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吃、忘、井”等13个生字,会写“吃、叫、主”等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认读和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感恩,知道饮水思源,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相结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利用朗读法让学生感悟课文情感,组织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借助直观演示(如图片展示等)让抽象的内容具象化。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约5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在黑板上画一口井的简笔画,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画,等待学生回答。
待学生回答出是“井”后,教师接着问:“那井有什么作用呀?”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学生活动:
学生们好奇地看着黑板上的画,纷纷举起小手。有的学生回答:“老师,那是井,井里有水呢。”有的补充说:“我们可以从井里打水,用来喝,还能洗菜洗衣服呢。”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简笔画创设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井”入手,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约25分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5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播放课文的音频,同时在大屏幕上展示课文内容,音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说:“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哦,读完后老师可要考考大家呢。”等学生读完后,教师提问:“课文里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呀?”
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音频,手指着课文跟读,之后自己大声朗读起来。读完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学生回答:“老师,课文有3个自然段。”其他同学点头表示认同。
设计意图:借助音频范读,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结构,初步接触生字词。
2.学习生字词(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说:“同学们,现在这些生字宝宝跑出来和大家见面啦,谁能试着读一读呀?”请几位同学认读,然后针对容易读错的字,如“吃”是翘舌音,“村”是平舌音,进行正音示范,接着问:“那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
学生活动:
学生们积极举手认读生字,有的读对了,有的读错了,读错的同学在老师的纠正下再次跟读。在分享识字方法时,有的学生说:“我记住了‘吃’字,因为吃饭要用嘴巴,所以是口字旁。”有的说:“‘井’字就像井口的样子,方方正正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很活跃。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先范读第一段,然后提问:“同学们,课文里说的是哪里的人们吃水困难呀?”请学生回答后,再读第二段,读完问:“毛主席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困难,他做了什么呀?”引导学生在文中找答案,之后又问:“乡亲们是怎么感谢毛主席的呢?”继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第三段,鼓励学生仔细思考并回答。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回答问题时,有的说:“老师,是沙洲坝的人们吃水困难。”有的接着回答:“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还有的回答:“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来感谢毛主席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感受毛主席关心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同时锻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约5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一些革命先辈为人民做贡献的图片,如雷锋帮助他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然后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们觉得这些革命先辈们伟大吗?那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呀?”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活动:
学生们看着图片,眼中满是敬佩,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他们太伟大了,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别人。”有的说:“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为国家做贡献呢。”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革命先辈的事迹,进一步深化对感恩、奉献等精神的理解,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四)课堂小结(约3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认识了很多生字,还知道了毛主席为沙洲坝的乡亲们挖井的故事,那大家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呀?”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学生活动:
学生们积极思考,举手回答,有的说:“我们要懂得感恩,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不能忘记。”有的说:“我们也要像毛主席一样,多帮助别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道理,强化记忆,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约2分钟)
教师活动:
教师布置作业:“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有两个哦。一是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和他们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是用自己的话,把毛主席挖井的故事画下来,明天我们一起分享,大家能完成吗?”
学生活动:
学生们齐声回答:“能!”个个充满信心,准备回家认真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给家长听,巩固课堂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画故事,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导入、多样化的朗读、问题引导以及拓展延伸等环节,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们对生字词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主动分享识字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感受到了毛主席关心人民的高尚品质,懂得了感恩的道理。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践行感恩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开阔,教师可以进一步举例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创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同时也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