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早期,石达开连战连胜,为何后期却连战连败?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4-14 02:24:18

石达开的军事表现,前后反差极大。

在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石达开连战连胜,常常有神来之笔,表现出惊人的才能。

然而,在其出走天京后,石达开辗转各地,却连战连败,全程没有打过任何一场漂亮仗,直至最终覆灭。

同一个人,为何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呢?

前期连战连胜的石达开

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中,石达开是最年轻的一个。

但是,在太平天国前期,他却真正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1、战长沙,“水陆洲大捷”。

太平军战长沙时,被清军反包围于长沙城南狭小地区,缺乏粮食等物资,形势危急。

石达开率一军渡过湘江,在湘江以西开辟战场,缓解了太平军粮草物资紧张的问题,又多次击败清军,取得“水陆洲大捷”。

2、声东击西,逼死宿敌江忠源。

而石达开真正走向巅峰,是在其主持西征时期。

在石达开主持西征之前,西征军由赖汉英统领,围攻南昌90余日不克,开局不利。

石达开主持西征后,局势豁然开朗!

他首先以诸军西进,造成直逼武昌的态势,诱清军集中力量于武昌;随即,兵锋一转,回师安徽,直取庐州。

最终,石达开以胡以晃为将,攻破庐州。太平军早期最大的苦主江忠源自尽!

3、进军湖北,推动西征进入一个高潮。

克庐州后,石达开立刻挥师西进,再入湖北,攻取武汉三镇,纵横千里,声威大震!

由此,太平天国西征进入第一个高潮期!

4、九江-湖口战役,逆转战局。

就在西征军进入高潮之时,杨秀清调石达开回天京,以秦日纲主持西征。

事实证明:西征,不是谁都能指挥好的!

随即,西征军遭到了严重挫折!

西征军先是在湘潭败于新崛起的湘军,随后,又被驱逐出了湖南。

随后,武汉三镇失守,湖北大部分占领区丢失,湘军杀入江西,在田家镇再破太平军,直攻九江!

这个过程中,太平军水营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形势极为被动!

石达开再次临危受命,来到九江-湖口前线主持作战!

接下来,就是整个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最精彩的一场战役!

石达开诱湘军小船进入内湖后,以船搭浮桥二道,连结垒卡,断其归路。

如此,湘军小船与大船被彼此隔绝。大船坚固而笨重,小船轻便而脆弱,彼此不能相互配合,各自弱点皆充分暴露!

随即,石达开组织对大船的进攻!湘军的大船失去小船护卫,难以抵御,损失惨重!

随即,太平军发起猛烈反击,湘军损失惨重,曾国藩投水自尽,被救起!

如此,西征局势,再次逆转!

5、巧妙反攻,推动西征进入全盛之势!

随即,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广大区域进行全线反攻!

太平军在迅速收复武汉三镇后,迅速进取湖北北部,声势迅猛!

随即,石达开发现:江西境内的清军一部驰援湖北,一部随曾国藩集中于南昌一带。

于是,石达开留下相应兵力在武昌牵制清军,以主力再入江西,横扫各地!

这一次,太平军不但攻取了大片区域,而且,以严明军纪和有力的基层建设,获得了广泛支持,连对面的左宗棠也感叹:民心已变,大势已去!

在江西局面大好的情况下,石达开开始向南昌推进,夺取了南昌周边府县后,当时在南昌的曾国藩“魂梦屡惊”,甚至写下遗书,几乎是必死无疑!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石达开再次被调回天京,参与东征!

如此,曾国藩才逃过一劫!

可以说,在当时双方将帅中,石达开用兵都是最杰出的一个。

与对面的敌人相比:江忠源、曾国藩皆为其手下败将!

与太平军将帅相比:石达开在,则西征顺利;石达开去,则西征不利,由此足见石达开之能!

石达开,不愧是当时最杰出的统帅!

前期取得卓越成绩的原因

石达开在当时之所以能取得卓越成绩,既因其自身的素质,也因为他具备一系列有利条件。

1、有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

当时的西征军,尽管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总体上是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

尽管当时天京城内诸王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激烈,诸王之间已生杀意,但杨秀清掌控着军政大权,作为一个组织,太平天国依然是高效、统一的。

而杨秀清虽然对石达开不是没有戒心,但对石达开在前线的工作是支持的、放手信任的(相反,在秦日纲担任西征军统帅期间,则对前线插手很深)。

而西征军诸将,无论是石达开本家的石姓将领,还是韦昌辉系的韦俊,还是同样可以“自成一派”的胡以晃、罗大纲,皆能在石达开的统一调遣下进行作战。

因此,此时的太平天国,是一个以杨秀清总揽全局,石达开在西征前线充分发发挥的高效、统一的指挥系统。

而当时的西征军将士,虽然新老皆有,但仍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他们作战勇猛,军纪严明,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

有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因此石达开能够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解决问题!

2、建立了相对巩固的基地。

石达开西征第一步,就是奉杨秀清之命,经营安庆,并逐步经营起以皖北基地。

地方虽不大,但能够给石达开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兵源,为石达开的胜利打下基础!

3、“旧力已去,新力未成”的对手。

此时,大清则是“旧力已去,新力未成”。

绿营、八旗已不堪战,而且,其最精锐的部队,或在天京城下的江南、江北大营,或在北方堵截、围剿北伐军,应对石达开的旧军队非常脆弱。

湘军虽然已经建成,并已经成为太平军最难缠的对手,但当时的曾国藩在战役指导上尚在摸索阶段,而湘军将领中除塔齐布等寥寥诸人外都还显得缺乏指挥才干,尚未成熟。

而且,当时的大清朝廷虽然开始借重曾国藩等人,但尚未在“限制预防与借重其力”之间找到平衡,“新力”与“旧力”之间关系不协调,以至于湘军及其他地方团练也难以充分发挥。

可以说,当时,在指挥系统的统一、效率上,咸丰君臣不如杨秀清;在战役指挥上,曾国藩不是石达开的对手;而湘军将领总体上也不是胡以晃、罗大纲、韦俊的对手。

石达开因此能利用指挥上的优势,连连取得重大胜利!

连战连败,难逢一胜

然而,自石达开出走天京后,他却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

1857年5月底,石达开从天京出走,6月,在安庆张贴告示,表明自己被迫出走的原因,由此开始了“单干”。

随即,屡战屡败开始了。

1、进军江西,半途而废。

江西是石达开在西征时一力开拓的根据地,当地诸将多为其旧部,而翼王在江西也深得民心。

因此,江西自然是石达开“单干”的第一选择。

石达开没有对江西主战场的长江沿线用兵,而是向江西南部挺进。

不过,石达开的发展并不顺利。

石达开解临江之围,被湘军水师所阻不得过河,随即又转往解吉安之围,又不能取胜。

随即,石达开听取谋士张遂谋的建议,放弃西援吉安的计划,转而向浙江、福建发展。

途中,攻广丰不克,遂转入浙江。

2、转战浙江、福建。

进入浙江后,石达开连占多地,直接扑向衢州。

但是,浙江是江南大营后路,清军遂调集重兵来战!

衢州守军2万,各路清军来援,石达开遂不做停留,转入福建。

当时,杨辅清在福建已经打开了局面,石达开准备与之会合,大干一场。

但是,石达开到来前,由于洪秀全的争取,杨辅清放弃血战所得之地,回到江西,石达开因此在福建仍然没有根据地。

随即,石达开在福建转战打不开局面,被迫转入湖南。

此时的石达开军,已经“势乱而无纪,气散而不整”,战斗力大减。

3、围攻宝庆不克。

湖南是湘军的大本营,石达开到来,自然因此了强烈反应!

湖南巡抚不但组织本省各地防御,还从湖北等地抽调湘军回援!

随后,石达开与湘军在宝庆发生了一场带有决战性质的作战。

其实,作战过程不需赘述,结果就不难想象:石达开在江西、浙江,一路都表现出缺乏攻坚能力和水战能力的弱点,此时在宝庆,凭实力大不如以前的军队,与远比江西、福建之地更强大的对手作战,其结局不需要多想!

结果,石达开遭到沉重失败,损失非常惨重!

于是,石达开转回老家广西。

4、盘踞广西,未经大战而溃。

广西,是太平军起家的地方。

但是,此时,广西距离太平天国主战场太远,清军对此自然也不会抽大军来战,石达开因此获得了一个喘息之机。

但是,石达开所驻的庆远一带是地广人稀的贫瘠山区,补给十分困难。

因此,这段时间,士气低落,人心离散,发生了大分化,许多军队或“万里回朝”,回归天朝,或自己进入贵州、广东等地发展。

可以说,未经大战,众叛亲离,精兵良将尽去,石达开几乎已经失败!

所幸的是:附近大成国起义失败后,余部来投石达开,石达开由此兵威复振,重新振作,准备入川。

5、兵败大渡河。

最后,石达开部转入贵州后,辗转入川,来到大渡河边。

结果,在大渡河,石达开兵败身亡!

由此来看,石达开自离开天京“单干”,辗转万里,纵横数省,但没有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也没有打下过名城大邑,一路是一败再败,直到最后被有限的清军和土司部队所歼灭!

绝世英雄石达开,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

连战连败之因

石达开出走时,所率者多为太平军精锐,多是当年随自己西征时连战连胜的旧部。

而石达开所辗转之地,离开了当时的主要战场,是大清统治的薄弱地区。

以石达开的才能,打出一片天地,不是没有可能的。

但是,为何仗最后打成这个样子呢?

1、丧失了凝聚力,人心离散。

石达开以义愤出走,振臂一呼,云集了数十万跟随者,其号召力可见一斑。

但是,石达开既继续举着太平天国的旗,又实际上主动脱离了太平天国组织,政治上摸棱两可。

既然是太平天国的人,那么,跟着翼王走,理由只有三个:对石达开的个人崇拜、对石达开的遭遇同情,以及担心受到天京之变的牵连。

显然,这些东西,都不足以成为一支军队的精神支柱和明确目标。

而一支没有明确目标和精神支柱的部队,失去向心力,思想涣散,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1)、既然是太平天国的人,那么,回归天王之下,始终是第一选择。

如果回归天京不但不会问罪,还会得到重用,那你还怕回去吗?

天京事变结束后,洪秀全停止了扩大牵连,并开始出走将士的回归。

比如,受到杨秀清牵连的杨辅清,本是因为担心受牵连而跟随石达开,但洪秀全在宣传上仍然确立杨秀清的地位、功绩,并以“中军主将”来争取杨辅清。

如此,杨辅清在福建已经打开局面的情况下,甚至不等石达开到来就主动放弃了血战所得之地!

(2)、如果天京的仗打得比石达开好,那还要因为崇拜石达开而跟着石达开吗?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小高潮”,与石达开连战不利,使回归天京成为更有前景的选择。

此后,在李秀成、陈玉成等青年将领的指挥下,太平天国打出了一个小高潮,出现了复兴之像。

而同时,石达开军则辗转各地,一直打不开局面!

造反,是性命攸关的事情!

即便再是崇拜石达开,再是石达开的同情者,恐怕也会考虑自己的出路!

(3)、既然你石达开和上面不好就可以“单干”,那我们自己可不可以“单干”呢?

石达开的本家石镇吉、广东的花旗军,就在辗转过程中离开石达开,自己“单干”了。

如此,人心离散,纷纷散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一支人心离散的队伍,是不具备胜利条件的!

2、石达开战略能力的不足。

石达开用兵,善出奇制胜,变化无穷。

但是,出奇也好,变化也好,关键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方向。

当年西征时期,杨秀清规定了战略方向,石达开以杨秀清的战略方向,施展出奇之能,屡屡取胜。

但是,石达开出走后,石达开自己就要给自己定战略方向了。

但结果是:石达开被自己的“出奇”给绕晕了。

江西本是大有可为之地,但在稍微受到挫折后,石达开就东入浙江。

在浙江虽然攻衢州不克,虽然清军各路来援,但石达开当时在兵力、素质上皆仍有优势,同样具备在富庶的浙江斗争的条件。

但是,石达开又避实击虚,进入了“两面临海,只宜偏安,不易防守”的福建。

进入湖南,石达开本意是要过境,取道入四川的。

但是,石达开又在宝庆停下来,进行了漫长的,没有取胜希望的大规模决战,结果再遭失败···

可以说,由于战略的不足,石达开的“避实击虚”,把自己越打越偏,越打越虚;石达开的“出奇之法”,把自己绕得晕头转向···

3、石达开的治军能力不足,使其失去民心。

太平军战士,本出自贫苦百姓,天然应当与百姓打成一片。

太平天国初期,在杨秀清严明的军法之下,太平军军纪严明,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因此,即便是在没有根据地的运动转战,太平军依然能得到广泛的支持。

而且,在严格纪律之下,石达开治军宽松、人性化,反而使其得到了军心。

但是,出走之后,尤其是在沿途大批新兵加入后,石达开仍然以宽松治军,导致军队军纪涣散,甚至掠夺百姓!

如此,石达开之败,反而不值得同情了!

石达开是良将之才,而非王者之才,即便以统帅之才的要求来看,还稍显不足。

因此,早期,在太平天国这个大平台下,石达开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无往不胜。

而在其出走之后,离开了平台,石达开的不足充分暴露,以至于纵有军事才能也难以发挥,其连战不胜,也就不足为怪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