸后,带着满腔的怒火,再次向漠北进发。可能是先帝从漠北归来,准备与夏原吉好好地谈一谈,但是朱棣万万没有料到,这一次北上,竟然会成为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上,而他却陨落在了玉木川中。朱棣的人生经历,五征漠北、六下、编纂《永乐大典》、开创“永乐”,可谓是无怨无悔。唯一让他感到后悔的,就是被关押在监狱中的夏原吉。一直到现在,我皆不知道,您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您所说的,或许是正确的。朱棣去世的消息传到了紫禁城,夏原吉泪如雨下,说不出话来。不错,我们每个人,皆有受伤的时候,但,这份君与臣的情谊,将会永恒地延续下去。成祖驾,仁宗立,夏原吉官恢复了他的官位。仁宗已死,宣宗立下,宣宗勤勤恳恳的做了五年的皇帝,最终因病去世。夏原吉自朱元璋至朱瞻基,历经无数朝代。
朱瞻基
给你五个月的时间,让你解脱红尘中的一切。江苏省昆山市有一座名为“千灯镇”的古城,景色秀丽,是著名学者顾炎武和昆剧的诞生地。千灯镇内,有一道溪流,溪流连接着吴淞江,溪流连接着沉山湖,当年夏原吉就是在溪流中治水的,而且效果显著,深受溪流中人的喜爱。尚书浦,原名千灯浦,后来改名,也是为了缅怀当年的夏原吉。人已经死了,夏原吉也已经死了,但尚书浦的河水,依旧是那么的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