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但是感冒用针灸治疗却不常见,我们都知道,感冒是外邪袭表,在中医方剂里,通常会分为风寒、风热、风湿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需要解表。无论是辛凉解表、芳香解表。总是要让邪气外出。那么用针灸该如何去做呢。
我们说用针灸包括刺灸法的选择,补泻的选择和穴位的选择。首先应该是刺灸法的选择。通常我们会选择拔罐,因为外邪袭表,其实大多是所有皮毛都受到了侵犯,所以其实熏蒸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在医院里无法做到。那么用火罐就是最好的能够大面积解表的治疗手段,而且,我们的中医认为,膀胱经经主一身之表,邪气首先侵犯膀胱经,从而引起头身疼痛。拔罐主要是把背部。而且通常用走罐后留罐。
同时如果头面症状比较明显,比如头痛、喷嚏、咽痛咳嗽等,还可以针刺风池穴。如果有发热可以加用合谷穴和大椎穴。
这就是针灸的通常治疗方法。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有其他类型的感冒,可能合并了其他症状。比如胃肠型感冒,合并腹胀、腹泻。可以用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如果合并有阳气不足可以用艾灸。
例一:焦某,女,31岁,感冒2天,伴有头痛、鼻塞、流涕、恶寒、背痛,咽痒咳嗽。无发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
处方:
1)火罐。取穴:背部膀胱经、督脉、肩井、天宗穴、大椎穴。
操作:患者俯卧,先背部走罐,从上到下,从中间督脉到两侧,局部微红,最后留罐10分钟。起罐后背部罐印明显,背痛不适感明显减轻。
2)针刺。取穴:风池穴。
操作:患者坐位,1.5寸毫针,针尖对对侧鼻的方向,刺入0.8寸左右,得气后捻转按深层、中层、浅层,分别实施泻法(大拇指向后快速捻转)。然后再刺入深层。每5分钟反复操作3次。觉针下沉紧感不明显后出针。患者当时鼻塞消失,咽痒减轻。
该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第二天还有轻微的背部不适,避开上一次的罐印又拔罐一次,第三日痊愈。
例二:邢某。感冒两天,发热,体温37.9℃,倦怠乏力,头晕头重,口粘,腹泻4次,胃中痞满不适。舌红苔滑,脉浮滑。自行服用黄连素和感冒清热冲剂,效果不佳。
处方:
1)针刺。取穴:足三里
操作:患者平卧,1.5寸毫针,先直刺,刺入1寸作用得气后,退针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略向上,再刺入得气后快速捻转用泻法,用左手拇指按在足三里穴的下方,右手间断捻转,间断摇动针柄,使针感向上传导,此时,医生的注意力要关注其腹部,精神内守,询问患者针感到达的位置,该患者针感到达髋关节后就没有了,但是留针10分钟作用,腹部不适感消失,当时周身有微汗出。每隔5分钟行手法一次,20分钟后拔针结束治疗。
回访患者,第二天已经痊愈。
按语:这两例患者有不同的兼证,主要是不同的邪气引起。第一例是风寒外感,火罐有温经散寒的功效,用走罐面积大,刺激量更强,效果更佳。火罐只要皮肤能够耐受是可以连续拔的,对于感冒这种急性病尤其如此,但是走罐不能连续操作,容易造成皮肤破溃。风池穴要注意针尖的方向,操作使一定要注意手底下的感觉,同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鼻部或咽部,这样改善症状才会显著。
而第二例是风湿外感,外湿引动内湿而形成腹泻。通常感冒清热冲剂等中成药不是很对症,所以效果也不是很好,黄连素等止泻药对腹泻有效,但是不能够改善外感症状,或者虽然止泻但是腹部满闷不适也得不到有效缓解。用藿香正气水会效果好一些。这个患者因为没有其他药物,我针刺了足三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行针很关键,气至病所,若风吹云,气机畅,外邪出。这也是我们说祛除湿邪的关键是条畅气机,不然湿邪缠绵,疗程会相对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