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婚姻就像一场马拉松,比的是谁能坚持到可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的选择。
今天我们谈谈《六姊妹》大结局中的闫宏宇,他对何家喜的坚持到底是真爱情义,还是习惯使然?
闫宏宇为何家喜卖房救治何家喜患上白血病,闫宏宇没多想,直接卖房给她治病。
说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闫宏宇对何家喜绝对是真爱,否则谁会卖掉自己的房子去救一个“作天作地”的人呢?
这件事情一出,不少观众都被感动了。
不过,事情是不是这么简单呢?
卖房救人的背后,是闫宏宇多年累积的愧疚感。
他觉得,如果自己挣更多的钱,何家喜就不会变得如此泼辣与自私。
闫宏宇认为,他的无能是导致何家喜性格突变的主要原因。
所以,为了弥补这份愧疚,他不惜放手一切,寻求五个姐姐的帮助,希望能救回何家喜的命。
求助五个姐姐:配型捐骨髓为了给何家喜找到匹配的骨髓,闫宏宇亲自上门求助何家喜的五个姐姐。
他甚至跪在大姐何家丽面前,恳求她们去医院做配型检查。
这一跪,不仅是在替何家喜道歉,更是在请求亲情的原谅和帮助。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闫宏宇真是个好人,有情有义。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何家喜的姐姐们会怎么想?
她们被激发的,不只是出于亲情的帮助,更有对闫宏宇那份真挚感情的敬佩。
毕竟,这几年里,闫宏宇一直像个大哥哥一样帮她们解决各种难题。
无愧于心:闫宏宇对何家喜的深情闫宏宇的深情由来已久。
据说,两人刚认识时,何家喜还是个对工作非常负责、是非分明的姑娘。
这也是为何闫宏宇对她一见钟情的原因。
可后来结婚久了,何家喜变了,开始变得自私、极端,但闫宏宇依然没有过离婚的念头。
有些人会猜测,是不是因为闫宏宇性格太软弱?
其实不然。
闫宏宇的坚持,更多是源于多年的习惯。
他习惯了何家喜的存在,习惯了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更多的是不忍心让何家喜再受更多的委屈和痛苦。
习惯与愧疚:闫宏宇的内心世界从家庭背景来看,闫宏宇出生在一个精于算计的家庭。
他的母亲王怀敏,为了一些小事不惜搞得鸡飞狗跳。
闫宏宇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早已习惯了母亲那种尖酸刻薄的小市民性格。
因此,当何家喜后来的行为越来越趋于极端时,闫宏宇并未觉得过分,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说到底,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
长期的习惯会让人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甚至纵容问题的滋生。
闫宏宇对何家喜的不离不弃,除了愧疚,还有一种深深的习惯。
但这种习惯并不能证明这是对的选择,反而让何家喜更加放肆。
总结来说,闫宏宇的坚持有情有义,但也存在习惯和愧疚的因素。
如果他能在适当的时候,坚定而果断地给何家喜一些制衡,也许她的人生轨迹不会变得如此扭曲。
正如那句老话,爱一个人,不是完全无条件地纵容,而是要在她走错的时候,及时让她意识到并改正。
婚姻不仅是相守,更是相扶。
相扶相持,才是真正能走到最后的秘密。
希望每对夫妻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不是一味地选择忍让和妥协,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真正为对方好。
只有这样,家庭才能真的稳定,爱才会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