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战休战!央妈估计都在心里呐喊:“孩子们,别吵啦!” 本想着《哪吒 2》火到国外,能给咱国产电影界打一剂 “进步强心针”,哪怕只前进那么一丢丢也好呀。哪晓得,电影圈这 “画风” 还是老样子,让人忍不住扶额叹息。
央视一看这局面,大手一挥,直接请出 “专业大拿”——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副教授钟丽丽,来给《向阳花》好好 “把把脉”。钟教授那可是 “直言不讳派”,每句话都像小钢炮,“砰砰砰” 地直戳片方的心窝子。
《向阳花》主打现实主义题材,这选题一听就挺 “高大上”,宣传的时候靠着 “撕开对刑释女性的偏见,展现底层女性顽强生命力” 的口号,成功吸引了一大波观众的目光,就像拿着美味的 “胡萝卜”,把大家馋得不行。钟教授也说了:“单看选题,能给九分!”
可这电影啊,就像一个没头苍蝇,没抓住重点。它一门心思地堆砌各种表面上的困境,什么侵犯啦、打压啦、欺辱啦,主角高月香和黑妹这俩服刑人员出狱后,遇见的人仿佛都从 “坏人培训班” 毕业的,坏得那叫一个莫名其妙。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电影连 “表面困境” 都没刻画好。高月香前一秒还喊着 “卫生巾都买不起”,下一秒就能一瓶瓶买酒喝,一包包买烟抽。这操作,就像一个人说自己穷得吃不上饭,却转身去买了一辆豪车,完全不符合逻辑,让人看得满脑子问号。
钟教授除了吐槽剧情,对人物塑造的漏洞也是 “火力全开”,那叫一个一针见血。
二、人物塑造:这是在 “玩变形记” 吗?单体塑造:女主智商 “掉线”,角色性格 “漂移”先来说说单体塑造。女主高月香劳教后,按道理应该懂点基本法律知识吧,可她一遇到事,就像被点着的炮仗,情绪瞬间失控,不是用暴力解决,就是用自辱的方式应对。有人怀疑她偷东西,她居然直接撕开衣服让人检查,这操作简直 “神了”。被老板欠 300 元工资,她就轻易妥协献身,事后反应过来又开始用暴力。钟教授评价:“这也太浮太假了,看得人尴尬癌都犯了!”
再看看其他女性角色,也是 “状况百出”。监狱里的大姐大胡萍,因为吸毒入狱,胳膊上刺青显眼,性格粗狂,一开始妥妥的 “反派范”。结果编剧突然 “脑回路清奇”,让她接个电话,一秒就决定给爷爷奶奶献血,中间一点过渡都没有,这角色单薄得就像一张纸,风一吹就倒。还有邓管教,简直太理想化了。一个监狱管教,愿意为犯人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最后还被犯人骂,这操作让观众们纷纷表示:“这是图啥呢?我们实在想不明白啊!
群像方面,这电影就像戴错了眼镜,总是用 “男性视角” 看待女性角色,完全没有共情力。电影里讲得最多的是高月香和黑妹的姐妹友情,按道理女孩子之间就算再坚强,也该有点温柔劲儿吧,钟教授说的 “韧劲儿”。可在电影里,她们俩相处起来就像两个 “糙汉子” 称兄道弟,从打架认识,之后就是又骂又吵。这哪像现实中女性之间的相处啊,倒像是被 “模式化” 生产出来的角色,让人看得直撇嘴。
钟教授作为专业人士,那专业性肯定没得说。有些网友对她的见解那是疯狂点头,觉得太对了,还搬出韩国苦难电影来对比。可这是电影行业啊,钟教授一个人的话,没法让所有人都信服。
对于高月香和黑妹没有走上正轨,有网友觉得:“这些女人在社会上没地位、没文化、没生存技能,为了活下去,只能在法律边缘试探,这很现实啊!” 她们出狱后还是暴力、懦弱,那也是长期压抑生活造成的,俗话说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坐牢哪能一下子就改变性格呢。
“现实中比这难得多了,为何实际情况搬上银幕大家不接受了?”
不管怎么说,钟教授和网友们这一番争论,就像一面镜子,让大家看到了社会的多面性,也见识到了不同人的奇思妙想。这一波波争议,也说明了大家对这类人群的关注。至于谁对谁错,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根本说不清。
希望经过这事儿,各位导演能吸取教训,演员们也得心里有数,不然说不定哪天就被观众 “拉下神坛”,成为下一个被吐槽的对象。
话说回来,你觉得《向阳花》这部电影到底咋样?是好得不得了,还是烂得让人想吐槽?快到评论区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场电影界的 “大混战”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