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气势恢宏的家族画卷,一段耐人寻味的往事
白家当家人白萌堂去世前,把偌大的白家交给了二奶奶,在当时男尊女卑的年代,这是一种重托更是一种信任。
白萌堂放心交权,就是她了,未来的百草厅和大宅门全靠她了。
二奶奶接手的是怎样的白家大院呢?
此时白家丢了百草厅,当家人离世,鼎盛百年的白家呈现一片衰败之势。
二奶奶临危授命,她凭着自己的胸襟,气度和智慧力挽狂澜,在风雨飘摇中挺住了祖宗的百年基业,重新夺回了失去的百草厅,她没负重托。
二奶奶有能力却没有野心,她心里有传统的东西,所以她完成重振白家使命后就退居了二线,把白家的实权交给了白景琦,自己只去享福。
这时的二奶奶就是白家的花木兰,女中豪杰。
但她在人生的后半场里,惟我独尊刚愎自用,不再像创业期那样战战兢兢,经常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做了几件糊涂事。
泼辣、能干、精明的二奶奶
糊涂事一,她豪横野蛮地强抢白佳莉的抚养权,造成了白佳莉一生的遗憾,也让白景琦背上无情郎的标签她代养白佳莉对不对?
当然对。
如果白佳莉真的在杨九红身边长大,她就是一个不被承认的姨娘的女儿,更重要的是这个姨娘的出身还是窑姐。
而白佳莉在二奶奶身边养大,那就不一样,她就是白府的大小姐。
所以二奶奶代养白佳莉没错,错就错在她太目中无人地蔑视欺凌九红,不公不正带着不讲理的有色眼镜对待九红。
她这么做,伤害的不只是九红,也同样伤害着佳莉和白景琦。
有妈却不相认的白佳莉
(1)就是她这个奶奶,让白佳莉从小就没有体会到有妈妈的感觉,别人再疼再爱,没有妈的孩子总是可怜的,远离妈妈怀抱的白佳莉从小就痛失母爱,这不能不说是白佳莉人生的遗憾。
(2)让孩子从小没妈这都够狠辣的了,二奶奶却把孩子的妈描绘得像洪水猛兽,人尽可骂可蔑视,她的这番神操作,对佳莉来说伤害可是够大的。
生生地让孩子接受自己生身母亲的卑微低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足够残忍。
佳莉曾哭诉“你为什么娶个窑姐,为什么生下我”,这哭诉是对二奶奶的声讨。
白佳莉冷漠无情地让自己生母去死
(3)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灌输给她什么就是什么,二奶奶没给佳莉输入善良和包容,却给佳莉毫不留情地灌注了仇恨,并且仇恨的是自己的生身母亲,残忍吧。
带着这样的仇恨,白佳莉临走也没有认母,造成终身遗憾,这一切的遗憾都是拜二奶奶所赐。
不喊一声妈,她只能遗憾一辈子了
(4)二奶奶蛮横无理地对待九红,也让白景琦很难做人。
她让白景琦去抢孩子,就让自己的儿子落下了无情的罪名。
二奶奶头一回看到杨九红,当家全家人的面极尽羞辱,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她没有在乎白景琦的脸面和他的感受,可谓自私。
一般的母亲都会考虑儿子的感受,而二奶奶没有,只图自己的痛快。
如果二奶奶能理智平和地去处理这件事,效果就会不一样了。
二奶奶如果和杨九红陈明厉害,告诉九红她只是代养孩子,孩子还是九红的,九红会同意。
如果她为孩子和儿子着想,就是不承认九红,但也不要侮辱九红,告诉佳莉,她的妈妈虽然出身低微,但妈妈是被逼的,孩子会有妈妈的感觉,也会在孩子心里播下善良和宽容的种子。
也能教会儿子善待自己的女人。
哪怕不给她名分但可以善待她,至少别做无情郎。
抢夺孩子的无情七爷,纠结遗憾不叫妈的佳莉,都是拜二奶奶所赐,这不能不说是二奶奶做的一件糊涂事。
豪横无理地欺负杨九红
糊涂事二,二奶奶退居二线后,坐享富贵,临终前又做下了一件糊涂事,足以让黄春身心俱疲地离世儿子白景琦长大了,可以挑起白家里里外外的重担了,二奶奶没有专权而是选择退居二线,享受白家的荣华富贵这本没什么不对。
但退居二线的二奶奶可没发挥好余热,来看看二奶奶二线后的所作所为吧。
1.退居二线的二奶奶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女眷在一起生活的,更多时间是和自己的儿媳妇黄春在一起,二奶奶没有耳濡目染地教会黄春成长为一个当家主母,这本是二奶奶退居二线后应该做的事。
二奶奶没有意识到,儿子需要一个能主事的儿媳做为左膀右臂,她也没有按当家主母的样子培养黄春,让黄春沦为陪在她身边的高等丫鬟。
黄春不明不白的死了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黄春已经心力交瘁却无人知晓。
侍奉强势婆婆,爱左怀又抱的丈夫
(1)黄春没有被当做当家主母的模式培养,二奶奶没有帮她树立她该有的形象,也没有教会她怎么做,只让她端茶倒水尽孝跟前了。
(2)二奶奶临终前把丫鬟槐花塞给了儿子白景琦,不论二奶奶从哪个角度考虑,一世聪明的二奶奶这回真的是老糊涂了。
丫鬟槐花如果真有当家主母的能力,二奶奶这么做完全可以理解,可是槐花有吗?
槐花一和白景琦没有什么情感,二也没有当家主母的心智和气度,一身丫鬟的秉性,就不明白了二奶奶这般神操作是为了什么?
二奶奶本应该在临死前树立起黄春的地位,来防她过世后扬九红成大王,二奶奶应该做的事却没做。
却糊涂地塞了个依然丫鬟心胸气度的槐花给白景琦,这让让黄春失望透顶。
这样温柔,无法成为七爷助手,只能暖床
(3)黄春贤妻良母了半辈子,侍候强势婆婆,照顾好色丈夫,面对被亲爹打折腿的残疾儿子,如今自己朝奉夕侍的婆婆又给自己添了一个情敌,她真的是身心俱疲。
可怜的黄春没有得到多少认可,却不得不带笑咽泪地面对丈夫一个又一个新欢,还有儿子的不争气,她心灰意冷。
压死黄春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二奶奶的不认可,是二奶奶新推出来的槐花。
二奶奶一直没有认可黄春当家主母的能力,也没有培养和给与她这种能力,只让她做忍气吞声的妻子和端茶倒水的儿媳。
她心力交瘁,无声无息的走了。
喜忧参半的一生,心力交瘁地死去,年仅40
糊涂事三,二奶奶晚年穷奢极欲,她的狗都要雇人抱,这样的做派只能教会子孙铺张浪费的恶习二奶奶非常能花钱,也非常会享受,跟前丫鬟老妈子雇了一堆,连抱狗都要一个丫头,这不能不说浪费得过分。
一年叫几次堂会,每次堂会不但花去的是大把银子,还要带着下辈人一起观看,她不带着子孙们学习也就罢了,还带着孩子们一起铺张享受。
厉害有手段的抱狗丫头香秀
她的七十大寿,用藏红花做红地毯,我们可以说她有这个资格享用,但这种浪费让人想起了慈禧的寿辰,只能用穷奢极欲来给这时的二奶奶写鉴定了。
二奶奶早年明白,晚年独断专行。为子孙后代没有留下榜样。
这样的家风长起来传下去,白家的衰败也就注定开始了。
二奶奶铺张浪费的70大寿,藏红花铺地
糊涂事四,可以说因为她的一个错误毁了白家,这个致白家颓废的错误,就是她没有重视白家子孙的教育问题。1.长子白景琦是白家的当家人,二奶奶也只是在他小时候给他请了季先生,在季先生后白景琦没有再系统学过东西,更别说接受新式的教育和学习了。
那个时候的一些有志之士都到国外去学习了,可看看白家大院不但没有让子孙走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也没有重视下代人的培育。
当家的白景琦凭着跟随季先生学的本事,还有他自带的聪明和内心的责任感,只是维持百草厅的现状。
一个没有更新迭代产品的企业,就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这主要原因是二奶奶没有培育好下代人的心智。
扶不起来的阿斗-白敬业
2.看看白家子孙的德行就知道了白家的教育有多差劲了,这样的白家早晚是自毁前途的。
大当家人白景琦沉浸妻妾争斗,白家药房一直传统经营,没有先进的东西推出。
不客气的说二奶奶去世后的十年白七爷也是在吃二奶奶留下来的老本。白家后代子孙只能比谁比谁更败家,至于未雨绸缪他们想都没想过。
长孙白敬业更是不学无术,他的表现都不如丫鬟出身的香秀。
下一代人除了个别的,大部分都是没有血性的人,他们都只会躺平吃祖宗基业,为争夺祖宗财产疯的疯,死的死。
为得白家财产,40岁都不嫁人的白慧
二奶奶的这四处糊涂,一处比一处甚,可悲的是她到死也不知道。
这真可谓是成也二奶奶败也二奶奶。
二奶奶的这三处败笔,惹人思考1.与人为善,得饶人处且饶人真的不只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更应该是一种福报。
2.人的心智决定一个人的眼光,眼光关乎成败。
一个家庭不论大小,要想有长远好的日子,家庭成员自身修养的提高是重要的,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这一点不能忽视。
3.少年强则国强,同理,一个家庭如果不注意下一代的培育,这个家庭也是没有啥希望的。
不知道二奶奶在天之灵看到她的子孙不学无术,只会为争取财产,或死或疯,或不嫁,她能不能后悔当初?
一部荡气回肠的名门风情,一部说不完的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