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丨韩璐 编辑丨陈晓平
3月中旬,瑞典服饰北极狐(Fjällräven),在山西太原天美新天地购物中心,开出一家新店。
扬州金泉董事长、江苏飞耐时户外用品总经理、北极狐中国区主理人林明稳,正加速这一北欧品牌的在华拓展,4个月来,他陆续在上海浦东嘉里城、西安华润万象城、北京长楹天街开出新店。
Fjallraven北极狐,早年以招牌Kånken双肩包席卷全球,而新开的原木色调门店,不再主推双肩包,而是陈列齐全的户外装备。

很多人感叹“北极狐变了”。林明稳则向《21CBR》记者解释,从网红双肩包到综合户外,只是回归其本来面目。
北极狐属于高端品牌,户外功能服饰价格,春夏系列在2000-5000元,秋冬系列在3000-7000元。林明稳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在2028年达到5亿规模。
目标相对保守,林明稳相信北极狐可有更大空间,他的第一步是走稳。
刷新形象
过往两年,借势户外热潮,林明稳在快速刷新北极狐。
2023年开始,他陆续关掉40多家双肩包专卖门店,以及位于中档商圈或奥莱的部分店铺,转而选址杭州大厦、武汉SKP、北京合生汇等头部商圈,开设全品类大店。
他新开的门店,基本都在120平左右,大的旗舰店甚至能到300平以上,远超过往包店20平的空间,线上销售渠道,也均主打户外产品线。

“用户在进入店铺的刹那,就能感受是一个专业户外品牌。”
去年,林明稳专门升级门店视觉,采用北欧的原木色调,配合白桦树、苔藓、灌木丛、木桩、等野外丛林景观,陈列帐篷、睡袋、户外桌椅等产品,营造身临其境的户外体验感。
目前,他在国内已开设50家北极狐门店,希望2028年前开出100家,照此节奏,未来平均每一个月就会新增一家店。
早在2008年,林明稳就将其引入中国。
北极狐已有65年历史,是瑞典王室御用户外品牌,其以瑞典北部冰原上最顽强的生灵为名,初心是创造耐用、实用且环保的户外用品,产品线覆盖登山、徒步、打猎、骑行、露营等场景。

在中国,Kanken双肩包,为北极狐带来大量人气,不巧的是,很多人的认知也仅停留于此。
过往多年,林明稳花了很多心力,来重塑其形象。
他在北京专设的国内研发部,运营已有8年,专门从瑞典请来品牌设计总监,重新规划和设计产品线,根据中国人的体型与颜色喜好,进行产品的本土化改版,又不失北欧气质。
林明稳特意增加一条新产品线Valleyriver,满足年轻群体的审美与服饰需求。

2024年,他又将北极狐全球的Pola北极圈穿越、北极狐Classic全球经典徒步等经典户外体验,引入中国。
据林透露,北极狐目前销售占比,户外服饰已达7成,双肩包下降至2成左右,慢慢积攒了一批忠诚用户。
保持克制
林明稳加力推广北极狐,也渴望赶上户外的蓬勃势头。
论销量和品牌规模,北极狐不在前列,林对其品牌精神、产品性能的后劲,很有信心。
北极狐的户外功能服饰,价格普遍在2000元以上,其专利面料G1000的经典派克羽绒服,官网售价12999元。

从价格段看,其和始祖鸟、巴塔哥尼亚、猛犸象等同属一个梯队。
“每个品牌都有各自侧重和风格,消费者也有不同喜好和选择,大家都是户外的同道中人。”
林明稳认为,北极狐不看重竞争,重要的是,在理念与专业度上,自身能独树一帜。
例如,北极狐没有强势感,避免“征服”“挑战”等极限形象,而是倡导给爱好者提供最高品质的保障,帮助发现并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北极狐主打G-1000系列,主要针对徒步、骑行人群,而不是头部扎堆的冲锋衣;其用料提倡环保,并与GORE-TEX共创无氟面料;其也不热衷于高频推新品。
“我们更注重能推出多少经典的产品。”
林明稳告诉《21CBR》记者,北极狐在售的大部分产品,一款产品研发都是2年起,经过反复打磨和测试修改,成就了大量经典款,有数十年历史的款型,也不在少数。

“如果产品完美,我们就会一直去推,消费者真正理解和享受这款产品设计的妙处。”
在内部,林也不会刻意创新,更强调守住传承经典,将产品优化到极致。
他相信,环保、品质与经典耐穿,能够长期吸引更多拥趸。北极狐目前仍属小而精的品牌。
据扬州金泉财报,其在华运营主体“飞耐时户外”,2023年营收创下新高,但也只有1.36亿元,好在所有品类均录得增长,综合户外的形象打造亦已现成果。
林明稳个人,不疾不徐,他希望2028年北极狐销售5个亿。
找准时机
操盘北极狐,林明稳一直有自己的节奏。
1990年代初,他就进入户外行业,一路从基层做起,成为扬州金泉的董事长,迄今已浸润超过30年。
市值超过20亿的金泉,也代工了诸多知名户外大牌,如 The North Face, Mammut, Snowpeak等,均是其客户。
北极狐最早也是林明稳的客户,委托其负责生产加工业务,出口欧洲,合作多年,林与瑞典Fenix集团建立其默契与信任,金泉便成其入华最合适的选择。
2008年,双方成立合资平台——江苏飞耐时户外用品,林明稳担任总经理,负责Fenix旗下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发展,其中即有Fjällräven瑞典北极狐。
难得的是,两家摒弃流行的代理模式,而选择合资,各自以50%的占股,享有共同的利益。

中国团队也有独立的设计、开发和销售的权利,起初采用批发模式,以户外门店销售服饰与包品。
2012年前后,林明稳“遭遇”意外走红。
当时,一款1978年的经典招牌双肩包,材质轻便且防水耐磨,外观小巧容量大,加上色彩鲜艳、价格适中,风靡全球,也在中国市场大卖。

于是,林明稳迅速转场零售模式,自己开通天猫旗舰店,且在线下开设近40家门店,专门用来销售包的款型。
最火爆年景,北极狐的双肩包一年要卖出40多万只。其后,林着力还原其综合户外的专业形象,也有意识地弱化包的品类。
相比始祖鸟等,北极狐进入国内17年,进展不算快。
“北极狐商业版图的扩展步骤,和品牌价值观是一致的——就是遵循自己的节奏,找准自己认为符合品牌发展的时机,再做布局和规划。”
林明稳操持下的北极狐,无意迎合潮流,自信理解其设计和功能精髓的人,终会与之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