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齐人降鄣”背后的历史真相!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3-17 02:25:17

鲁庄公三十年,《春秋》有两条记载显得比较突兀。其一是“夏,次于成”,其二是“齐人降鄣”。在杜预的注释里,鲁国出兵于“成”,是听闻齐国准备加兵于“鄣”,故而出兵设备。其次,杜预以为,“鄣”是纪国遗存,面临齐国威逼,因国小而危,故只能委屈降齐。这样的解释,显然是杜预私心鲁国,有失客观了!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这里的地名“成”,应该就是郕,虽然未必是郕国国都所在,但应该就在郕国境内。因为郕国也是姬姓国家,此时就在曲阜北部50里之外的宁阳境内。鲁庄公八年,还在齐襄公时期,齐、鲁联手兵临郕国城下,但郕国降齐而去鲁。从那时算起,郕国在作为齐国附庸的同时,在地缘上就成了鲁庄公心心念念的噩梦!因为你看,小小郕国,同属姬姓,又近在鲁国鼻息之下,但现在却成了远在泰山之东齐国的附庸。鲁庄公顶着公爵大国的帽子,如此“煮熟的鸭子飞了”,岂不恼羞成怒,照着当时公子庆父的想法,就应该与齐国翻脸,兵戎相向了。好在鲁庄公知趣,自知“缺德”,只好悻悻然班师回国。

虽然在齐桓公时期,诸侯按照“尊王攘夷”的国际政策,名誉上摆脱了区域大国的控制,但照着齐国当时的强大和威望,诸侯小国应该更多是心系齐国,向齐国看齐的。尤其在鲁庄公后期,鲁国本身如同齐国附庸,则更何况周边小国!在这种情况下,不论从地缘政治考虑,还是从国际力量的对比来看,我们无法想象,鲁庄公作为齐桓公的女婿,在国力悬殊的情况下,会头脑发昏,敢于向齐桓公叫板,出兵于“成”,干涉齐国的“降鄣”事务来。

尽管《公羊传》认为,鄣乃“纪之遗邑也”,但后世读者却不应自然而然地认为,纪国是鲁国传统盟友,又是亲戚之国,作为纪国之后的鄣人便会心向鲁国。这是因为,从当时的历史状况看,鲁国与周边诸侯小国,历来关系不睦,比如当年的郕国、邾国等等。这是因为,鲁国对周边国家的压迫感历来很强,目下国力日渐衰微,以此为周边小国所弃,也是形势使然。反观齐国,不但国力日盛,而且国际声望日隆,尤其对周边小国施行的国际政策更为友好,所以更容易赢得诸侯小国的青睐。

那么“鄣”又是从哪里来的?又为何为齐所降?这就要从纪国亡国谈起。当年,也就是鲁庄公四年,自从“纪侯大去其国”之后,一部分纪国流民迁移入鲁。比如在鲁国统治地区,就有郚、酅、鄑等明显带有纪国痕迹的城邑。鄣人如果也是纪人后裔,大有可能就是被鲁庄公在这一时期安置在汶阳一带的纪国移民。鲁庄公十三年夏,齐人灭遂,齐、鲁大战,鲁将曹沫三败,尽失汶阳之田。是年冬,齐、鲁柯之盟,曹沫以剑胁迫齐桓公,要求齐桓公让出汶阳之田,齐桓公在胁迫之下无奈答应。至此之后,汶阳之田重归鲁国,以理推之,这里面就应包括鄣人所在之地。

为什么时过境迁,足足十七年之后,即从鲁庄公十三年来到鲁庄公三十年,汶阳会生出“齐人降鄣”的这等糗事来?笔者考虑,这还是以鲁国内部出现问题居多。何以见得?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往往是近邻国家,各种摩擦就越多;越是历史牵扯较多,就越容易出现现实矛盾。从纪叔姬死后,逾期不能成葬的情况看,鲁庄公与这些纪人后裔发生纠纷的可能性较大!因为鲁庄公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周天子去世,鲁国不去赴丧;卫惠公去世,鲁国不去赴丧;邾子克去世,鲁国不去赴丧。如果纪叔姬卒,鲁庄公也在葬礼一事上斤斤计较,就很难不让纪国后人心怀怨恨了。如果这些纪人,比如鄣人还是纪叔姬的子孙的话。

当然,一次葬礼之賵,鲁国给多给少,也许不至于让纪人后裔与鲁国彻底翻脸。但是,如果鄣人看到同样作为近邻的遂国故地,以及齐国管辖的鄣人邻近地区,其贵族生活不但很好,而且老百姓生活也很好的话,就会显示出不同国家的治理水平,并反衬出鲁国治理的低下与压迫的深重,则鄣人与鲁国翻脸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这样的现实,却为战国之后的儒家学者所忽视,甚至毫无理智的以鲁国为道义正途,为儒家滥觞,从情感上不能正视这种可能。其实,在管仲的治理之下,齐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百姓安居乐业,正应了那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古语,当时的齐国临淄已经成了那个时代人人向往的地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鄣人降齐就非常容易理解!给谁当臣民不是臣民?为什么不择木而栖?而降齐的促成因素就在于鲁国加兵威胁鄣人,故此鄣人只好顺势投奔齐国。见此情景,鲁庄公也只能愤愤之下,再次悻悻班师回国!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即“鄣”是一个诸侯国家,还是姜太公的后裔。这当然也有可能了。鄣人在汶阳,本属于难民安置,并非诸侯之列。如果鄣人降齐,齐国随后派出宗室前往管辖,这不但可以提高地区治理水平,也能更好地抵消鲁国在本区域的影响力,齐国何乐而不为呢?至于位于莒国之南,身处黄海之滨的纪鄣小国,则有可能是此后再次南迁的鄣人,不过其贵族成分以纪国后裔为主罢了。

0 阅读:0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