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电影看多了,英军提心吊胆,担忧中国芯片,就在自己头顶

鼎盛视频 2024-06-21 12:16:17
曾经那个殖民地遍布全球,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却开始疑神疑鬼,在“中国威胁”的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

据媒体报道,最近英国军方担忧其新一代帽徽由中国制造可能藏有风险,从而推迟了这批帽徽的交付,这所谓的风险,具体是什么呢?

随着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即位,英国陆军需更换其标志性徽章。但因英国自身缺乏大规模生产此类帽徽的能力,便将此重任委托给了中国企业。

然而,某些人士担心这可能成为中国“暗中布设跟踪器或GPS发射器”的机会,进而可能导致英军机密信息的泄露,使得该项目暂时搁浅。

如果从技术角度考量,这种担忧似有其合理之处,毕竟在信息高度数字化、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技术安全的警惕从未减弱。

然而,事实上,英国尚无充分证据表明这种担忧是基于具体情报还是仅仅源自于对华不信任的普遍情绪。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洋务运动”期间,当世界其他部分经历工业化浪潮时,中国也曾向外国订购过技术产品和军备。那时候的技术依赖并未引发类似今天英国所表达的担忧,这是技术进步还是信任缺失带来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背后反映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心态问题。事实上,英国这种对中国制造的质疑,并不是个例。

在不久前,针对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成功,欧盟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也对中国企业进行了不公平的贸易限制。

这种看似基于安全考量的行动,实则折射出某种程度上的不自信和对成功的嫉妒。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合作共赢应成为主旋律,而非无端的猜忌与对抗。

此外,英国的这一担忧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全球英国”战略背景下的复杂情绪。从历史的“日不落帝国”到现代的国际关系重构,英国一直试图在世界舞台上保持某种领导地位。

然而,面对日益兴起的新兴力量,特别是在脱欧后的欧洲边缘化趋势中,英国显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它似乎更愿意通过提出各种“潜在威胁”来凸显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寻求实质性的合作与共赢策略。

所以,在这起“帽徽事件”中,英军和媒体联手大肆炒作,然而,在不少人看来,这种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是试图掩盖一个尴尬事实:即便是具有悠久历史和自豪传统的英国军队,也无法做到在如此基础的装备上实现自给自足。

英国这种故意挑起事端的行为,不仅反映了其在当前国际局势中愈发明显的反华情绪,更彰显了一种即便牺牲中英两国外交关系也要进行政治操作的短视和愚蠢。

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巧妙地揭示了这种无端指责的荒诞性,让人不禁联想到冷战时期间谍电影中的俗套情节,直言英国人这是看了太多的詹姆斯·邦德(《007》电影主角)电影。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炒作行为是英国某些政策支柱中“保护英国”口号的具体体现,这种行为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加剧中英之间的误解和对立,为两国关系的发展设置更多无形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类似的“中国产设备可能被用于定位跟踪”的炒作同样发生过,中国驻英国使馆的坚定回应,强调了中国企业的正直和开放,同时批评了英方某些人士患上的被害妄想症。

确实,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诋毁、打压他国企业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更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对自身也是一种伤害。

0 阅读:29

鼎盛视频

简介:解析热门动态,奉献原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