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业的角度看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内涵远远大于过场!

AI读书 2023-04-21 08:03:08

三月三,拜轩辕。

一场盛大的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即将于4月22日(周六)上午在河南新郑盛大开启。

追溯这场盛会,我们回到了17年前的2006年,拜黄帝仪式正式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2007年2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黄帝祭典(新郑黄帝拜祖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序号为480,编号为Ⅹ-32。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新郑市文化馆获得“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随之而来的是,华夏炎黄子孙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开启了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

作为一名华夏炎黄子孙,每年有幸近距离感受这场盛会,无比的自豪。

然而,确实存在不少“劳民伤财”的反对声音。

今天,我们站在商业的角度,剖析这场盛会,看它到底对当地百姓有多大的益处?

—1—

巨大的商业价值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开办的初衷,民间流传的是:发展旅游业和招商引资。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网上公开资料显示:

2006年开办之初,仅两天时间,合同总金额102.4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大单,在喜庆气氛中顺利敲定。

随后的八年来,郑州市于拜祖大典期间签约项目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

2018年,戊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经贸洽谈活动期间共签订项目14个,协议金额501亿元。

2019年,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经贸洽谈活动签下239亿元;

也许这样的成绩在一线城市不算亮眼,但对于县级市的新郑却弥足珍贵。

除去商业投资项目,巨大的盛会带来旅游业的繁荣同样不容小觑。

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来到新郑,感受着这个城市的温柔,同样也滋润着这座城市茁壮成长。

—2—

浓厚的文化自信

巨大的盛会,虽不及奥运会般耀眼,但只要足够聚焦,依旧能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目光。

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中直机关和中央媒体有关领导的到来,让这里蓬荜生辉。

台港澳政要和知名人士、青年代表,海外各界优秀华人华侨代表,国内各界优秀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的到来,更将文化的交融推向了高潮。

科技界、社科界、工商界和英模人物等各界优秀人士代表,国家命名的国医大师、大国工匠、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梅花奖获得者、兰亭奖获得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汇聚在这里,思想在碰撞、文化在升华。

盛会的举办,对于增强世界华人祖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3—

厚重的乡土气息

记得邓亚萍在出任第一任黄帝文化推广大使时表示:作为炎黄子孙,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根,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黄帝文化,了解黄帝故里,让更多的炎黄儿女传承和弘扬黄帝文化。

一次次的拜祖大典,一次次的寻根溯源,让广大炎黄子孙不再如浮萍之草。

以根亲文化、黄帝文化为核心,以姓氏图谱、民俗传说、历史名人等为脉络,缅怀祖德,心灵依归。

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不断增强大典的广泛性、互动性、群众性。

同时,还开发了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拜祖形式,鼓励社会团体、企业机关组织专场拜祖活动。

鼓励群众通过登具茨山、郊外游春等多种形式缅怀祖德。

以拜祖大典为统揽,带动形成轩辕黄帝的群拜和民拜体系。

让民众自觉地把国运与家运统一起来,把公拜与家拜结合起来,使礼拜黄帝逐步成为人们发自内心、主动自觉的虔诚行为。

最后的话

正如:

当你站在一楼看风景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是市侩、是垃圾,听到的事嘈杂的吵闹声,感受到的是俗世的烦忧。

而当你站在二十楼看风景时,那些琐碎的狼藉你根本就看不到。

你的眼前,是开阔的美景,耳畔是悦耳的风声,那些曾经身处的烦忧也统统不见了。

用商业的角度剖析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我们才不禁感慨领导者的决策如此高明。

预祝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取得成功,祝福新郑越来越好。

2 阅读: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