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库尔斯克的战事真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俄军那边传来的最新消息,收复苏贾边境检查站后,乌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能喘气的地方就剩不到35平方公里了,还被硬生生劈成了两块——奥列什尼亚村一块,格沃西部的戈纳尔村一块。美国那边早先放话,说有2500多乌军被困在这片地儿,算上这一周的伤亡和被俘人数,估计还有1000多号人挤在这巴掌大的林子里,进退两难。这仗打得,真是让人捏把汗!
俄乌战争拖到现在,乌军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伤亡数字直接飙到三年来的顶峰,这可不是瞎猜,看看最近交换阵亡士兵遗体的比例就知道了。俄罗斯那边有个叫弗拉基米尔·罗戈夫的官员,3月28号公开说了,俄方拿回43具遗体,乌方呢?足足领回去909具!这比例算下来是1:21,比之前的1:12、1:15还要夸张。啥概念啊?乌军每倒下一个,俄军这边几乎没啥损失。这数字摆出来,乌克兰的部队真是伤到了骨子里。
可别以为这仗就这么简单,俄军的目标可不只是清掉这些普通士兵。他们心里有杆秤,想抓的,是那些更有分量的“大鱼”——外国雇佣兵和北约军官。毕竟,普通乌军抓了也就那样,战略价值有限,但要是能逮住几个欧美来的雇佣兵,或者北约国家的军事“大佬”,那可就是谈判桌上的一张王牌了。
人工林成最后战场,俄军火力全开说起这35平方公里的残余地盘,格沃西部的人工林可是重头戏。欧洲媒体那边爆料,被困在这片林子里的,不光有乌军,还有几百号外国雇佣兵,外加几十个北约军官。人数不多,但身份可不简单!俄军自然不会放过这机会,火力直接拉满。苏-34轰炸机在天上扔炸弹,喷火无人机嗡嗡作响,TOS-1A喷火坦克在地上喷火舌,林子里躲着的这些人,估计连喘口气都费劲。
地面部队也没闲着。28号晚上,俄军已经拿下了格沃村北部,还从北边和东边往奥列什尼亚村压过去。包围圈越缩越小,炮火轰完一轮,步兵就跟上一步,乌军想跑都跑不掉。有人可能会问,奥列什尼亚和戈纳尔村不是挨着苏梅边境吗?乌克兰那边�咋不派人救一把?答案很简单——没兵可派!苏梅那边压根组织不起像样的增援。被困的乌军要真想突围,只能绕开R-200公路,从田野里撒丫子跑,可惜天上有俄军无人机盯着,跑出去就是送人头。
抓“大鱼”有多重要?谈判桌上的硬通货俄军这次行动,抓“大鱼”绝对是重中之重。为啥这么拼?道理明摆着。普通乌军抓了,顶多算个数字,但要是能活捉几个外国雇佣兵,尤其是美欧来的,再弄几个北约军官,那意义就不一样了。这帮人要是落网,俄罗斯就能在未来的停火谈判里多拿几张牌。想想看,西方国家要是知道自己的人被抓了,还不得急得跳脚?到时候,俄方一手攥着这些“人质”,一手谈条件,主动权不就稳了?
再说,这也不是啥新鲜招数。战争打到这份儿上,双方都明白,抓到对方的关键人物,比单纯占块地更管用。乌军这边被压缩得死死的,士气估计也跌到谷底,俄军要是再趁热打铁把“大鱼”捞上来,那这场库尔斯克收官战可就真成了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战场之外的社会思考:战争到底图啥?这场仗打到现在,咱老百姓看着也挺感慨。乌军伤亡这么惨,俄军步步紧逼,库尔斯克这片地儿算是彻底成了绞肉机。可战争这东西,到底是为了啥啊?地盘?资源?还是面子?普通士兵拼死拼活,换来的却是天文数字般的伤亡,家里人哭都哭不过来。而那些“大鱼”,那些雇佣兵和军官,说白了不也是拿钱办事的主儿?命要是没了,钱再多有啥用?
再说说这些外国雇佣兵。几百号人跑来掺和俄乌的仗,真以为自己是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啊?结果呢,还不是被轰得抱头鼠窜。北约的军官也一样,平时西装革履开会的时候挺威风,真上了战场,还不是得钻林子躲炸弹?战争这玩意儿,哪有什么真正的赢家啊,死的死伤的伤,最后留下的,还不是一堆数字和废墟。
你咋看这场收官战?库尔斯克的战事眼瞅着要画句号了,俄军铁了心要把这1000多号人一锅端,尤其是那些“大鱼”。可你觉得呢?这仗打到最后,真能分出个胜负吗?乌军要是全军覆没,俄罗斯就能高枕无忧了?还是说,这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大的乱子等着?咱普通人看热闹归看热闹,但这战争的代价,谁来买单啊?你说说,这“大鱼”要是真被抓了,接下来会咋发展?你愿意看到这场仗没完没了地打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