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核心谋划,被自家人一语道破,关键时刻,英俄罕见同时下场,点明关键真相。在最核心的问题上,中方必须稳扎稳打。
日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采访中表示,美方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破裂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美方并不排除事态会像这样发展。同时他强调,目前对中国产品的关税水平并不是所希望的,“没有人希望它们继续存在”。
可以说,贝森特一番话,直接点明了特朗普的核心图谋。正如贝森特所言,中美之间很有可能因为关税政策,导致贸易破裂,而特朗普不仅希望中美“脱钩”,更想让整个国际社会与中国“脱钩”,以此压制中方的发展。
但是,特朗普的图谋注定是无法成功的。英俄罕见下场,说出同一个真相。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员普什科夫表示,如今欧洲的情况空前分化,欧洲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美国无法在这一情况下建立起统一的“反华”联盟。
普什科夫强调,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已经震惊欧洲,而从欧盟的情况来看,已经准备好在这个问题上,和中国越走越近。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就表示,美国所谓的90天延期,不过是“脆弱的暂停”,未来欧洲必须要继续努力采取一切必要的反制措施。
更关键的是,如今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本身也存在分歧,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与大多数欧洲国家站在对立阵营,而在北约军费开支和相互贸易问题上存在分歧,上周又因对华政策上的严重分歧而加剧。
除了俄议员的这番表态,英国方面也传出类似的声音。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注定要失败。文章中从三个角度分析了特朗普此番行为的背后逻辑。首先就是,特朗普企图施展个人权力,让中国等其他国家,在美国的“霸权”面前屈膝。
第二个原因就是,关税大棒其实比特朗普想象的要小得多,从此前股市大范围缩水,特朗普立即收回相关关税政策就能看得出,债券市场决定了他的关税大棒的大小,而这根大棒其实比他想象的要小得多。此举导致特朗普失去了贸易谈判的筹码,他不能再次提高关税,因为国债市场会再次波动。
而特朗普失败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在于,中国市场足够有韧性。中国的内需问题可以通过更好的宏观政策来解决,中方完全有能力,也做好了准备,和美国展开一场长久的消耗战。
确实,从特朗普的行动中就能看得出来,特朗普非常坚信,世界各国都会不惜一切代价进入美国市场,因此他认为自己手中有足够分量的筹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世界早已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时期,“霸权主义”只会让美国彻底错过多极化发展的浪潮。
面对这一重大的挑战,中方必须要稳扎稳打,做好和美国长久抗争的准备。只有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在这场博弈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