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掉各种怀旧上的因素,八部样板戏真的能称作艺术上的精品吗?

啸火谈明星娱乐 2024-12-19 11:46:42

样板戏,作为普通群众“学习党史、军史、革命史”的生动教材,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是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的艺术颂歌。它以一种直观而强烈的方式,展现了被压迫者与压迫者之间那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理解“过去的斗争”所蕴含的深远意义,方能更加坚定地投身于“今天”的斗争之中,这一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以《智取威虎山》为例,这部样板戏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在于它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人民战争思想,深刻揭示了武装斗争对于夺取和巩固政权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武装斗争”,不仅是《智取威虎山》剧情发展的主线,更是其宣传的核心所在。

周宁曾指出,《林海雪原》是“现实变成虚构”的典范,曲波的创作深深植根于他的亲身经历;而《智取威虎山》则是“虚构变成现实”的杰作,它最初参考了《林海雪原》和北京人艺的同名话剧,并在后续的修改中不断翻版,最终成为一部深入人心的样板戏。

我们之所以认为《智取威虎山》是虚构与现实交融的产物,更是因为在样板戏的反复上演与人们的热议中,杨子荣等角色仿佛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榜样,激发了人们模仿与学习的热情。莫斯科维奇曾言,模仿欲代表了一种认同倾向以及对特定榜样的绝对依恋,它使人们与榜样更加亲近。在这样的文化仪典中,人们通过模仿舞台上的英雄人物,获得了“革命的”快感,一种高尚而纯粹的精神享受。此时,个人的有意识个性被群体的无意识人格所融合,形成了一个精神上的统一体。

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在1958年版及1964年修订版中,正面人物时常流露出个人化的情感意志。然而自1967年版起,正面人物的个性色彩被不断削弱,取而代之的是鲜明的阶级性情感意志。反面人物方面,1958年版中他们尚能与我军斗智斗勇、平分秋色;到了1964年修订版,虽然对反面人物的过度渲染有所压缩,但仍保留了一定戏份。

可以说,自1967年版起,《智取威虎山》中的人物均被赋予了鲜明的阶级本质特征,男女角色也失去了性别特征上的差异。此时的人物已不再是生活中的真实个体,而是成为了不同阶级身份的扮演者。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美学原则指导下,《智取威虎山》的编创者对传统京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这种革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乐(包括唱腔、伴奏)和舞蹈的创新;二是舞美设计(如服装、布景、灯光等)的革新。

除了《智取威虎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也是百看不厌之作。

“红色经典”如《红色娘子军》以其史诗般的英雄主义风格、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乐观主义的情怀,犹如一股清流,展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能够振奋人心,激发斗志,赋予人们前行的力量与乐观的心态。这背后,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正悄然发挥着作用。市场是敏锐的风向标,它总能捕捉到文艺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动态,投其所好,并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创新与盈利。

《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与人物,对于市场而言,是潜在的宝贵资源,它们能够弥补当代创作中英雄情怀的缺失,同时,那些按照特定英雄模式塑造的、略显单一却充满魅力的英雄形象,又成为了新的创意源泉和卖点。电视剧《红色娘子军》中对琼花等人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便是这一趋势的明证。正是那些精明的策划者,敏锐地捕捉到了中老年群体的怀旧情结,准确把握了年轻一代的审美偏好,更看到了“红色经典”深厚的艺术底蕴,于是不遗余力地将这份“红色经典”改编热打造成世纪末的精神盛宴。

芭蕾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而且在语言上融合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和古典舞的动作语汇,在主题上直接反映了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当时的芭蕾创作是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审美意识的碰撞与融合,从而产生了属于东方国度的独特审美特征,创造了中国芭蕾的传奇。在芭蕾前面加上“中国”两个字,不仅仅意味着芭蕾艺术进入了中国这片土地,更意味着芭蕾真正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

这离不开中国舞蹈人的自信与自觉。自信是舞蹈人在精神层面的一种自尊和自豪,这种自尊感驱使我们不甘于做一个简单的拿来主义者,而是要用自信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到芭蕾的创作之中。同时我们也要用自觉的思维去洞悉舞蹈的发展规律,明确中国舞蹈引入芭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演于1964年的《红色娘子军》就是当时中国芭蕾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它与《白毛女》一道树立了中国芭蕾的审美标杆。这部作品的具体内容已经广为人知,在此笔者不再赘述。而是通过分析《红色娘子军》的成功要素来进一步阐述“自信与自觉”是中国芭蕾蓬勃发展的两大精神根基。

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一部深植于“革命历史题材”的芭蕾舞剧,同时也是一部标志性的“样板戏”,是在那段独特历史背景的沃土中孕育而生的。其音乐不仅深刻地揭示了颂扬与传播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理念,还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那耀眼夺目的光辉形象。剧中,音乐与精心编排的舞蹈体裁及动作相得益彰,完美融合,展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巅峰对决与和谐统一。作为“红色经典”的典范,《红色娘子军》的音乐洋溢着革命的理想主义光芒、英雄主义的豪迈、乐观主义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情怀,以及女权主义的觉醒,深刻烙印着“革命文化”的独特印记。

而身为“十年运动文艺”与“样板戏”的双重身份,它又以“斗争哲学”为基底,巧妙构建了戏剧的矛盾冲突;在“个人崇拜”的氛围下,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兴无灭资”的指导思想下,深情表达了音乐的情感世界,无一不透露出“十年运动文化”的时代特征。从“戏剧音乐”的角度审视,《红色娘子军》的音乐更是戏剧性十足,通过“对比”手法引人入胜,以“主题贯穿发展”赋予其交响乐的深邃,同时保持了音乐本身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成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谈及样板戏的实际演出效果,“指路”这一幕的设计对于洪常青这一角色的塑造,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首次登场的洪常青,以一袭农民装扮惊艳亮相,其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尤其是那明亮的黄色衣裳与炯炯有神的目光,瞬间成为黑暗敌区中的一抹亮色,象征着希望与光明。在这一细节的呈现上,样板戏无疑超越了电影的表现力。深入品味样板戏中洪常青的初次登场,我们还会发现更多与电影版的微妙差异。虽然两个版本都安排了洪常青的乔装出场,但他的身份已从南洋华侨转变为农民,任务也从运送筹款变为了侦察敌情。

这一改动或许有简化剧情的考量,但更深层次的原因绝非仅限于此。原作中,洪常青以南洋华侨富商的身份误入南府,这一设定充满了传奇色彩:南霸天对他的毕恭毕敬、他与南霸天的周旋、吴琼花对他情感的复杂转变,这些情节无疑为剧作增添了无尽的惊险与趣味。改变洪常青的乔装身份,意味着这些引人入胜的情节将被割舍,这样的得失,舞剧的编导们自然心知肚明。然而,他们毅然选择了新的设定,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可从两方面理解。

首先,就任务而言,改编后的洪常青肩负着侦察敌情的重任,为日后攻打南匪老巢椰林寨铺路,这一任务更贴近阶级斗争的核心主题,生动“展现了人民武装斗争的深入发展”。其次,就身份而言,农民形象的洪常青,首次亮相便与“工农兵的英雄人物”形象完美契合,与敌方形成鲜明对比,既在视觉上造成冲击,又在意义上深化了主题。因此,洪常青的乔装侦察出场,不仅凸显了人民军队的强大斗争力,更以一种“先声夺人”的方式,让观众对他的英雄形象有了初步而深刻的印象,为整部舞剧奠定了基调,实现了多重效果。

2 阅读:91
评论列表
  • 2024-12-20 07:02

    以前没有游戏,又没有多少娱乐的,这些戏可以登场

  • 2024-12-19 21:42

    样板戏比现在的戏剧不知强多少倍!

  • 2024-12-21 07:39

    扭曲的造型,格式化的内容。

  • 2024-12-20 14:28

    抛开你所说的这一切,单就样板戏的艺术性和对传统京剧的改革创新,尤其是西洋乐器管弦乐器在京剧中的成功使用,可以说样板戏是非常成功的。为什么几十年传唱不衰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

啸火谈明星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