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单骑摩旅,终于在这天正式“闯入”西藏的腹地聂拉木县,这里的国道依旧蜿蜒曲折,有趣的是经常会让人傻傻地分不清楚自己身处国道219还是国道318。因为两者分分合合,偶尔更会重叠好长一段,对于第一次进藏并喜欢钻牛角尖的我来说,刚开始就非常迷茫,并且执着于弄清楚它俩之间的具体关系。直到感觉这种“研究”消耗掉了自己太多时间和精力,纯纯的浪费,才悻悻作罢。


聂拉木县的樟木口岸才是“泸聂线”的真正终点,而我此行的目的正是它,但沿途风景的神秘和辽阔,也不时让我停下脚步细细品味。一个人的旅行,节奏快慢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情而定,或许这也是我们平时向往中的自由的一种吧。当几堵规模比较大的残墙断壁悄然映入眼帘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刹车调头,寻找看上去可靠点的小路,想要凑近了观察。


当时的运气不错,因为看到远处的路边有一队身穿统一服装的养护工人装备齐全,正聚集在一块儿吃饭或者开会。想着自己万一陷车,也能跑过去求助,胆子就大了很多。于是小心翼翼地沿着路边土坡而下,过程却出奇的顺利,从四周地面的痕迹上看,显然有不少车友摩友也曾经进来打过卡。


这座“荒城”貌似已经废弃多年,只能看出大体的建筑轮廓,越是靠近,越是有一股荒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时留意脚下,虽然看不出明显的绿意,但其实在碎石泥沙之间,仍有不少杂草在它们的裂缝中顽强生长,只是并未给这片死寂之地带来生机,反倒更显出岁月、以及大自然不断侵蚀的无情。


因为攀爬条件不错,我在这里也没能忍住,毫无难度地登至“城墙之巅”,领略四周自然风光之余,也不禁心生疑惑。目测我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建筑的正中间,按常理就算屋顶坍塌,也不可能“实心”到这种程度,不过也不排除是日积月累的风砂堆积和墙面风化所致。


浮想联翩间,好像还真让我找到了答案,这个位置正好是出入聂拉木县的“咽喉之地”,在古时候极可能属于要塞边关,建些攻防兼备的堡垒很合理啊;又或者类似于我在工布江达县遇见的“秀巴千年古堡”。只不过随着社会发展,曾经的这些工事早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风吹日晒之下,才破败不堪至此。


相信自驾或者摩旅经过的朋友,只要看见这处别样的景致,肯定也会想要“钻”进来看看的吧(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有些人也已经去打过卡了)。我在地图上没找到跟它比较接近的地标,最近的村庄是“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昌加村”,距离2.5公里左右,另一边则是“门布乡”,距离6.5公里左右,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最后温馨提示:到这个野生景点的路况虽然是非铺装,但看上去很安全,大车小车摩托车都能近距离打卡,个人建议稳妥起见,深入前下车大致探查一下能更放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