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在古代也就是宦官,因被阉割了男性生殖器,因此也叫“阉人”,是一个没有生育能力的男性群体。虽然太监并不是我国古代专有,但是我国历史上也存在过外国籍太监,没错,这里指的是外国人在我国当太监!
最早太监并不是叫太监而是叫宦官,早在周朝的《诗经》、《周礼》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录,不过那时候的宦官并不是都会净身。比如秦朝时期的嫪毐早期就是假扮宦官进宫,后与赵太后私通,最终被秦始皇车裂而死。
到了东汉时期,人们发现在皇宫中上至皇太后下到宫女,女性并不少,如果放任带有生育功能的男性在里面进进出出难免会出乱子,因此才严令杜绝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后汉书•宦官列传》中记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意思就是在东汉重新建立之后,宦官必须为阉人,不再使用其他人士!
到了唐朝时期,朝廷设立中御府,设太监、少监职位,以宦官充任。后到明朝,只有权利比较大的宦官被称为太监。至清朝时,所有的宦官都被称作太监,宦官一词就此在宫廷中消失了。
外籍太监如果你认为太监只有本朝人那你就错了,我国历史上存在过外国太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元朝时来自高丽的太监朴不花,也叫做王不花。
朴不花出身自如今的朝鲜,7岁时就被净身,与元惠宗的皇后完者忽都(后来的蒙古名)一起被送元朝皇城元大都,在皇宫内从事一些杂活。
后来完者忽都当上了皇后,身为同乡的朴不花也跟着很快便受到重用,往后权力甚至高过宰相。随着元顺帝的不理朝政,朴不花与皇后完者忽都勾结逼迫顺帝退位太子,被当时的宰相拒绝。
后来,元顺帝日益厌政,朴不花趁机弄权,当时朝中不少大臣联名上奏,以唐朝宦官祸害为鉴,请求元顺帝罢黜朴不花,但是请求被太子拦下。
再往后,朴不花与搠思监诬陷元末将领孛罗帖木儿图谋不轨,随着朝廷便下旨解除孛罗帖木儿的兵权,孛罗帖木儿知道是朴不花等人在搞鬼,怒不奉诏,并派秃坚帖木儿率军直逼大都城下,被逼无奈,元顺帝只好交出朴不花与搠思监。
于是秃坚帖木儿将朴不花押回,交予孛罗帖木儿处死。自此,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外籍太监就这样死在了武将的刀下。
太监并不是我国的专属实际上,“太监”这种阉割人群并不只是我国古代才有,朝鲜、越南这些国家深受我国文化的影响,宫廷中一样有太监。
不仅如此,远如古埃及、古印度、古波斯甚至古罗马这些帝国同样有太监的存在!甚至有些学者认为阉割制度就是起源于古埃及,不过也有人认为我国才是太监的发源地,不管怎样,太监在我国历史上所充当的重要角色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