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习茶之旅的变化,从无所不言到沉默寡言。

陈馨制茶 2025-03-06 04:28:01

在浩瀚的茶文化海洋中,武夷岩茶以其独特的岩韵和繁复的制作工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无数茶友的目光。

作为一名深耕茶山多年的制茶师,我深知品饮和鉴赏武夷岩茶,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我也和茶友们一样会经历从初学者的自信满满,到深入学习后的谦逊,再到精通阶段的敬畏与沉默。

今天,我愿与诸位茶友分享这段奇妙的旅程。

初学阶段的“口出狂言”——初学者的自信与迷茫

记得初涉茶界,我满怀激情与自信,面对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然而,由于对茶的了解有限,我的认知往往较为模糊,容易受到外界观点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我或许会“口出狂言”,对茶叶的产地、树龄、品种乃至制作工艺发表一些初步但可能不够准确的观点。

可能大家也偶在品茶场所,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初学者滔滔不绝地谈论着武夷岩茶的方方面面,从山场到树龄,从品种到工艺,仿佛已经掌握了品茶的精髓。

然而,这种自信往往源于我们对茶的了解不够深入,容易做出过于绝对和轻率的判断。

正如古人所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初学阶段,我觉得更需要保持谦逊之心,虚心向学,不断探索。

再学三年“不敢妄言”——深入学习后的谦逊与迷茫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接触更多不同的观点和知识后,作为制茶师的我也会开始感到迷茫和困惑。

自我认知的观点可能相互矛盾,让我一时难以分辨真伪。

在这个阶段,我学会了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论,不再轻易发表过于绝对的言论,进入了“不敢妄言”或“寡言”的阶段。

这一时期,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对茶叶的理解仍然有限,开始更加深入地学习和品饮,在接触更多不同的茶后,我开始发现茶叶之间的细微差别,以及制作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这种发现让我对茶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谦逊和谨慎。

在这个阶段,我学会了倾听和观察,在品茶时,我不再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体验。

学会了通过沉默来品味茶叶的韵味,通过内心的感悟来领悟茶道的真谛,这种谦逊和谨慎的态度,也让我在茶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深远。

就像茶人们常说的:品茶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修行,需要不断精进和提升。

又学三年的“无言即言”——精进中的敬畏与智慧

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自幼习茶的我终于步入了略懂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茶学体系和价值观,对茶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全面,此时,我不再需要过多地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我的行为和态度已经能够说明一切。

在略懂阶段,我学会了“化繁为简”、“运用自如”,在品茶时,我不再拘泥于茶叶的产地、树龄、品种等外在因素,而是更加注重茶叶本身的品质和韵味。

我学会了通过内心的感悟来品味茶叶的精髓,通过沉默来领悟茶道的真谛,这种“无言即言”的境界,让我个人觉得在茶文化的道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学无止境

在这个阶段,我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品饮茶叶,而是开始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精神内涵,在品茶时更加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品味茶叶的韵味。

在略懂阶段,我学会了用微笑和点头来表达对茶叶的赞赏和敬畏。

这种适时的沉默,是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结语:从“口出狂言”到“无言即言”的修行之旅

回顾这段品茶之旅,从初学时的自信满满到深入学习后的谦逊谨慎,再到略懂阶段的敬畏与沉默,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在这段旅程中,我学会了倾听、观察、感悟和敬畏,不断精进和提升自己的茶学水平。

作为制茶师,因此在制茶过程中,我始终秉持着匠心精神,精益求精地追求茶叶的品质和韵味。

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位茶友都能在品茶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修行之路,不断探索和领悟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

最后,愿每一位茶友都能在武夷岩茶的品鉴之旅中收获满满,不断精进和提升自己,让品茶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