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故事!谢谢支持!
历时一年多的俄乌冲突仍然看不到政治解决危机的曙光,而在美西方国家的持续拱火下,俄罗斯正在全球发展格局中遭受严重孤立。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公开讲话时甚至声称:
“陷入俄乌困境中的俄罗斯,已经被迫投靠中国,甚至成为中国的附庸。”
诚然,在遭到西方国家的强力制裁后,俄罗斯“经济入欧”的目标基本宣告破灭,留给普京的选择似乎只剩下经济东移的唯一选项。
但这,真的意味着俄罗斯经济要被迫投靠我国吗?
有消息称,俄罗斯方面已经批准对华开放符拉迪沃斯克港,即我们所说的海参崴,承接我国境外出口货物的周转运输需求。
这对于苦于没有出海口的东北黑吉两省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这还没完,5月18~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顺利闭幕。
而这也是该系列峰会首次在没有俄罗斯参与的情况下,召开的一场特殊会议。
种种迹象表明,面对美西方国家歇斯底里般的制裁,俄罗斯正在加速向我国释放联手突围经济困局的积极信号,而这也符合中俄两国的根本利益。
该文章只用于今日“嚼不完的百科”账号原创首发,其他平台账号出现相似内容均为搬运!禁止搬运,若搬运造成我司损失,追责到底!
对华开放海参崴
因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限制,俄罗斯经济长期奉行“重西轻东”战略,更倾向于融入西方经济圈。
不过,一场俄乌冲突完全打乱了俄罗斯的整体经济布局。
在美西方国家一手炮制的多轮对俄制裁后,俄罗斯经济“西融”的道路被完全封堵,大量欧美企业和员工纷纷选择离开。
面对美西方国家的执意围堵,急于纾困的俄罗斯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将脱离俄的欧美企业资产收归国有。
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想要突破美西方的经济封锁,俄罗斯就必须把视线转向东方,并寻求与我国的合作。
海参崴(俄称符拉迪沃斯托克)自辽金时期就隶属于我国领土,直到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才将海参崴割让给了沙皇俄国,至今已有163年的历史。
在俄罗斯的国家战略中,作为东北亚地区天然良港的海参崴一直都是俄海军的重要基地。
相比于军事战略价值,海参崴在俄国家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并不高。
而在面向我国开放周转贸易许可后,海参崴的经济战略价值将得到充分凸显。
当然,此番俄对华开放海参崴港,并不意味着两国在该地区存在主权争议,我国也不会向俄罗斯提出主权诉求。
开放港口完全是出于两国在经济领域合作的考量。
经吉林省珲春口岸直抵海参崴港出海,届时我国黑吉两省的货物贸易运输成本将得到大幅缩减。
一边是俄重点转向远东地区经济开发,另一边则是我国大力推进东北振兴新格局,俄对华开放海参崴完全符合中俄双方的切身利益。
俄被迫投靠中国?
看到中俄关系迅速升温,不少西方政客纷纷开始炒作所谓“俄罗斯被迫投靠中国”的论调。
认为俄罗斯在如今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正加速沦为中国的附庸。
所谓经济附庸,应该呈现出双边贸易一边倒的情况,可中俄贸易之间真的是如此吗?
数据显示,2023年1~4月,中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速为41.3%。
其中,我国对俄出口的增速为67.2%,而俄罗斯对我国出口的同比增速则为24.8%。
显然,我国对中俄贸易关系的依赖程度要比俄罗斯高。
再看商品类型,俄罗斯出口到我国的商品大多以能源为主,比如原油、天然气。
而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则涵盖诸多种类,比如服装鞋帽、电子器件或汽车等等。
相比于化石能源,二次加工产品的可替代性显然更强。
既然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层层制裁,那么俄罗斯自然有必要重新寻找新的供应商,中国只是填补这部分市场空缺的其中一国而已。
事实上,世界上正在遭受西方无理打压和经济挤兑的并非俄罗斯一家,我国同样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西方国家“脱钩断链”的威胁。
中俄深度合作,完全是应对外界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
其实单从俄罗斯人的一贯性格来分析,俄罗斯就压根没有任何成为我国附庸的可能。
哪怕俄目前正遭遇着来自西方世界的高强度制裁,其经济战略也没有放弃继续向西方渗透的打算。
远东开发计划,似乎更像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G7峰会暗藏祸心
前段时间,G7峰会在日本广岛顺利落幕。
虽然在会议结束后的联合声明中并未出现“涉中”的敏感表态,但所谓“中国威胁论”仍然成为本届G7峰会讨论的热点话题。
南海主权、台海议题、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以及西藏问题等所有能够触及中方核心利益的话题反倒都成了他们的“关切”。
与台海问题等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同,此次G7峰会还抛出一个所谓“中国被俄绑上俄乌冲突战车”的观点。
认为中国现在正因俄乌冲突而火中取栗,被迫在危机中选边站队。
事实上,中俄之间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完全是出于对两国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性考量,这与俄乌冲突并无关联。
西方国家罔顾中俄关系发展趋势,公然造谣所谓“中国被俄绑上俄乌冲突战车”,完全是出于其遏制中国发展考量的恶意嫁祸。
事实证明,任何在俄乌冲突中与美西方立场不一致的国家都会成为西方世界遏制和打压的对象。
只不过,我国本就是被打压的重点目标。
不过从此次G7峰会的实质成果来看,似乎G7各成员国之间的利益诉求并不一致,至少美国不再是一家独大。
中国—中亚峰会信号
如今“中国—中亚峰会”已在西安顺利落幕,与以往惯例不同的是,本届峰会竟然没有出现俄罗斯代表的身影。
外界认为,即便俄正困于俄乌冲突的泥沼,但也该派遣代表出席“中国—中亚峰会”。
此番俄方主动缺席会议,等同于默许中国同中亚国家展开深层次交往。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把中亚五国视作自身战略腹地,十分忌惮我国同这些国家展开深层次的对话合作。
比如1997年“中吉乌铁路”项目,就是在俄罗斯的阻挠下才被迫搁置了20多年。
随着俄乌冲突局势愈发复杂化,俄罗斯对中亚地区国家的影响力出现大幅削弱。
而考虑到中亚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地位,俄罗斯必须要想方设法拉拢中亚国家。
在自身力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借助中国的力量把中亚国家团结在一起无疑就是最佳的选择。
对于俄罗斯来说,只要中亚国家不倒向西方国家就是最大的胜利。
坦然接纳中亚国家与中国的深度交往,不仅可以盘活地区经济活力,同时也是对这些国家自主发展战略的尊重。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邀请中国融入地区发展格局绝非引狼入室。
毕竟,我国无意在多边交往中干涉别国内政或试图搞“小圈子”孤立谁。
相互尊重、平等互惠、共同发展一直都是我国对外交往的核心原则。
就在G7峰会和“中国—中亚峰会”落幕后不久,俄总理米舒斯京便亲率“副总理”代表团访华。
中俄双方在涉及粮食、能源、交通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坦诚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丰硕成果。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必将轻松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中俄边境口岸也将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我国的应对策略
面对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无理打压和在中俄关系上的造谣抹黑,我国在处置问题时的第一原则就是:
坚定阐述自身立场,公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并用实际行动加以佐证。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西方国家的丑恶嘴脸,霸权政治、逆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不得人心。
“中国—东盟”合作、“中国—中亚”合作都是基于国际准则框架而促成的合作机制,并非像北约、五眼联盟、G7联盟这类冷战思维下的“霸权维护组织”。
俄乌冲突悄然打破了二战后重新确立的国际利益平衡体系,给本就暗流涌动的世界局势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但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转变的历史机遇。
显然,美西方国家不愿看到危机威胁到他们的既得利益。
其实从此次G7峰会中能看出,美国在所谓的“强国联盟”中也并非说一不二,而欧洲内部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团结。
在霸权主义的阴影下,所谓民主与自由不过都是假象和利益的算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平等、尊重、互惠、共同发展无疑要比霸权欺凌或诋毁抹黑更有吸引力。
早在G7峰会召开前,我国领导人就曾与欧盟主要成员国领导人进行过开诚布公的会晤,相信没人会愿意放弃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服务于美国的霸权政治。
讨论“中国威胁论”是一回事,落实到行动上很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总结
面对西方国家的全方位制裁,俄罗斯不得不将经济突围的目标转向远东地区。
而加强与我国的经贸合作自然是头等大事,对华放开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只是中俄远东开发计划的开始。
看到中俄关系越走越近,气急败坏的西方政客们又拿出所谓“附庸论”来抹黑中国,难道真正的附庸不正是他们自己吗?
俄罗斯主动缺席“中国—中亚峰会”,等同于默许中国同这些国家深度交往。
目的则是想借中国的影响力拉拢中亚五国,防止地区局势继续朝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在G7峰会上,“强国联盟”对我国的打压和指责并没有停止,而且又抛出新的所谓“中国被俄绑上俄乌冲突战车”的主观揣测,说明这些国家在潜意识里对我们充满着敌视态度。
不过看似同仇敌忾的G7联盟,好像也并非是铁板一块,至少它并不是美国的附庸。
面对西方世界的无理打压和恶意诋毁,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秉持平等、尊重的原则参与国际交往,并坚决反制无端制裁,用实际行动赢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