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很郁闷,原因是自己女儿读初三了,数学和英语的成绩都不理想。想要读高中有些难。家长希望孩子能读高中,不希望去职业学校读书。前两周就给孩子找了数学和英语老师,孩子答疑解惑补习一下,尽量的让孩子提高一些成绩。

孩子在周末数学和英语分别上了两次课。第一次上完英语课,老师嘱咐孩子,下课后花几分钟时间,把讲过的知识点在错题的位置做好反思注释,过两天翻看一下。结果到第二周上课前,孩子根本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到第二周上课时,妈妈告诉老师孩子晚上一会儿课。终于孩子做到了书桌前,两个小时的课,孩子听的很认真,与老师互动也很好。
快到第三次上课时,妈妈告诉老师,要求孩子做的反思没做,孩子不太想上课了,妈妈正在给孩子做工作。
听到朋友的诉说,我很理解朋友的难处。从家长的角度讲,希望孩子中考能考好一些。好不容易给孩子找了老师,愿意让孩子好好跟老师学。毕竟自己的孩子成绩有些差,每天跟着自己老师大部队的课,孩子听得有些吃力。自己孩子成绩差,平日里也不愿主动找自己的老师问错题。快临近考试了孩子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大,孩子也挺苦恼的。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她现在还不是完全把学习放弃,认为自己升学无望了。当妈妈第一次让她上课时,她按时上课,听得也很认真。只是现在孩子到了备战中考最艰难的时段。她因基础太差、能力不足、乱了方寸,想考好又不知从哪下手。孩子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说心里话,孩子也想学好一些,但是目前这段时间,马上面临的是即将到来的体育和理化实验考试。课下要练体育,课上要学文化课,周末再加班,而周末孩子还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孩子确实很累。所以孩子感觉累而不想多学了,孩子的做法可以理解。
总归,孩子年龄还小点,遇事想不了很深刻。实际上,大多数孩子都是中等生,如今和她面临同样的境况。目前谁能坚持住,谁就是胜利者。四月份是备战中考的关键期,到了五月上旬孩子们的中考基本就定型了。
我也劝朋友,快中考了,孩子现在很辛苦。做妈妈的多理解鼓励孩子吧。家长花点钱让孩子多学一些,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学习还是要孩子自己本身有诉求,才能有效果。家长劝着孩子周末上课,即使孩子同意了也是应付。还不如让孩子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更好。孩子课上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学习效果要比周末单独补课强很多。

目前有不少初三的孩子如朋友家的孩子一样。从现在开始到四月底这段时间,有些孩子进入了学习的混沌期。就是感觉自己好多东西都复习过了,但是好像越复习自己不会的东西越多。很多复习过的知识,好像自己也想不起来了似的。考试做题时总是出一些相似的错误。或月考考的成绩很离谱。
这些学习状况,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怀疑的想法。这是复习过程中很正常的情况,希望孩子们不要紧张。随着专项和模拟测试的到来,慢慢掌握了中考题型和它们的难易程度,解题的思路就会清晰起来。
从开始复习到中考之前,每个孩子都会有一次考试失误的时候,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把最差的一次考试留在中考前是好事,这样就成功避免了,中考考出了最差成绩的尴尬。
我是风趣暖阳Ciw, 茫茫人海刷到是缘,感恩遇见,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