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安放改嫁的老娘

今西安 2020-11-06 09:10:22

文 | 十八旦木

已经进入冬天的陕北,接连发生了两件直戳人伦的事。

01

一个,是刚刚判的一个案子。

案发,正好是整整半年前。那天晚上,靖边县58岁的马某,用一辆手推车,将自己79岁的老娘,推到了被称为“万亩林”的一片树林,活埋进一个废弃的墓坑。

“带你去走亲戚。”这是马某把他行动不便的老娘抱上手推车时说的话。一路上,老太太也没有质疑自己儿子为什么越走越偏僻。也许,是因为白内障眼神不好。

还是马某的媳妇老太太的儿媳妇觉得不对劲报了警,警察在树林坟墓里挖出了正呼救的老太太。

还好,救的及时,老太太并无大碍。儿子被抓后,担心他被重判,老太太还对警察说,是自己爬到墓里面去的。

4个月后,老太太还是走了,算是寿终正寝吧。

两个月后,马某判了,故意杀人罪,12年。

从案发到老太太去世再到马某被判12年,半年的时间里,随着越来越多的背后情节浮出水面,舆论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刚开始众口一词对马某的谴责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到马某被判刑时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同情的声音。

活埋老母怎么着也不应该被原谅,但很多人,看到了这个几乎也可以称为老汉的男人的挣扎。

他埋母最直接的动机,是老母亲长期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家里臭哄哄。

这世界上人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很多,正常情况下即便子女难以忍受,也不至于到丧了天良活埋老人的地步。马某,不属于正常情况。其中最大的一个不正常,就是他12岁丧父,母亲带着更小的两个孩子,改嫁到遥远的甘肃。未成年的马某,是由叔父抚养长大的。

没了父爱又少了母爱的成长,大概率扼杀了他反向对母亲的爱。

数年前,二次丧夫的老太太又带着残疾的小儿子从甘肃回到了靖边,可能也自觉亏欠大儿子,刚回来并没有和马某住在一起,而是自己租了个房子。刚开始还能凑合着过,但随着年岁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不但照顾不了自己,也把租住房弄得异味很大,最终被房东收回。

在当地协调下,老太太被送到了马某家赡养。虽然是血亲的母子,却也成了强扭的瓜。

老太太9月去世,距他遭活埋被救,仅仅多活了4个月。有些惨忍但却现实的假设,如果老太太是在4个月前正常去世,这起人伦的悲剧,就是另一个“从小被抛弃儿不计前嫌为返乡老母养老送终”的正能量版本。

一念之差,一时之悲,恶魔和天使,有时就隔了一个念头一点点时间。

02

这边,有人活埋了老母。那边,有人想寻回老母的尸首。

两个多月前,志丹县周某母亲的遗体,被人深夜从志丹县殡仪馆撬窗运走。

山西陕北一带有配阴婚的习俗。案件一发,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个方向,感慨盗尸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已经等不及人下葬到墓穴。

但警方的调查,却揭开了另一个难以名状的事实。

偷尸体的,不是配阴婚谋利的犯罪分子,而是和死者共同生活了将近20年的事实上的丈夫。

这又是一起因为改嫁引发的人伦冲突。

周某的母亲姓孙。1986年与志丹县的一周姓男子也就是周某父亲结婚,育下两儿一女,大儿子便是周某。2002年,孙某与老周离婚,带着女儿去了靖边,与靖边县的张某生活在了一起。两人虽然没有法律上的婚姻手续,但张某还是将孙某及其女儿的户口都转到了自己的户口本上,并将孙某的女儿改为张姓。

今年8月,孙某因病在靖边治疗,后又转至延安一家医院,8月27日治疗无效去世,周某便把母亲的遗体运回志丹存放在志丹县殡仪馆。

第二天,张某便找了过来,要把孙某带回靖边安葬,双方因为遗体归属发生争执,警方曾接警协调。到了次日凌晨,认为自己有义务让妻子入土为安的张某,找人帮忙撬开殡仪馆窗户护网,将遗体从窗户抬出后连夜运回靖边。

案子一点都不复杂。周某这边质疑为什么警方不把遗体追回来,为什么不按盗尸罪追究那边的刑责。而警方的解释是虽然张某不能提供其和周某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事实,但两人共同生活十多年实际形成了事实上的婚姻关系。且他从殡仪馆运走尸体并不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显然不能按盗窃尸体罪处理。至于张某在运尸过程中破坏了殡仪馆的设施,只能按治安案件进行处理。考虑当地的风俗习惯、社会风化,目前的处理结果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我认可警方的说法。

人在的时候,和那边的老头(也许并不太老)是不是相濡以沫不好说,但能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将近二十年,起码说明是能过得下去。人没了,那边的老头给安排后事,是本分,待自己将来走了的时候合葬一处,是人情。

这边的儿子,不知道自从母亲离开志丹后这么多年,与母亲是不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不是也尽过赡养的职责。

若有,他当然也有责任和权力为母亲办了后事,只是,和那边争一个尸体争到底埋在哪,到底是为一个情,还是别的?

若无,身前事都不做理会,又有什么资格和理由去争身后事呢?

我奶奶还活着的时候,常对他的儿子们说,自己老了之后要怎样怎样安排后事。我叔直接就说,我只管你活,不管你死,死了我就把你背着往沟里一扔就完了。

我叔当然肯定不会把我奶背着扔到沟里,他的玩笑话里其实想说一个道理——管老人的活,远比管老人的死重要。

那边,管不了改嫁老娘的活,便想让她死。这边,不知道有没有管过改嫁老娘的活,却在争管老娘的死。

这不知道是谁的悲哀。

03

千里之外,另一场悲剧也在同步上演。

一个多月前,一对老人相互搀扶着来到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法院。老头89岁,老太84岁,俩人说,要离婚。

和很多离婚给出的理由不同,他们,不是感情破裂。相反,感情很好,离的时候,老头执意要将仅剩的几万元积蓄给老太,老太执意不肯要,最后,是法官留着眼泪决定,一人一半。

他们不能再相伴着共度夕阳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老了,既照顾不了自己也照顾不了对方,需要子女来照顾他们。但是,他的儿女不是她的儿女,她的儿女也不是他的儿女。

他们是半路夫妻,中年走到一起的时候,带着各自的子女。三个子女成年后各自成家,剩下两个老人相伴度日。随着年岁增长,两位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照顾不了自己也照顾不了对方,需要子女来照顾他们的晚年。

然而,没有一个子女,愿意同时照顾两个老人,都在坚持谁的爸谁管谁的妈谁管,甚至还因此产生了财产纠纷。

似乎,便只剩下了离婚、各回各娃家这一条路。

目送着已经离婚的两个老人互相搀扶着走出法院,又看着他们神色黯然地分开去往各自的子女家,办案的法官不由得一阵心酸。

他们共同管了彼此子女的小,到头来,对方的子女却没人愿管他们共同的老。

04

有数据显示,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分别达到2.55亿人、3.71亿人、4.37亿人和4.83亿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分别达到0.29亿人、0.43亿人、0.67亿人和1.08亿人。

4年之前的2016年,中国空巢老人便已超过1亿人,其中独居老人超过2000万人。

对他们来说,比病痛更大的痛,是孤独。比保健品更好的药,是陪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被云雾遮挡了的夕阳,似乎就只剩下惨淡。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