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败亡,楚人教晋军逃跑,晋军:我们不像你们有多次逃跑的经验

有缺的晚风 2025-01-12 10:43:39

在公元前643年的时候,那位有着“九合诸侯”以及“一匡天下”辉煌功绩的齐桓公离世了。而此前曾被齐桓公托付身后之事的宋襄公,此刻已然做好了准备,打算承接起齐桓公所留下的霸主之位,开启属于自己的一番作为。

然而宋国终究是实力欠佳,再加上宋襄公在战争之事上过于注重礼仪规范。要知道,碰上了那自称“蛮夷”且不讲那么多规矩的楚国,如此情形下,宋国也就只能无奈地遭遇战败的结局。

之后晋国朝着南方进发,楚国向着北方前行,就此开启了晋楚长达百年相互争雄的大幕。在晋楚为了争霸而发起的诸多战争当中,晋国所取得的胜利次数相比楚国而言,是要多出许多的。

在有相关记载的晋楚之间的11次大战里,晋国取得了其中九场战斗的胜利,而楚国仅仅赢得了两场而已。如此鲜明的胜负对比,足以清楚地表明双方在当时实力等方面的情况了。

这两场战役均是在楚庄王在位时期发生的,楚庄王可是春秋五霸之一呢,他正是靠着邲之战的胜利,从而得以成功称霸。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登上了国君之位。彼时,对于楚国而言,恰是一个极为有利的争霸时机。要知道,随着晋文公离世,晋国的霸业已然明显地呈现出逐渐衰落的态势。

楚庄王继位之时,尚不满二十岁,彼时楚国国内的局势也并不安定。在刚继位的三年期间,楚庄王表面上宣称自己安于享乐,对朝政之事一概不理,可实际上呢,他是在暗中韬光养晦。

所有人都被他这一招给骗到了,并且为了让这场戏显得更为真实,他还特意在宫门口挂起了一个硕大的牌子,牌子之上赫然写着七个大字——“有敢谏者死无赦!”

三年的时间刚一届满,就如同他之前所言那般:“倘若三年都未曾展翅高飞,那么一旦起飞必将直上云霄;要是三年都未曾引吭一鸣,那么一旦开嗓必定震惊众人。”

楚庄王先是成功解决了国内的内乱,随后又一举灭掉了庸国,经此一番,其政权得以稳固下来。而在政权稳固之后,楚庄王便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已然做好准备要挥师北上,去谋取称霸天下的大业。

仅仅过去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楚庄王就凭借自身的能力与手段,使得中原地区诸多的诸侯国纷纷与楚国缔结了盟约,心甘情愿地成为了楚国的跟班,跟在楚国身后,听从楚国的号令呢。

在当时,许多中原的中小诸侯国皆秉持着这样一种生存方式。由于受到地域方面的诸多限制,再加上自身实力着实有限,难以凭借一己之力安稳存活,所以它们迫不得已要去寻求大国的庇佑。

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他们向来是见风使舵的。谁要是实力强劲,他们便会紧紧依附过去;而倘若谁表现得较为弱势,他们立马就会在背后捅刀子。总之,他们所奉行的准则就是做一棵随风倒的墙头草罢了。

在楚国与晋国争霸的那段时期,情况便是如此。晋国势力强盛的时候,那些附属的小弟们便会迅速地跟从晋国;而一旦楚国变得强大起来,他们又赶忙掉转方向,跑去做楚国的小弟了。

一旦成为老大,在关键时候就得护着小弟。你看那所谓的争霸战,实际上就是晋楚两国在争抢这些小弟呢,说白了就是围绕着对小弟的掌控展开的一场争斗啊。

就拿公元前597年发生的邲之战来说吧,当时是楚庄王带领着楚军去攻打郑国。这场仗持续的时间可不短,足足打了三个月之久,最终楚军成功攻进了郑国境内。

郑襄公已无他法,只得肉袒牵羊前去求和。面对郑襄公这般姿态,楚庄公应允了其求和的请求。随后,楚庄公退兵三十里,并与郑国结成盟友,至此,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暂得缓和。

就在同一时刻,晋国的荀林父带领军队前去救援郑国。当他们抵达黄河边时,得知楚国已然和郑国结成了联盟。于是荀林父便琢磨着撤军,打算等楚军返回楚国之后,晋国再出兵去攻打郑国,进而把郑国重新抢夺到自己手中。

上军的将士们是会表示赞成的。但中军佐先縠却持有不同看法,他觉得应当持续将晋国那“师武臣力”的优势进一步发扬光大。于是,先縠未加犹豫,径直率领着自己所属的军队就渡过了黄河。

荀林父身为三军统帅、上军将,却因先縠的一番操作而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已然别无他法,最终只得下达命令,让晋军渡过了黄河。

尚未开战,晋军便已暴露出将帅之间不和睦的状况,如此情形,仿佛结局已然注定。而当晋军渡过黄河之后,楚国那边竟也出现了问题。

楚国已然达成预期目标,楚庄王便打算径直回国,当时的令尹孙叔敖同样无意再战。然而伍参却一心想要打仗,他如此说道:

晋国如今主政的那些人都还比较新上任,政令推行起来很是困难。其中佐将先縠这个人,性格刚愎自用又不仁厚,根本不肯听从命令行事。那三位主帅呢,想独自行事却又无法如愿,只能听从却又没有真正的主导权,众人都不知道该依从谁才好。就这次出征来看,晋国军队必定会失败。况且君主若是被臣子追得四处逃窜,那国家又该怎么办呢?

晋军内部将帅之间不和睦,这一情况被伍参敏锐察觉到了,他已然预见到晋军将会失败的结局。楚庄王听闻伍参这般言论后,心里虽有些不太畅快,可最终还是下达命令,让军队掉转战车方向,在管地驻扎下来,静候晋军的动静。

晋军扎营于敖、鄗两山之间。在两军正式开战以前,曾有过好几次试探举动。颇为有趣的是,晋军这边又是试探又是发出挑战,可实际上却压根没做好真正投入战斗、开启战事的充分准备呢。

晋军将帅在究竟是打还是不打这件事上,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荀林父身为统帅,却难以有效统领他们,如此一来,晋军便一直处于极为被动的态势,在局势应对等方面处处受限,难以掌握主动。

并且,存在将帅不和的情况,同时指挥也存在不当之处。就像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记载的那样,荀林父在看到楚军大举来攻之时,前方是强劲的敌人,后方又是黄河阻挡,刹那间心里发慌,居然击鼓下达命令:“先渡河的人有赏。”

这是什么意思?“要是谁能够率先渡过黄河,那可是会得到赏赐的哦。”

此令既出,中军与下军皆竞相渡河。皆因那所谓的奖赏所诱,他们竟全然不顾同属一军之情谊,做出狠厉之举。只见先登上船的人,竟挥刀砍向那些随后攀着船舷欲上船的人,致使船中满是被砍断的手指,场面惨不忍睹。

晋军如此情形,怎可能打胜仗呢?失败从一开始便已注定,并且其败得极为迅速。在晋军败退之际,还发生了一件颇为有意思的事。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

晋军有人因兵车陷入坑中而无法前进,楚军便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晋军的车子稍微前进了些,可马又盘旋不前。楚军于是又教他们拔掉大旗、扔掉车辕头上的横木,晋军这才得以从坑中出来。晋军有人回头说道:“我们可不像大国的军队惯于逃跑啊。”

其意思可以这样表述:在晋军当中,部分战车不慎陷进了坑里,以至于无法继续前行。这时候,楚人看到了这种情况,便告知他们把车前面的横木抽出来,如此一来,那些陷坑的战车便能够继续前进了。

可是才走了没多远的路程,那匹马便又开始原地盘旋起来,无法再继续向前行进了。于是,那个楚国人便又指导众人,让他们把车上插着的大旗拔掉,再将车辕头上的横木也一并扔掉,如此这般操作后,马就能够继续朝前走了。

就这样,楚人亲自示范着教晋军该如何逃跑。这种“帮助”无疑让晋军觉得颜面尽失,他们心里那股子羞愤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忍不住恼怒地说道:“我们可不像你们,哪有那么多逃跑的经验!”

晋人所说的这话还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暂且不提在有明确记载的晋楚争霸的那11场战争里面,光是晋国取胜的场次就多达9场这一情况呢。

在邲之战发生之前,晋楚之间就已经有过4场战争了。这几场战争当中呢,晋国表现很突出,赢了其中的3场,像城濮之战、柳棼之战以及颖北之战都是晋国取胜的。而楚国呢,在这些战争里就只有一场胜出的,那就是公元前608年所发生的北林之战啦。

从这个比例层面来讲,楚军在逃跑经验方面确实要比晋军更为丰富。在邲之战当中,晋人居然能说出那样的话,这也算得上是晋人所展现出的最后一丝倔强了吧。

在邲之战结束以后,晋楚两国之间展开的一系列争霸战事当中,晋人取得了全部的胜利。不过呢,在整个漫长的晋楚争霸历程里,楚国也有获胜的时候,其取胜的两场战役都是出现在楚庄王在位的那个时期。

楚庄王着实厉害,早在公元前606年的时候就敢有问鼎中原之举,那气势可谓霸气尽显,勃勃野心全然展露无遗呢。之后他接连吞并了二十六个国家,让楚国的疆土足足增加了三千里之广,由此成功登上中原霸主之位,使得向来被视作蛮夷的楚国一举成为诸侯国中的佼佼者。

然而,楚国曾经建立起的霸业却未能延续长久。自楚庄王离世之后,楚国的霸业便逐步走向衰落。就如同人们常说的“人亡霸灭”那般,楚国的这段霸业辉煌时期恰似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着实令人感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