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宣布四项白名单竞赛暂停举办,这一消息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白名单赛事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面向6—18岁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截至2025年1月,教育部此前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中的赛事中,已有5项被暂停或停办。
目前停办的白名单赛事包括:
2024-2025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大赛)
停办时间: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主办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停办原因:接上级监管部门要求暂停举办
2025年“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
停办时间:2025年
主办方: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停办原因:鉴于主办双方聚焦重点任务、业务转型,经请示主管部门同意后暂停举办
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停办时间: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主办方: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停办原因:接上级监管部门要求暂停举办
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
停办时间: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
主办方:中国音乐文学学会
停办原因:接上级监管部门要求暂停举办
“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
停办时间:自即日起停办
主办方: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
停办原因:接上级监管部门要求停止举办
这些被叫停的白名单赛事,在赛事组织、评审流程以及获奖名单公示等环节,或多或少出现了管理失范的现象:
例如,在某区域赛事中,本应公平公正评选的绘画奖项,却由于主办方工作人员私下收受家长贿赂,而将奖项私自颁发给毫无实力的参赛者,导致真正有才华的孩子与荣誉失之交臂。
又如,在某竞赛中,就有培训机构打出“获奖即可直通名校”的广告,吸引学生报名参赛。然而,当学生们付出努力却未能如愿获奖时,才发现这些承诺不过是虚假的宣传。
原因分析:
这些竞赛的暂停举办,主要是由于教育部对竞赛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近年来,随着竞赛活动的增多,一些赛事的含金量和权威性受到质疑,存在违规收费、管理混乱等问题。教育部希望通过整顿,提升赛事质量,确保竞赛活动的公平、公正。
展望2025,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又将迎来哪些变数?
可以肯定的是,教育部对白名单赛事的严格监管是大势所趋,旨在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这将使得竞赛奖项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更加真实可靠,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而非利益输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