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石钟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 。国家一级美术师,上饶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金山画院副院长,上饶市静山书画院执行院长,弋阳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列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有许多作品在全国美展入选展出,如《国魂》、《悟道》、《秋韵》、《细语》、《和谐》、《苏区的客人》、《漆工暴动》、《江上龟峰天下稀》、《三清天下秀》等,并在方志敏纪念馆、上饶市博物馆、方志敏干部学院及大型宾馆等陈列收藏。
传承艺术之魂,铸就美好生活
丹青意造本无法,画中有诗。俞石钟老师的人物绘画非常细致,如人物面部、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体现出一种形线美、节奏美和姿态美。其要素不在于机械地写实,而在于创造的意象,是意象的表达过程。
他的笔落在绢纸上以呈现出:点、线、面,浓、淡、干、湿等种种变化,笔迹本身所体现出的抽象美、运动美、力度美越来越被大众所欣赏。指尖的笔触缓缓地盛开,在视野中凝固,清澈的风在眼神中歌唱,在迷幻的惆怅之中分裂,几多汹涌的思绪,瞬间化成了纸上的传奇。人物画的姿态不仅仅是瞬间动作,也是一个有节奏的时间差距的动作,正是时间差距的表现才产生欣赏中的动态即“合”。这种协调就是节律。
俞石钟老师是以“气”作为自己存在的特性,“气”构成了中国画的基础,而水与气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多重通道。由水化为气,既是自然的物理想象,又隐含着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变异;既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又代表着天人的合一。水作为对象和作为构成,都直接与中国画的气脉相通,使画最终有了一个气的格局。水在宣纸上干涸后,它身后留下的痕迹,构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绘画,一种与西画截然不同的水的空白的绘画。
俞石钟老师运用一支行云流水的画笔,于水墨流动间,在传统的中国画里创造性地有机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视觉元素,向世人显示了一个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他大笔挥洒色彩,使他的中国画的笔墨充满了韵味。他又一次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理念——用水彩画的肌理技法充实中国画笔墨。这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创新,也代表了水墨的两相依存,更是俞石钟身上显示出的一种独特的“野性”,形成自己的“艺术之魂”。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廖观玉
作 品 欣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