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悬疑剧爱好者,我向来对节奏拖沓的作品缺乏耐心。
当《一本正经》前几集以“老警长雪夜被杀案”开场却迟迟不推进主线时,我几乎要按下弃剧键——直到第八集的“人肉包子案”像一记惊雷劈开迷雾,我才惊觉自己早已深陷这场东北悬疑江湖的漩前七集:披着喜剧外衣的“烟雾弹”《一本正经》初期的节奏确实让人捏把汗。狍子岭警务所四个“废柴警察”的插科打诨,让我误以为这不过是又一部东北喜剧的变种:

杨树林捂着痔疮查案的滑稽、文松摸鱼时翘着二郎腿嗑瓜子的慵懒,还有三彪子(田娃饰)动不动就“急眼”的暴躁,都像是赵家班熟悉的配方。老警长之死作为开篇悬念,本该是牵引观众的主线,却在前七集被澡堂查案、送大鹅反悔等琐碎日常稀释得支离破碎。我甚至开始怀疑,这究竟是探案剧还是《乡村爱情》的悬疑特别篇?第八集:开始起范儿转折始于那个飘着血腥味的深夜。当市集蒸笼里蒸出带指甲的人肉包子时,屏幕前的我和剧中角色同时汗毛倒竖——这才是真正的悬疑剧该有的冲击力!编剧在此处展现了惊人的野心:孩童失踪案与包子铺碎尸案看似独立,却在法医验出指甲属于失踪儿童时轰然交汇,像多米诺骨牌般推倒前期所有闲笔。

第八集结尾,范吉安(杨树林饰)蹲在冻梨摊前突然眼神一凛:“这冻梨上沾的不是雪,是血!”瞬间让我从沙发上弹起,疯狂点击下一集按钮。疯狂上头:从第八集以后从第八集开始,剧情犹如解冻的黑龙江般奔涌向前。面具人掳童案牵扯出二十年前的“鬼新娘”传说,澡堂血水中浮现的纹身竟与老警长遗物中的密信暗合,就连前期看似搞笑的“痔疮流血染红澡池”桥段,都成了锁定凶手体貌特征的关键伏笔。最惊艳的是第十集的“医院焚尸案”:当三彪子掀开白布发现焦尸手腕的胎记时,前期埋藏的李拜天(文松饰)童年走失弟弟的线索骤然收束,那个总在摸鱼的副警长突然暴起的怒吼,让我第一次在悬疑剧里为角色落泪。

回头细品,前七集的“慢”竟全是精巧的布局。老警长被害当夜反常的巡逻路线,早在第三集通过茶馆老板娘“他最近总往黑瞎子沟跑”的闲谈埋下伏笔;小榔头(周云鹏饰)偷鸡时撞见的马车,到第十二集才揭晓是运送尸体的工具。这种“闲笔不闲”的叙事策略,让后期每集都像在玩拼图游戏——当你以为摸到真相边缘时,新出现的碎片又将整个图谱彻底颠覆。更难得的是,密集的悬疑推进并未吞噬东北喜剧的灵魂。范吉安乔装算命先生套话,却被死者家属追问“能算算我闺女啥时候结婚”;李拜天严肃分析案情时突然被痔疮发作的杨树林“噗通”跪地打断——这些猝不及防的笑点如同冰雪中的篝火,既缓解了紧张感,又让角色更鲜活可信。当文松用东北大碴子味说出“这案子就像酸菜缸,越腌味儿越冲”时,悬疑的冷峻与喜剧的热烈竟奇妙地达成了平衡。

如今追到第30集,再看前七集,方才懂得编剧的深意:那些被诟病“拖沓”的日常,实则是为后期爆发积蓄能量的冰层。当第八集的铁锥刺破冰面,底下翻涌的不仅是连环案件的真相,更是整个狍子岭盘根错节的人性图谱。如果你也曾在前期节奏中徘徊犹豫,请务必坚持到第八集——届时,扑面而来的绝不止是东北的寒风,还有让人血脉偾张的悬疑热浪。毕竟在这冰天雪地里,最滚烫的永远不是澡堂的池水,而是真相破冰时灼人的光芒。东北悬疑喜剧《一本正经》,看吧,一看一个停不下来!
最后六集会员还得花钱看真恶心
挺好看的
碾压韩剧[鼓掌]
拍的确实不错,就是用假雪有点打脸[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