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一声脆响,打破了夏日清晨的寂静,也打醒了怒火中烧的范明。
看看自己红肿的手掌,再看看脸上显现清晰手掌印的继子,范明一脸不可置信。
而继子韩冷也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一旁的厉玲更是被父子俩的剑拔弩张吓得脸色发白。
本以为“经此一战”后,本就非亲生的父子从此情断,相逢不再相识,从此成陌路人。
没想到,不久韩冷就与范明重归于好,并对他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为何范明会动手打继子韩冷?而继子韩冷不仅不记恨,反而感谢他呢?
范明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二婚妻子和继子对他死心塌地呢?
1964年,范明在江苏省徐州市出生。
从小他就活泼开朗,是方圆十八里出了名的捣蛋鬼。范父是一名颇具威严的军人,对于范明每日招猫逗狗的行为实在是看不过去。
于是,整日里对儿子谆谆教导,渴望他能子承父业,走上军人道路。时间一长,范父的耳提面命终于起了作用。
范明像变了个人样,不再那般顽劣不堪。但也未像父亲期盼的那样,有个军人样。
谁也没想到,长得与文人丝毫不搭边的范明居然爱上了文学与艺术,梦想成为一名文艺青年。
可天不遂人愿,因种种原因他未能参加高考。成名后的范明每当想起这件事就捶胸顿足:“上天薄待于我,硬生生陨落了一名优秀的文曲星君”。
高中筆业后,无所事事的范明就充当起了家庭保姆,在家照顾弟弟起居。儿子恨铁不成钢,父母实在是焦急万分。
怕这么一个大小伙子从此废掉,着急忙活托关系把他送进了徐州电解厂工作。
随着父母的心意,范明在电厂老老实实工作。可没多久,他那颗沉寂已久的心又开始躁动了起来。
一次,厂里组织看电影,要求全体员工观看。影片中的人物时而大笑,时而痛哭,容易情绪化的范明也随着影片人物时不时地哭笑。
一个七尺男儿情绪如此不稳定,周围人纷纷对他投来疑问甚至带着点揶揄的眼神。
但范明并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眼神,继文艺青年后,他的心中又种下了一个演员梦。
此后,只要一有时间,范明就会跑去看电影。厂里只要组织看电影,他肯定是第一个到,且总坐在前排。
为了实现梦想,他不仅在业余时间自学表演,还经常去找一些业余演员进行探讨。有了一些演戏基础后,他也多次登台出演小型话剧。
虽然报酬不高,但勉强算是实现一丢丢梦想的范明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都甜。可很快,家人的否定就让他感觉比吃了苍蝇还恶心。
父亲知道他想要做演员后,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你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外貌身材样样不沾就想当演员”。
“演员最重要的就是演技”,委屈的范明小声辩驳道。
可父亲依旧觉得他异想天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长得挫且矮,还怪爱做白日梦,趁早断了你那不切实际的梦想,早日学会一门技术傍身才是硬道理”。
父亲的话将范明伤得体无完肤,可天生有一股牛脾气的他并未放弃梦想。父亲不信任他,那他偏要在演艺圈闯出番天地来证明给他看。
于是,范明对演戏愈加上心,愈加痴迷,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研究演技,功夫不负有心人。
1985年,范明进入江苏连云港军区业余演出队。
成功将演戏这个爱好变成职业。进了演出队后,范明积极踊跃,只要演出队出去演出,他就跟着,风雨无阻。
闲暇时间,他也会学着编剧本,做导演。之后他们演出队的不少演出节目都是由他导演的,范明也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1989年,范明又一鼓作气考入了南京军区话剧团,成为了一名体制内演员。范明多年来的努力家人都有目共睹,成为正式演员后,家人也不再反对他走演员这条路。
父亲甚至亲自给他电话让他努力,别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听着父亲威严又不失温暖的话,范明泪如雨下。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有了家人的鼓励与支持,范明更有动力,更有上进心了。渐渐地,他名声越来越大。
在话剧团磨炼多年后,他也终于有了在荧幕前表演的机会。虽说找他的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可范明很乐观。
他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总有人会注意到他这颗被尘埃掩住的明珠。
可乐观的范明还是太天真了。演员最重要的固然是演技,可形象好,气质佳也是成为演员的必备条件。
诚如父亲当初骂他的那样,一无外貌,二无气质,三无人脉,怎能在鱼龙混杂的演艺圈闯荡。
尽管“三无”,但范明依旧很乐观。既然康庄大道走不成,那他就走“邪门歪路”。
于是,范明根据自身外貌气质都自带喜感的特性,另辟了喜剧演员这条蹊径。
事实证明,范明对自身的定位还挺准确。自从选择喜剧演员这条路线,多次出演小品后,找他的邀约多了起来。
1996年,他的小品《山海相连》荣获全军文艺作品优秀表演奖。他不再籍籍无名,范明的名字终于在业内流传开。
不过,不少人只知道他是一个优秀的小品演员,并不知道很多优秀的小品剧本都是出自他手。
多年来,除了勤练演技外他也一直琢磨剧本。
只不过因才疏学浅,渐渐地有些力不从心,感觉自己在写剧本这方面到了瓶颈期。
恰巧这时,一个女人的出现让他有了灵感,也让他体会到了除演戏外的人生乐趣。
某个星期天,范明受邀排练一个活动小品,而他的天命之女厉玲也被邀请做这个活动的策划人。
两个本无交集的陌生男女就此因一个活动结缘。初遇那天,厉玲脸化淡妆,身穿得体衣服,妥妥一个高冷女神。
而范明与之对比,实在有些一言难尽。不注重形象的他当天穿了一件比较土的厚棉袄,头发也久未修剪,远远看上去,就是一个邋遢屌丝。
本以为两人只是半面之交,可谁也没料到女神与屌丝的绝美爱情故事会在现实中上演。
初见厉玲,范明就觉得心脏怦怦乱跳,内心涌出一股暖流。待见识到她打保龄球的干脆潇洒与绝美身姿后,范明更是觉得此女越发迷人了。
由于工作交接,范明有了与厉玲交谈的机会。一番谈话下来,范明对她越来越着迷。
光看表面,厉玲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一股王者霸气,觉得不好相与。可深入了解,却发现她既有女人的温柔知性,也有文人的满腹才华。
对于范明来说,厉玲就像杯酒,初尝苦辣酸涩,越喝越香醇甜美。久之,则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活动结束后,范明就大着胆子要了厉玲的联系方式。经常邀请她出来喝个茶,吃个饭,顺便时不时向她倾诉作为单身汉的孤独。
可厉玲不知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一直拿他当朋友看待。眼见女神心思不在自己身上,范明心急了。
两人的又一次邀约中,他大着胆子表白。不出所料,厉玲拒绝了他。
表白之前,范明想过厉玲很多种拒绝他的理由。比如嫌他不会收拾自己,或者嫌他人到中年还未挣下属于自己的一份家业,却独没想过是厉玲自己产生了自卑心理。
“范明,你是个好男人,可我比你大六岁,离异还带有一个7岁的儿子,我配不上你”。听闻厉玲此话,范明当即表明她的情况早已知晓。
不在乎她比自己大,也不介意他她带着一个儿子,他看中的是厉玲这个人。可厉玲头也不回的背影已经说明了她的决定。
范明并未死心,那个年代,姐弟恋,娶一个带着拖油瓶的二婚妻子是会被人在背后戳着脊梁骨骂的。
可范明根本不惧外人风言风语,他此生只认定厉玲一人,非厉玲不娶。
此后,从未有过感情经验的他积极向同行学习讨教,对厉玲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他不会说好听的话画大饼,也不会穿花枝招展的衣服去显摆。
接送厉玲上下班,尽最大能力去帮助她在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
虽然微不足道但足够真诚。慢慢地,厉玲也被他打动。于是,感觉到厉玲变化的范明乘胜追击,再次告白:
“你的年纪,过去我都不在乎,我只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会拿出一颗真心对待他们”。
厉玲泪如雨下,紧紧地抱住了范明,半开玩笑地说:“恭喜你啊,白赚了个儿子”。
1997年,33岁的范明和39岁的厉玲也赶上了闪婚的浪潮,相识仅四个月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很多人都对他们的闪婚嗤之以鼻,不抱希望,觉得短暂的开始最终也会短暂地结束。
可范明却用一生打了所有人的脸。婚后,厉玲就带着儿子韩冷住进了范明家里。
刚见到便宜儿子,范明就热情上去打招呼。可还没出声,就被韩冷的一句“爸爸,你好”说得怔愣在了原地。
虽然外表长得粗犷,可范明的心思却是细腻的。担心“爸爸”这个称呼会让韩冷心理产生不适应,进而对他心生反感。
于是,就对继子说:“孩子,如果你现在不想喊我爸爸可以不喊,可以先喊叔叔,等什么时候想喊我爸爸了再喊也不迟,我不会介意的”。
可韩冷却说:“我不喊你爸爸别人会笑话我妈的,再说我也是真心想让你当我的爸爸”。
范明没想到一个七岁的孩子能说出这么感人的话,暗暗下决心要加倍对继子好,拿他当亲生的一样。
担任“爸爸”这个角色后,范明也确实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监督他学习,给他买各种好吃的。
即将花甲之年的他为了跟孩子相处更融洽,强迫自己变成七零后,八零后的心态。跟韩冷一起做游戏,谈心。
在范明的引导下,因父母离婚而封闭内心的韩冷也渐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有了小孩子的朝气。
厉玲见儿子改变如此之大,发自内心地感谢范明。“你比他亲爸都亲,选择了你是我和孩子最大的幸运”。
2000年,厉玲怀上了她和范明的爱情结晶。因厉玲属于高龄产妇,所以怀孕期间有诸多限制,也缺乏了与儿子的沟通。
感到韩冷情绪低落后,范明安慰他:“你不要担心,不管妈妈生下弟弟还是妹妹,你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是永远不会变的,我们一样爱你如初”。
为了缓解儿子心中的落寞,范明就在暑假期间带着他去了剧组。父子俩整整在剧组住了50天,一收工一大一小就去寻觅各种好吃的,好玩的。
那段时间,韩冷与范明的父子关系甚至超过了与厉玲的母子关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韩冷即将高中毕业。当夫妻俩问及他日后有什么计划时,他淡定自若地说想去当兵。
厉玲还未做出反应,范明在一旁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没想到,他老子想让他做的事他没做到,但他的儿子却继承了爷爷衣钵,冥冥之中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自从儿子有了当兵的打算后,范明就亲自挑大梁,提前训练儿子。每天早早喊他起床去跑步,午跑,夜跑一样不能落下。
此外,他也开始督促韩冷独自叠被子,洗衣服,洗碗。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冲动且莽撞的。
对于范明的训练,韩冷刚开始还能接受,可后来越来越不耐烦。甚至觉得范明是在故意整自己,毕竟不是亲生的。
于是,心怀芥蒂的韩冷开始故意跟范明作对。范明让他早起,他偏要睡到日上三竿。
让他跑步,他要么推脱有事,要么推脱生病。久而久之,范明也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
可惜韩冷年纪尚小,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将父亲的打骂视为一种虐待。
直到他入伍后,才明白父亲有多爱他。不少同龄人刚开始进入军队都无法适应军队铁一般的纪律和严格要求。
而韩冷却能很快适应,并且多次得到教官夸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范明对他的提前训练和生存能力的培养。
韩冷靠着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表现,终不负范明期望,大学毕业后,他就成为了南京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的教官。而且是最年轻的。
范明不仅对儿子上心,对妻子,女儿也是言听必从。只要妻女提出的要求,合乎情理的他都会同意。
家中财政大权也交由妻子管理,不管是他自己支出还是亲朋好友借钱,他都要与妻子沟通,过问妻子意见。
老朋友侯勇打趣他道:“铁铮铮一个男子汉,怎么就变妻奴了呢”?范明笑呵呵回到:“被老婆管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乐在其中”。
2019年,韩冷也踏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当天,范明笑得比花都灿烂,他的喜悦溢于言表,好似比自己结婚都开心。
不久,韩冷有了儿子。范明小心翼翼地抱着大孙子笑得合不拢嘴,就连厉玲都无法从他手中抢过孙子。
韩冷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不由感动:“他何其有幸,能拥有范明这么一个好父亲”。
可惜韩冷脸皮薄,无法当面对范明说出感谢的话。
直到在一档节目上,他才有勇气吐露心声,对范明说出了一直欠父亲的那句“谢谢”。
范明听后,潸然泪下。作为父亲,尤其是继父,那两个字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如今,范明将近60岁,而妻子厉玲早已过了不惑之年。他们的感情经历了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离,七年之痒。
同样也坚守了十年之约,共同扛过了25年的风风雨雨。岁月虽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却并未褪去他们真挚的爱情。
曾经有人问过范明:“替别人教养一个儿子值得吗?毕竟不是亲生的,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寻根归祖呢”?
“有一个词语叫爱屋及乌,我很喜欢,我爱厉玲,所以她的一切我都爱,包括她的儿子,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
我不会干涉他,他以后会怎样选择,我都无条件支持他”。范明一脸笑呵呵地回道。
也许,在卧虎藏龙的演艺圈,范明不是最优秀,也并非最成功的那一个。
可作为丈夫,父亲,他无疑是许多人的榜样与典范。
人呐,莫要太贪心,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聪明的范明或许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才会有如此幸福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