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锤子手机
1. 锤子手机(坚果Pro系列)代表机型:坚果Pro 2罗永浩打造曾因独特设计和发布会相声式营销爆火,但因资金断裂和定位模糊,最终放弃。背景:由罗永浩创立,主打设计与情怀营销,初期引发广泛关注。倒闭原因:资金链断裂:1年半烧光10亿融资,后续融资困难,最终因债务问题被收购。市场定位模糊:未能形成差异化优势,产品销量持续低迷。
乐视
2. 乐视手机(乐1系列)代表机型:乐视超级手机1(乐1 Pro、乐Max)以“生态补贴硬件”低价策略碾压小米,但因贾跃亭造车拖垮资金链,欠债百亿后彻底停摆56。背景:乐视生态链中的一环,曾以低价高配策略快速切入市场。倒闭原因:生态扩张过度:资金被乐视其他业务(如汽车、视频)拖累,导致手机业务资金链断裂。供应链危机:拖欠供应商款项,引发断货危机,最终创始人贾跃亭出走美国。
金立手机
3. 金立手机(语音王系列)代表机型:金立语音王A350功能机时代的“喇叭王”,转型智能机后推出IUNI子品牌,却因董事长赌博输光70亿,负债173亿破产。
大乐乐
4、大可乐手机背景:主打众筹模式,号称“终身免费换新机”。倒闭原因:烧钱模式不可持续:众筹承诺成本过高,后续资金无法支撑,2016年宣布破产 。代表机型:大可乐网易元老丁秀洪靠众筹造势,承诺“终身免费换新”,却因技术落后和品控翻车,仅3年便销声匿迹。
360
5、360手机背景:奇虎360推出的安全概念手机,主打性价比。倒闭原因:市场竞争失利:3年烧掉47亿,但未能突破华为、小米的包围,最终退出市场。
酷派
6、酷派手机代表机型:酷派大神F1曾与华为、中兴并称“中华酷联”,却因过度依赖运营商渠道,转型迟缓,3年亏损超100亿后被收购背景:曾与小米齐名的互联网品牌,后转型失败。倒闭原因:战略摇摆:从运营商定制转向互联网渠道时动作迟缓,3年亏损超100亿。
黑莓
7、黑莓手机(Key系列)代表机型:黑莓Key2曾是政商精英标配,因坚持物理键盘和封闭系统,被触屏智能机淘汰,最终被TCL和联想“救活失败。
格力手机
8、其他手机:格力手机:董明珠力推,但缺乏技术亮点,8年投入200亿仍未能打开市场,被戏称为“内部员工专用机”。IUNI手机:主打“小而美”,因资金链断裂和品牌定位混乱,2016年退出市场。青橙手机:早期定制化概念吸引眼球,但供应链管理差,最终被市场淘汰。您还记的有什么手机,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