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些人特别会来事,嘴巴上像涂了蜜一样,见到对他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会拍马溜须,百般讨好。见到对他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就会换成另一副嘴脸,变得冷若冰霜。
这种人趋炎附势,唯利是图,是典型的自私自利者。遇到这种人,还是少跟他们打交道为好,要不哪天他把你卖了,你都还在帮他数钱呢!交友一定要交人品好的人,而不是唯利是图,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还有些人正好与这些人相反,他们是刀子嘴豆腐心。别看他们乍乍乎乎,嘴上不饶人,或者是嘴笨,不会说话,只会直来直去,很容易得罪人。但是当你一旦有困难时,他们立马会伸出援助之手来帮你,这种人才值得交朋友。
阿谀奉承的话就像蜜糖,不知不觉就会腐蚀人,是糖衣炮弹。忠言从来都是逆耳的,会让人听起来不舒服,却是真正能帮助人的。可生活中,很多人就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却听不得半句忠言。
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有的子女会拍马屁溜须,专挑父母喜欢的说,就讨得父母的欢心。而那些正直的,不喜欢使心眼的孩子,总是直来直去,有时甚至会跟父母对着干,就不讨父母的欢心了。
02
徐静怡和老公结婚时,婆家条件不好,彩礼和首饰等都没有,只是简单办了一下婚礼,婚房是两间旧房子。夫妻俩结婚后很努力,拼命工作攒钱,想改善生活条件。
徐静怡生下孩子后,想让婆婆帮她带孩子,可婆婆不愿意。那时婆婆还在工作,如果她帮大儿子家带孩子的话,她就没法去上班挣钱了。婆婆说,小儿子还没成家,她得挣钱给小儿子娶老婆呢!
徐静怡没办法,就只能自己留在家里带孩子了。老公在工厂里打工,收入并不高,两个人就省吃俭用的。徐静怡想,只能等孩子大一些后再出去工作了,等挣了钱后就要盖一幢大房子。
几年后,小叔子也要结婚了,找的对象是个城里女孩。婆婆可高兴了,觉得自己家能娶一个城里儿媳,这是光宗耀祖的事。为了讨好小儿媳,公婆立刻在城里买了婚房,彩礼和首饰等一样都没少,婚礼办得风风光光。
小儿媳生下孩子后,婆婆也积极地去帮忙带孩子了。同样是儿子和儿媳,婆婆对大儿子家和对小儿子家,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徐静怡和老公都很不满。
03
徐静怡和老公都没读过多少书,所以也没什么花花肠子,说话做事都是直来直去。因为公婆的偏心,徐静怡总是跟婆婆发生矛盾,还大吵过几次。
妯娌是个很会来事的人,嘴巴上像涂了蜜一样,尽挑公婆喜欢的说,婆婆就更喜欢她了。两个儿媳,大儿媳经常跟婆婆吵架,小儿媳满嘴甜言蜜语,婆婆当然更喜欢小儿媳了。
小叔子家的孩子上学后,就不需要婆婆带了,婆婆便回到了乡下生活。但她放不下小儿子家,总是去送钱送物的,小儿媳还是那样满嘴甜言蜜语。
十几年后公婆都老了,他们住的房子破得不像样了,老夫妻俩就想住到城里小儿子家去。可小儿媳坚决不同意,她嫌公婆太脏,这时小儿媳先前的甜言蜜语立刻变成了冷若冰霜。
公婆没办法,就住到大儿子家那两间旧房子里了。这时,徐静怡夫妻俩已经盖了新房子,就在那两间旧房子旁边。公婆住到那两间旧房子里后,因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后来公公去世了。
04
公公去世后,婆婆就一个人生活,她一心指望小儿子家回来照顾她,可小儿子家根本不回来,更别提照顾她了。倒是徐静怡夫妻俩一直照顾着她,虽然徐静怡对婆婆有意见,但现在婆婆动不了了,她觉得不能不管。
后来,婆婆瘫痪在床上了,端屎端尿的事就全是徐静怡做的。有时徐静怡做得烦了,也会发牢骚,她会没好声气地对婆婆说:“你不是一直说小儿媳好吗?怎么现在不叫小儿媳来照顾你啊?”
婆婆就无言以对,小儿媳根本对婆婆不闻不问。后来婆婆因为心脏的毛病,突然去世了,徐静怡和老公就通知小儿子家回来。可小儿子只是自己回来了,老婆和孩子都没回来。
在办婆婆的丧事时,小儿子只出2000块钱,说简单办一下就完了,用不着披麻戴孝的。徐静怡和老公听了很生气,子女给父母养老送终,这是天经地义的。小叔子既没给父母养老,现在送终又这么敷衍。
最后,徐静怡和老公气得索性没要小叔子那2000块钱,所有的丧事费用都是他们出的。办完丧事,收拾那两间旧房子里的遗物时,徐静怡在箱子底里意外地发现了3万块现金。
05
那时婆婆的妹妹,也就是徐静怡老公的阿姨,在帮着一起收拾东西。徐静怡发现这3万块钱后,准备打电话给小叔子,让他回来分遗产,但被阿姨阻止住了。
阿姨叫徐静怡别声张了,这3万块钱就自己留着吧!徐静怡和老公为婆婆做的,阿姨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她觉得这3万块钱理应该给徐静怡家了。后来徐静怡听阿姨的,没给小叔子打电话,她想也许这3万块钱是婆婆有意留给他们家的。
生活有时候很讽刺人,父母最疼爱的孩子,往往并不是最孝顺的孩子。倒是父母看不上眼的孩子,最后却成了最孝顺的那个。也许这样的孩子吃的苦多,更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就更有包容心。
其实,既然都是自己的孩子,父母要一碗水端平,偏心是很伤那个不被疼爱的孩子的心的。一个人的十个手指伸出来都不是一样长的,孩子也各有各的优点,所以父母一定要包容和一视同仁,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