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怎么也没想到,500年后的某一天,他会突然出现在热搜里,理由居然是他的作品被改编成的电影,已经高达60亿票房,成了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作家。
说到这,有人肯定会提出反对意见,一个伟大的作家,怎么能以金钱来衡量呢,这是我们今天俗气的标准。
这事儿你还真别说,吴承恩写这种通俗小说,本来就是奔着俗气去的,能挣钱当然好了,因为西游记本来就是一本非常俗气的小说。
西游记里的诗,根本不能叫诗,写的水平非常差劲,但要的就是这种小说,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你的诗文写的再像杜甫李白,你也不是杜甫李白。
但西游记,硬是凭借这些烂诗,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就是能让西游记这本书,成为中国人老少咸宜的一部书,从八岁到八十岁,时间跨度之大,是四大名著其他三本所比不了的。
四大名著,这个组合可以说不伦不类,也可以说他是兼容并包,这里面红楼梦一枝独秀,被文人夸上了天。
但也正是因为写的过于高雅,很多年轻的男孩子,很不喜欢红楼梦,对里面人物的扭捏作态,更是嗤之以鼻。
跟红楼梦的高雅比起来,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简直就是土的掉渣,但这里面三国演义肯定不能算土,因为三国演义有个伟大的目标,向普通人普及历史。
这个目标可以说差不多实现了,不要说古代,就算是现代,大部分人其实都没有看过三国志,而对三国故事和人物又都津津乐道,这里面就是三国演义的功劳。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把自己写的东西,当做是正经历史书来看待的,写作手法也是向史书看齐,按照传统经史子集的排序,三国演义在四大名著里应当排名第一。
水浒传就比较难以评价,但整体说来,水浒传的文笔是能排第二的,古代人喜欢水浒传的原因,就是单纯的喜欢那种冲破束缚的故事,喜欢看里面的好汉打打杀杀,这个现代人的审美很不相同。
现代人同样压抑,但没有水浒那个时代的走投无路,因此我们不可能喜欢李逵,更不可能把这个滥杀无辜的家伙,看成是佛一般的人物。
但我们大概也能理解那种快意恩仇的精神,喜欢那种好爽的感觉,这里面说来说去,似乎就只有西游记,文笔也不好,故事也一般,也没什么深意,但偏偏就是这些,却成就了西游记这本书的可接受度是最广泛的。
西游记的故事,他就是有趣,最大的特征就是充满的童趣,都是男人至死是少年,西游记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让整本书看起来,就是充满了那种勃勃的生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讨论西游记那个妖怪战力值最高,是个热门话题,金翅大鹏无疑的妖怪里面人气最高的,它可是号称如来的舅舅。
你看如来是怎么解释这段孽缘关系的,当年孔雀吃了佛祖,佛祖从抛开孔雀的背出来,这样佛祖和孔雀就有了母子关系,而大鹏是孔雀的弟弟,因此也就成了佛祖的舅舅。
这个关系很简单,但如来说的时候,原话里却说的是,我本来不愿意伤害它,本来想让孔雀把自己拉出来,但又感觉这样有些污秽,于是就刨开了孔雀的脊背出来。
按照正常的叙事逻辑,这个想法完全没必要说,之所以要说,就是童趣的表现,养过小孩的都知道,小孩子在某个年龄段,那简直就是屎尿屁整天挂在嘴边,也很热衷于讨论这些。
更神奇的事,西游记任何年龄段都能读出来不一样的感觉,很多人喜欢标题党,动不动给你抛出一个惊悚的标题,什么你根本没读懂西游记,西游记有什么惊天大阴谋等等。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我们看到的央视版西游记,那种欢快明亮的调性,原著就是那个样子,原著就是这么欢快有趣。
但西游记又不仅仅是这些,阴谋家可以看到阴谋,打工狗可以看到职场,修道之人可以看到法门,这些西游里都有,但你不能说,那个欢快的西游记是假的。
只有欢快,只有童真童趣,才是全世界最通行的底色,其他的至于更深奥的,你可以去挖掘,但你不能否认,这些简单的欢乐,也正是这种简单的欢乐,让西游记有了更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这文章作者就是他热衷的赞美,他厌恶的唾弃[汗],原文西游记诗词你还真没资格评价,红楼梦我读了几遍都不敢说三到四,到你这就敢对历史顶级文豪指点江山了
说白了神话故事改变空间大而已
西游记之所以能从古至今一直火,还不是因为有佛教的加成!
你不要把个例当范例,误人子弟
联系悟空出来把这篇文章的作者给收了,一派胡言乱语诽谤吴老师,建议看看原版古文阅读理解
尔何言也?才华与学历,固有其分。学问渊博,方能成为才德之士。学者之才,岂能与巧言乱德相提并论?
今时今日,不同并论
本来就没必然关系,学历只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