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眼中,我们国家的疆域就是亚洲东部的这960万平方公里,但其实在3000公里之外,我们还有一块“土地”,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逗留,听起来是不是很吃惊?
今天说的地方叫斯瓦尔巴群岛,这个岛在北极圈内,一直是人类探险北极的起点,很多探险家从这里出发,横穿北极。但是为什么和中国有关系呢?
其实这背后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
在20世纪初,由挪威、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海外殖民地和瑞典在巴黎签署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规定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连同熊岛等“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
然后法国不知道怎么回事,主动派出代表主动找到了当时的段祺瑞,想让段祺瑞派个代表去签字,也想让中国承认这个条约。
段祺瑞不好不给法国使者的面子,就随便派了个人去签字了,签过字这件事也就没有再提,毕竟这个条约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确实没有作用,当时民不聊生,哪有人去这个地方旅游,更不要说国家去搞科学实验了。
没想到这随意一个举动,在80年后帮了中国一个大忙!
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在北极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立足点,缺乏长期研究的能力。这个时候有人就翻出了这个条约,结果没想到大家都还认,于是我国通过一个近百年的历史条约,成功获得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站的权利,建立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黄河站落成后,是北极地区的第8座国家级科学考察站。目前,与黄河站为邻的有挪威、德国、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科考站。
而普通中国公民也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那里进行正常的科学和生产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