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寿命只有50年吗?我国投入巨资,总金额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建造的三峡大坝工程,可以说是一座巨型的混凝土大坝,使用了数量惊人的水泥和钢筋,如果按照水泥的50年寿命来看,岂不是很快就要到年限了?
水泥有很多种类,普通水泥的使用寿命为50年,三峡工程作为特种工程,使用专门研制已经特供的水泥,网络上关于三峡大坝的寿命问题 热 议了很久,普遍认为水坝的使用期限,不少于150年,发电机组的寿命不少于100年,否则国家投入巨资和庞大的人力物力,用二十多年时间,修建一个使用寿命只有50年的工程,岂不是太不划算了?
我国三峡大坝使用的特种混凝土,标号为C30、C40、C50和C60,这些不同标号的混凝土,代表不同的坚固强度,数字越大,代表坚固程度越强,比如在非关键部分,载重耐久要求较低的区域,使用C30标号,建造建筑墙体等位置,能控制节约成本。
应用在不同的位置,承重能力也各不相同,比如特殊标号C60的混凝土,就使用在大坝的底部,用来承受极强的压力,浇筑底板和大坝的顶部,最重要的位置,甚至还使用了标号为C100的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主要应用在军事级别的工事建筑,甚至历经百年依旧坚固如初,可以抗击很高程度的冲击和轰炸,耐久性和坚固程度,不是普通建筑材料能想象,更不能相比。
因此我国三峡大坝的水泥混凝土,使用寿命不能用普通的材料来对比,要考虑特殊工程的高等级标准。
国家在决策一个巨型工程前,会做出非常严谨的背调,专家团队会进行多轮论证,实地勘验多种设计方案参选,最终才会遴选出最优方案,作为国家的大型惠民工程,三峡大坝承载多种功能,不仅能发电提供电能,还能蓄水缓解旱情,蓄洪防洪泄洪缓解汛情等。
国家虽然没有明文指出三峡大坝的150年使用寿命,但是根据相关的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耐久性规定,不同等级修建标准的水利工程,相应的使用年限都有一个区间,按照一级标准建造的三峡大坝,自然要符合使用超过百年的要求。
然而这样的要求很是笼统,因为一座大型水坝,建造的材料到底能坚持多久,对于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时间,没有明文规定,也有试图寻找一些规范细则,试图从中对照。
目前来看,暂且从经济角度来看,运行发电和经济 适 用 年限,按照50年测算是差不多的。因为国际上有先例,巨型水电站使用几十年甚至更短时间,就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都是复杂的因素决定的,没有能照搬的标准。
修建水坝的地理位置,地质特点,使用的技术材料,施工的标准及质量,交付后的维护检修情况,定期检测防微杜渐的细致程度,排除隐患的坚持情况,规范作业的情况,都决定了大坝的使用会否出现问题。尤其像蓄水巨量的大坝,出现自然的不可抗力,会对坝体产生一定影响,这些都可能发生。
国际上看待巨型水坝的态度,也是接近的观点,认为即便细致入微地维护,对于人造工程来说,需要对四季变化地质情况的不断演变,以及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因此使用大约半个世纪之后,很多水坝都会进入老化期。
即便是外观和功能没有太大变化,也能继续支持发电作业,但是很多问题都会逐渐出现,从而产生越发高昂的维护费用,到时对于水坝来说,可能就要进入较为频繁的维护保养期,而产生的费用,将会是很高的金额。
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修建了大型水坝,使用寿命达到50年期限的有超过千座,在众多特殊水泥混凝土打造的大坝使用参照中,能看出即便是特种材料建造的水泥混凝土,也不能永远坚固,因此在使用50年为一个划分节点,按照这个区间,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经济效益良好,运行状况最为高效,过了这个期限,可能会出现设备老化,需要维修等情况。
因此修建一座大坝,到底是否划算,还需要经过时间检验,而且在经济层面是参考因素之一,巨型工程,往往承载多种用途,比如防汛防旱,加强航运通行能力,为国家战略部署做出贡献等,都不是简单的经济数字能完全涵盖,因此对于三峡工程这样世界都瞩目的大型水坝,也不能简单推论,国家自然有着智慧考量和安排。
没有一点专业知识的人最爱嗐BB。
没有一点专业知识的人最爱充专家,难怪大家创造了“砖家〞一词。
长城存在了多少年了?
这不是你操心的事,睡觉吧
200年都没有问题,别拿公路的水泥作对比…
丰满水电站一百年了现在还用的好好的。
一点不专业
三峡大坝重力坝,相当于一座山,你搁这计算山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