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朱氏丧夫丧子:有恶婆婆,男人还拎不清,苦的是女人

夜不魅 2025-02-07 23:43:57

“你还有脸提相公!多少次我好说歹说,求你别惦记那爵位了,咱们安生过日子,未必不好!偏你就是不肯罢休!相公有几分胆量,你难道不知么,非撺掇他去抢,去争,去杀人放火!生生送了性命!都是你,都是你害死了他!”

当朱氏满脸泪痕、撕心裂肺地对小秦氏怒吼时,屏幕前的观众无不破防。她的丈夫顾廷炜死于乱箭,她的孩子因时疫夭折,她的一生被婆婆的野心和丈夫的愚蠢彻底摧毁。

这场戏,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著中最让人心痛的时刻之一。朱氏,这个曾经活泼俏皮、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女人,最终沦落到凄惨收场。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古代女子的悲剧,更是所有女性在婚姻中可能遭遇的现实困境。

那么,朱氏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她的结局,能否避免?这场关于婚姻与命运的角逐,是否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

朱氏刚出场时,光彩夺目。她是承平伯府的嫡女,出身高贵,知书达理,父母兄嫂疼爱,嫁妆丰厚,甚至连婆婆小秦氏一开始都对她颇为照拂。她并不是那种受尽欺压的苦情女主,相反,她聪慧、活泼、知进退,在豪门大宅中本应过得顺风顺水。

但她唯一的“错”,就是嫁错了人。

顾廷炜,这个被母亲控制的男人,注定是她的劫难。

起初,夫妻二人生活平稳,婆婆小秦氏也对她宠爱有加,甚至主动为她扫清身边的妾室,让她坐稳正妻之位。然而,随着顾廷烨的回归,一切都变了。

小秦氏是个极端偏执的女人,她的执念只有一个——让自己的儿子袭爵,哪怕是不择手段。她不断给顾廷炜洗脑,灌输“爵位才是命根子”的思想,最终让这个本就性格软弱的男人走上了不归路。

朱氏的挣扎,贯穿了整部剧。她并不是没有尝试过阻止,可她的丈夫拎不清,她的婆婆手段狠毒,她身处其中,如履薄冰。

她劝过顾廷炜不要争,她也试图拉拢明兰维护关系,可是,她的声音太微弱,最终,她的丈夫死了,她的孩子也死了,她的生活彻底崩塌。

朱氏的悲剧,究竟是谁的错?

有人说,是小秦氏的错。她的野心吞噬了一家人的幸福,把儿子推入死地,把儿媳妇逼上绝路。她的手段狠辣,哪怕在丈夫还活着的时候,她都能掌控整个宁远侯府,可见其心机之深。她不择手段地想要夺爵,结果害死了自己的亲儿子,毁掉了整个家族。

也有人说,是顾廷炜的错。他懦弱、愚蠢、没有主见,被母亲牵着鼻子走,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而作为丈夫,他从未真正站在妻子的立场考虑过,甚至在小秦氏做出种种恶行时,他都选择了旁观。他的无能,才是朱氏真正的绝望。

但其实,朱氏的悲剧,归根结底,是整个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剥夺。她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她无法左右丈夫的决定,她无法反抗婆婆的命令。她已经足够聪明,可依旧无法逃脱命运的巨网。

而这,何尝不是许多现代女性的缩影

在现实生活中,多少女性因为“嫁错了人”,被困在一场痛苦的婚姻里?

她们可能有一个强势的婆婆,凡事都要插手,甚至掌控家庭经济,让儿子听命于自己,把儿媳妇当作外人。

她们可能有一个愚孝的丈夫,不管母亲的要求多么无理,都选择无底线顺从,宁愿牺牲妻子的利益,也不愿违抗母命。

她们可能有一个毫无主见的家庭,面对婆媳矛盾时,丈夫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让妻子“忍一忍”,最终让婚姻变成一场煎熬。

朱氏的悲剧,值得所有女性警醒:婚姻不是儿戏,选择伴侣比什么都重要。

她的美貌、家世、聪明才智,最终都败给了一个拎不清的丈夫。如果她嫁给的是一个真正懂得保护妻子的男人,她或许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电视剧《知否》的改编,让朱氏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在剧版中,顾廷炜并没有走上黑化的道路,而是在母亲做出恶行后,选择了带着妻儿搬离侯府,远离纷争。

这个改编,显然是为了弱化原著的悲剧色彩,也让观众能在遗憾中看到一丝希望。

但现实中呢?有多少“顾廷炜”能真正做到拎得清?又有多少“朱氏”,能在婚姻中及时止损?

你怎么看待朱氏的遭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4

夜不魅

简介:优质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