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怎么做出好产品”,我靠这五字诀赢了面试官!

软件求生 2025-04-14 00:17:08



嘿,大家好,我是小米,一个31岁的产品经理,江湖人称“米哥”,专注产品圈摸爬滚打9年,写公众号6年,擅长用故事说人话讲技术。

今天,我们来聊个在产品经理校招面试里出镜率超高的经典问题:

“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做出一个好的产品?”

别看这题好像很“鸡汤”,但我面试过上百个校招生,70%的人答得都不太行。为什么?咱们今天就来从头说说。

故事开场:我做的第一个“产品”,差点坑了自己

先说个事。

2015年,刚毕业那年,我特别想在朋友圈搞个“匿名表白墙”,觉得肯定火。于是我撸了个简单的微信H5,取名叫【暗恋墙】,页面简陋,功能就是“输入昵称+留言”,点击提交,管理员审核后发布。

上线当天,我美滋滋发到朋友圈,还配了句“勇敢说爱,不留遗憾”,想着第二天数据得爆。

结果,三天过去,后台空空如也。

我当时气得差点把电脑砸了,心想:“不是说‘人人都有暗恋对象’吗?怎么就没人用!”

后来我才明白: 不是大家没暗恋,而是没人敢实名+公开+让人知道是谁,更没人想在朋友圈被贴上“匿名八卦”的标签。

这个“产品”,从功能到定位,从场景到传播,全都不对。

那时候我才懂,做产品不是做你自己觉得好的,而是做用户觉得好的。

面试时,你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校招生一上来就说:

“满足用户需求”

“解决痛点”

“体验好”

“有创新”

这些没错,但太空。真正的面试官要的是你有自己的理解逻辑和方法论。

所以,今天我来教你一套【产品四问法】,也是我自己用到现在的方法。

产品四问法

1、谁在用?

目标用户是谁?他们是谁?画像如何?

千万别说“所有人”。

你看抖音一开始就是“95后、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短视频娱乐平台”,不是“全民短视频”。产品都有先小后大的路径。

2、为什么用?

他们为什么要用?痛点/痒点/爽点是什么?

像微信:

痛点:短信收费贵、限制多、文件不好传

痒点:好奇别人朋友圈发啥

爽点:秒回、发红包、发语音方便

很多产品失败就是因为痛点不痛,痒点不痒,爽点不爽。

3、怎么用?

核心路径是怎样的?操作步骤清晰吗?

比如滴滴打车:

定位

选车型

确认叫车

等司机接单

支付评价

越简单、顺畅、流畅、无障碍,越好。

4、用完怎么样?

体验闭环是否完整?能否产生复购/转发/口碑?

比如小红书:

看笔记 → 种草 → 购买 → 晒单 → 继续看

如果用完用户就走,那留存就成问题。

实例拆解:微信视频号

拿微信视频号来套个“四问法”:

1、谁在用?

核心用户:35岁以上、中高收入、偏生活方式类、重社交圈子的人

潜在用户:全龄段,尤其是小程序/朋友圈常驻用户

2、为什么用?

痒点:碎片时间刷点有趣内容

爽点:可以随手发布,熟人点赞

痛点:短视频平台信息太杂太乱,想看点靠谱的熟人口碑推荐

3、怎么用?

打开微信 → 视频号入口 → 看内容 → 点赞评论 → 分享/收藏

4、用完怎么样?

系统推荐同类内容

朋友互动提醒

提醒你“XXX点赞了你的内容”

闭环形成,复购率高。

那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出好产品?

我总结成【五字诀】:用、准、顺、爽、长

1、【用】= 有人用

别自己爽,没人用。产品第一步就是找到有人愿意用的场景。

2、【准】= 找得准

用户是谁,需求是啥,场景在哪,越细越好。别想着一上来做全民产品,小而美比大而全更值钱。

3、【顺】= 操作顺

路径短,步骤少,逻辑清晰。让用户一用就懂,一上手就顺。

4、【爽】= 用得爽

有没有爽点?比如红包的刺激感、点赞的虚荣感、弹幕的陪伴感。

5、【长】= 长留存

用户愿意回来,用完了还想用,甚至分享推荐。做不到长,产品就只能是个“昙花一现”。

面试里,这样回答才拉满

如果我是你,面试的时候我会这样说:

“我认为要做出一个好的产品,核心是‘真正理解用户,满足用户特定场景下的真实需求’。

我通常用‘产品四问法’来思考:谁在用、为什么用、怎么用、用完怎么样,并以此来确保产品有用户、有场景、有痛点、有爽点、有闭环。

同时,我也总结了一套五字诀‘用、准、顺、爽、长’,来衡量产品的生命力和体验感。

我相信好产品从来都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不断验证用户需求、持续优化体验、形成良性留存和口碑,最终才能长久。

就像我曾经自己做过一个‘表白墙’产品,初期失败就是因为没搞清楚用户真实需求和心理障碍,后来复盘总结,才明白‘用户需要的是安全感、隐私保护和匿名社交氛围’,如果当初产品设计更贴合这些点,可能结果会完全不同。”

是不是比“满足用户需求、体验好、有创新”要实在多了?

【彩蛋】面试官到底在考啥?

其实这个问题,考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

你是否真的理解产品的底层逻辑

你有没有自己的方法论

你是否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你是否具备同理心和用户视角

如果你能把自己做过的小项目、调研经历、竞品分析、日常APP体验都串成一套方法,哪怕你没工作经验,也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是个“靠谱的人”。

总结一句话

“好产品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用户用着舒服、用着爽、愿意留、愿意转的产品。”

写到这里,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加班调试“暗恋墙”的自己。

也许你也有过类似经历。别怕失败,怕的是不总结、不成长、不反思。产品经理最宝贵的能力,就是踩坑不怕,复盘要快,方法要好。

END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在看】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

咱们下次继续聊聊【产品经理面试八股】、【实习项目包装】、【如何做竞品分析】,有趣有料,咱们不见不散!

0 阅读:0

软件求生

简介:从事软件开发,分享“技术”、“运营”、“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