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是怎么供氧的?数百人在密闭空间中飞行几小时,为何不会缺氧

笨蛋大侠爱迷路 2024-12-13 16:42:03

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飞机已经成为人们长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当飞机翱翔在万米高空时,乘客们能够在舱内正常呼吸,这背后蕴含着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技术和系统

我们都知道,随着高度的上升,空气会变得越来越稀薄。当达到海拔约8000米时,人体就会开始感到呼吸困难。

而飞机的巡航高度通常在一万米以上,甚至可达一万两千米。在这样的高度,按常理来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极为稀少的。

那么,飞机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确保乘客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呢?。答案在于飞机的发动机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协同工作。飞机外部的空气是乘客氧气的重要来源。

外部空气通过飞机发动机的扇叶被吸入,随后压气机会对空气进行多重压缩。这一过程就如同将松散的物品进行紧密压缩一样,经过压缩,原本稀薄的空气变得浓缩,氧气含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空气压缩的过程并非毫无挑战。在空气体积减小的同时,温度会急剧上升,有时甚至能达到上百摄氏度。

这样高温的空气显然是不适合直接供人呼吸的。此时,空调系统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会将高温的压缩空气冷却至适宜的温度,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以确保最终输送到机舱内的空气是纯净且温度适宜的。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处理,原本稀薄的外部空气就成功地转化为了可供乘客呼吸的氧气。

在飞机的氧气供应系统中,除了通过发动机压缩外部空气来提供氧气外,还有一个关键的部分——应急氧气系统。这个系统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乘客提供生命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发动机故障和高空失压是可能导致机舱内缺氧的两个重要原因。如果发动机出现问题,氧气的供应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中断,从而使机舱内出现缺氧的状况。

而在高空中,一旦发生失压现象,机舱内的空气会迅速流失,氧气含量急剧下降,这将给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机舱内配备了应急氧气供应系统。在危急时刻,氧气面罩会从座位上方自动掉落,为乘客提供宝贵的氧气。

当乘客拉下氧气面罩时,一种由氧化钡、氯酸钠和氯酸钾组成的被称为“氧气蜡烛”的化学装置会被触发,通过化学反应加热并稳定地释放氧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氧气面罩提供的氧气供应是有限的,通常只能维持十几到二十分钟。

那么,如何确定在飞行中全飞机乘客所需的氧气量呢?我们可以以一架载有一定数量乘客的飞机为例。假设每位乘客的体重和体积相同,一个成年人每分钟会消耗一定量的氧气,那么每小时的氧气消耗量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如果这架飞机上的乘客需要飞行一定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根据每位乘客每小时的氧气消耗量,计算出总共需要的氧气量。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计算,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总之,飞机上的氧气供应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系统。它依靠发动机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协同工作,为乘客在正常飞行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氧气供应;同时,应急氧气系统则在紧急情况下为乘客提供短暂但至关重要的氧气支持。

通过对氧气需求量的合理计算,以及完善的氧气供应系统,确保了乘客在飞行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舒适体验。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机的氧气供应系统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在众多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努力下,飞机的飞行将变得更加安全和可靠,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1 阅读: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