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笨功夫”,才有线上好体验

刘远举 2021-04-07 17:27:11

作者介绍:刘远举

FT中文网、腾讯大家、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澎湃等媒体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关注时政、财经、互联网,作品见于中外媒体,以深度的分析、冷静的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发掘现象背后的事实

全文共 1500字,阅读大约4分钟

现在,“互联网+”正在不断改造着我们的生活。电子支付、外卖、快递、网购支撑起了现代生活中的便利与幸福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高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互联网+”改造我们生活的本质是:减少线下渠道层级,降低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从而扩大交易,带来方便。

但是,意气风发的“互联网+”们,很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那些被他们跨越的线下层级到底有些什么作用?内含了哪些机制?

实际上,线下的环节,很多时候看似无用,但隐藏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谈判、协商、监督执行的作用,这正是交易成本的涵义。

线上的便利,源于减少了交易成本,而减少交易成本,往往是因为取消了这些环节,但同时,并未提供线上方案,由此留下漏洞。

所以,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别有用心的人,则容易从便利中发现漏洞。

最近的央视315晚会上,根据央视的曝光,只需花7元钱,就可以买到一份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上的求职者简历。

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信息一应俱全。企业账户只要交钱办理会员,就可以不受数量限制下载包含姓名、电话及邮箱地址等关键信息的完整简历。

很多人就起了坏心思,大量下载并兜售。这就是典型的从方便中发现漏洞的例子。

所以,平台方如果只想着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推高交易规模,而无视那些被消灭的线下环节所对应的风险,那些原本分散的、地区性的风险,就会在平台上聚集,变为一个集中的、全国性的风险,并因为平台的品牌与规模,吸引来强烈的关注,成为聚光灯下的风险。

那么,一旦爆发,不但给消费者带来损失,也给平台带来巨大的伤害。

前段时间货拉拉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网约车其实是一个高度标准化的服务,起点终点定位精确,全程录音,跟导航走,甚至无需交流。

但货运却是一个高度非标准化的业务。货物可能小而重,大而轻,还可能不重不大却很脏很臭,再或者,楼道堆满东西,难以上楼。

这些细节都难以在手机上确定,给出价格。

现实中的货运,一开始司机是能看到货物再定价的,至于到了目的地之后的讨价还价,也一直是痛点,时不时成为社会新闻。

不过,作为一个分散性的风险,社会基本将之视为“生活的必然”。

货拉拉完全忽略了线下搬运服务的非标化与协商成本,无视线下的协商机制,用手机APP消灭了这些环节,由此积累风险。

共享汽车,也是如此。理论上,共享汽车的好处在于它可以随处停放,在APP上取车,不像线下租车那么繁琐。

不过,共享汽车消灭了线下租车的验车环节,但却没有线上对应的解决方案,缺乏制约之后,必然带来公地悲剧与滥用。

顾客不再爱护车辆,反正平台也不查验。由此,不但造成车内脏乱,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问题,也造成了车况隐患,从而推高共享汽车的成本与风险,甚至可能造成行业的不可持续。

所以,“互联网+”不能只想着用线上改造现实世界,也有必要遵从线下的逻辑服务好站在地上的人。“互联网+”的继续发展,需要回过头来看看线下环节的作用。

线下的环节,有时候看起来很笨。比如有的互联网房屋中介,会安排大把的人去实地核实房源真假;还有招聘平台安排人去线下检查招聘企业真实性。

对于共享汽车,或许只能是固定几个停车场,或者派员巡视。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每天步行四五万步,照着地图一一核验。

这些做法,当然会增加成本,但只有这样看起来很低科技,很不“互联网+”的线下方法,才能保证良好的线上体验。

因此,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中,面对“互联网+”带来的现实问题,互联网企业与其抱怨困难或者把责任推给他人,不如务实的去用一些笨办法试着解决问题。毕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还有一句别忘了:收益越大。

全文阅读已完毕 感谢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1 阅读:25

刘远举

简介:专栏作家,研究员,关注时政、财经、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