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败笔

史征风云 2024-09-12 15:51:05

黄河波涛汹涌,来势汹汹,我们多少次被她的气势所震撼,可也正是黄河的汹涌不断冲击着周围居民的生存发展,带来着一系列问题。

黄河下游由于黄河的特殊地理和气候条件,其含沙量大且易发生决堤,导致下游地区时常遭受洪水侵袭。频频发生的洪水灾害冲击着周围的居民的房屋和庄稼,给居民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建国初期国家就重点关注黄河的治理,即使当时的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治理经验,于是国家不惜斥巨资邀请苏联专家前来一同治理。

1957年三门峡大坝诞生,不负众望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可是这几年人们对于这项工程争议不断,从曾经人人称赞到现在被陕西人民谴责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败笔”纷纷扬言要“炸”了它。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让陕西人民如此痛恨?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中国第二长河,更是一个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诗篇赞美黄河,诗篇不仅描绘了黄河的自然景观,更借此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民族精神的赞扬。

为何叫“黄河”呢?那是因为黄河的含沙量极其高,每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6亿吨,含沙量约为35千克/立方米。其含沙量位于世界大河之首。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流域内的土壤侵蚀和河流冲刷。

然而随着大量的泥沙被带下,也为此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旦涨潮黄河裹着泥沙冲击着周围村民的庄稼和房屋,给沿岸的居民带来频繁的水患。黄河的治理与发展不仅关乎当地人民的福祉,更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护黄河下游居民的安全,于是在1957年中国政府决定在黄河上建立一座大坝来缓解这种问题。

当时,中国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面临着技术上的挑战,作为当时唯一能够支援我们的国家,我们请来了苏联专家团队,进行实地探测研究,将大坝地址选为河南的三门峡。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对当地社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高了黄河流域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保护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可是为何现在如今西安人民纷纷要将其炸掉呢?

因为随着时间的积累,当初外国专家们因为对我们中国的河流地形不太了解,所引发的问题便暴露出来。

黄河上游地区洪水频发,大量人员被困,农田被淹,由于大坝的蓄水,使得黄河下游河道来水量锐减,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加剧了西安等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并且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任由泥沙堆积那么随着时间的积累,泥沙就会将通道堵塞,导致上游的流速变慢,那么一旦发生洪灾,那么上游的居民将面临着被淹没。

在03年的一场大暴雨中,这个问题越发紧迫,因为大坝的拦沙淤积作用,泥沙堆积在上游,河床不断地被抬高,导致河流淹没上游周边地区的农田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洪水直冲陕西省会西安,这就引起了西安群众的不满,纷纷谴责,还不如将大坝给炸掉,随着越来越多的不满,政府决定对三门峡大坝进行改造。

这时一开始就反对苏联的意见的黄万里教授和技术员温善章提出了“低坝”的方案,应该先“滞洪排沙”为主,再来解决其他的问题。

然而陕西人民依旧在抗争,最终他们决定将大坝的蓄水量定在340米,将泄流孔位置也做低,增加排放泥沙的机会。

可是准备进行这项工程的时候,发现在最初设计的时候,苏联就把导流底孔全部给堵死了,根本没办法疏通,可是面对着数十亿的泥沙被封在水库中,一年河床就被抬高4.5米的现状,就算是困难重重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也要进行改造。

改造就要商量方案,制定可行的计划。经过国家不断地召开会议对三门峡大坝问题进行讨论,展开了第一次大改,在黄河两岸凿出隧洞,铺设管道来进行泄水和排沙,但是效果微乎其微。

三门峡大坝再次进行大改,将原本被堵住8个排水口全部炸开。这次大改是有效果的,水位从3000米降到了287米。之后不断在调整修改,三门峡大坝也从一个人人称道的大型工程,逐渐被人谴责。

既然现在这个三门峡大坝已经起不到什么大用处了,为什么不如直接“炸了”更方便?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爆炸工程不仅仅是一句“炸了就能完成的”三门峡大坝若要拆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是技术问题。

大坝的拆除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拆除过程,它涉及到如何安全有效地移除巨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拆除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下游河道产生的连锁反应此外,大坝内的囤积着大量的泥沙,这不仅会影响河床的高度,还会对拆除作业造成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并且拆除大坝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拆除工程本身的费用以及对拆除后可能影响的下游地区进行补偿的费用。

据估计,拆除工作可能需要上百亿元的投资,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而且拆除后还需要对受影响的土地和社区进行长期的修复和管理。

贸然拆除三门峡大坝也会对下游的水文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可能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动特性,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和沿岸居民的生活。同时,大坝的拆除还将影响下游的防洪能力,增加下游地区发生洪水的风险。

所以三门峡大坝之所以还未拆除,是因为其背后涉及的复杂问题超出了单一因素的考量。从技术层面到经济成本,再到社会和环境的深远影响,每一个因素都需要仔细分析和评估。此外,还需考虑到拆除大坝可能对上下游已有的水利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连锁反应。

三门峡大坝的拆除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决策,它需要基于详尽的调查研究和多方利益的平衡。在没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全的计划之前,任何轻率的行动都有可能带来比维持现状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目前对于三门峡大坝的处理策略更倾向于通过持续的监测和适时的维护来解决其所带来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拆除。

三门峡大坝也给我们了很多启迪

三门峡大坝的争议凸显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考虑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对上下游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它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政策制定者和工程师们如何在确保防洪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的考验。

我们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量,不能单一地去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不计后果,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本文信源:三门峡水利枢纽存废之争——豫陕两地 50 年的“黄河官司”2007-10-12民主与法制网

百度百科“三门峡水利枢纽”

城事记忆·天南海北大坝人|三门峡大坝是建设者的丰碑2024-05-30河南日报客户端

陕西代表呼吁尽快综合治理渭河2004-03-05中国青年报

1 阅读:417

史征风云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