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便宜马肉冒充驴肉卖给食客,牟取更大利润,一时的“小聪明”却换来“真后悔”。近日,禹州市人民法院审理一起销售伪劣产品罪案件,当事人赵某获刑。赵某在禹州城区某路段经营一家驴肉馆,生意一直不错。2022年底,因驴肉进货价格上涨,经营驴肉馆利润降低。为牟取更多利益,赵某动起了小心思,从河北某地小作坊购入价格便宜的马肉,经过简单加工后,充当驴肉进行销售。2022年12月至2024年9月间,赵某共购买并销售马肉两千多斤,均充当驴肉在店内进行售卖。今年9月份,赵某被公安机关查获,现场扣押鲜肉若干,后经检测有马肉成分。庭审中,赵某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主动认罪认罚。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赵某在销售产品中掺假、以假充真,其行为已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法院予以支持。综合考虑赵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判决被告人赵某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二万元。退缴在案的违法所得人民币 5 万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扣押在案的鲜肉 7.15 千克和鲜肉 32 袋,予以没收,由扣押机关依法予以处理。法官提醒,根据刑法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将会受到相应刑事制裁。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经营着要心存敬畏,自觉遵守法律,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素材来源:禹州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