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老汉带领全村人造假,竟然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晓雪思考 2022-12-23 15:36:31
“全村就靠它致富呢。”1992年,成都双流机场截获了一批价值连城的文物,可是专家一鉴定,文物都是假的,但手艺高的惊人。而带头的,竟然是三个农村老汉。在洛阳周边,有一个叫烟云涧的村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村子非常贫穷,全村人都靠那点土地混饭吃。村子里有个农民叫方兴庆,早年跟着村里的私塾先生认过一些字,建国后,县里办了图书馆,方兴庆就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为了这,他的妻子没少跟他生气,别人都到田里挣工分,你总往县城跑,这像过日子的样子吗?但方兴庆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村里维修东西的活儿,都找他,而且什么物件他一摆弄就会,人们都觉得这是个大能人。一天,方兴庆在河边捡了一个小镜子,镜子是铜的,上面还有字,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就拿到集市上卖。没想到,竟然有个人过来左看右看,出价100块买走了。方兴庆大为吃惊,要知道,100块钱在那时候是天价了,后来他知道这个东西是很多年前的老祖宗留下来的,还有个名字叫“文物”。

他一想:这东西有什么难的,我也会做啊。于是,他就联合了村里另外两个老伙计——银匠老刘和木匠老路,一起来做仿古的东西。他先是看了很多书,知道过去的陶器和铜器很有市场,于是,他们就自己搭了一个烧陶器的窑,还雕刻了一些模具。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做坏了很多东西,但是在一遍遍的摸索中,他们逐渐掌握了加工的火候和方法。接下来,他们还需要一些作古的程序,把铜镜和陶器上雕刻一些古代的字迹,再弄一些锈迹出来。虽然他们最初的东西并不精致,可是拿到北京古玩市场上,竟然也卖出去了四件。或许买主看是河南的农民在卖东西,定然是土里刨出来的,河南是中原地带,地下定有很多文物。赚了第一桶金后,方兴庆开始扩大规模,把目标放在了过去祭祀的物品上。但生意做大了,肯定会有失手的时候,有时候被买主发现是仿制品,登门骂街也是常有的事。而且有人看他赚了大钱,报告警方说他倒卖文物,结果警方一查,这些东西是方兴庆自己做的,不算倒卖性质。为了堵住村里人的嘴,方兴庆放话说,谁要是愿意来学,他免费教。

就这样,全村人都开始跟着他学习青铜器的制作,到后来,村民们还开起了各种各样的青铜器专卖店。后来政府注意到了这一情况,派人来村里调查,发现村民的铜器工艺还是很娴熟的,如果不冒充文物,完全可以成为烟云涧的一大特色。后来,政府还给村民们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名正言顺地制作青铜器。

为了防止有人以假乱真,他们村里做的青铜器都有特殊标识,专门按仿制品的价格售卖。随着烟云涧的青铜制品规模越来越大,政府还给他们建立了博物馆,向参观者展出各类古代青铜器的仿制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能把“造假”做成一门生意,也算是方兴庆带领村民致富的一条捷径吧。作者:沐泽:池鸿
0 阅读:74

晓雪思考

简介:专注思考育儿问题,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