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已平定福建、两广,东南沿海成了后方,有了兵力和财力,终于可以腾出空来,对已丢失400余年的幽云十六州下手了。
之前的南征皆在掌控,那是因为南方并没啥硬茬,朱元璋都不用派出账下徐达、常遇春、冯胜这些人物,胡美挂帅就能把他们灭了。
北方就不同,元顺帝仍占据着大都,各路元军仍有数十万之众,且不乏名将,如果有需要,他们还能大量招兵买马,作一番困兽之斗。
更关键的,朱元璋在北方得不到认可。
刘福通曾派出三路大军北伐,一度进展顺利,一路打到了朝鲜。但由于孤军深入,得不到地方的支持,后勤难以为继,被一一击败,刘福通和小明王的败亡,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如今,朱元璋面临相似的局面。就算军事上能保证胜利,得不到民心支持,那是注定无法成功的。一个不小心,朱元璋可能就成了赵匡胤,眼巴巴望着幽云却无法收复,甚至还有重蹈刘福通覆辙的可能。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终究是为了达成政治目的,那么能用政治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先用政治方法来解决呢。
朱元璋的北伐,事实上分为政治和军事双管齐下的战略。
吴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与此同时,朱元璋发布了另一道著名的檄文《谕中原檄》。
檄文由他手下头号文士宋濂起草,它的中心内容有三点。
一是强调搬出“夷夏之防”的说法,强调中国应该由汉族人来治理,北伐的目的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雪中国之耻。这个口号在汉人中,无疑是有相当号召力的,数百年之后,仍然被孙中山所沿用,可见其影响之深。
这一来,朱元璋政权的民族正统性有了,蒙元本就得国不正,该由更“正”的汉人政权来替代它。
二是强调天命论。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君权神授”这概念,从殷商时期就已流行,到了周朝已被玩得很溜了。儒家祖师爷孔子就是位极度信命的老夫子。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富贵贫贱完全与高悬于天的命有关,绝非尘世芸芸众生的力量所能改变。所以《论语》里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这种思想,也是一千多年来儒家的重要思想。搬出天命论,进一步说服儒家士大夫们。
第三就更狠了。檄文里面是这么说的“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义者,御世之大防。礼义者,御世之大防”“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中国居内以制夷狄”。
这是提出恢复纲常,复兴道统。因为元朝的纲常已经败坏了——“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
儒家有三纲五常之说,是儒家的中心思想,历代王朝都以此维持统治的金科玉律。从政治到生活,大大小小的人都被约束在这个体系中。蒙古、色目贵族破坏了这个体系,“渎乱甚矣!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
这次北伐,目的是“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恢复世代相传的体系和生活习惯。
这要比红巾军宣传的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的故事,更能获得儒生士大夫的支持。
最后,还不忘记提一句“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进一步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
这道檄文格局极高,跳出时代限制,站在了古往今来的高度。宋濂不愧是一代文宗、朱元璋的笔杆子,一篇枯燥的檄文到他手里,写来既醇厚又飘逸,如平沙漫漫,铁骑数万,纵横驰逐。
军事上,北伐事关重大,必须要选精兵良将,朱元璋命徐达挂帅,常遇春为副帅,又派冯胜、薛显、傅友德各领一军,这差不多是他麾下的最强组合了。
除了挑选将帅,在作战方案上朱元璋也是亲力亲为,他与刘基等人数次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作战计划。
在会议上,常遇春等人都认为南方已定,还未拿下的云南和四川对吴军构不成威胁,现在兵力已经有了富余,应该集中主力,浩浩荡荡直逼大都,也就是后来明朝的北京,是为擒贼先擒王。
以连胜之余的百战精兵直捣大都,必将势如破竹,只要攻下大都,各地元军必定胆寒,到时只需分兵扫荡,其他城池可以不战而下,天下可定矣。
从纸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案,擒贼先擒王是兵法要诀,只要攻下大都,活捉了元顺帝,元朝群龙无首,将会不攻自破,省去了攻坚各城的麻烦。
但这个方案,当即就被朱元璋喝止了。
老朱的计划,恰好与常遇春相反。
北伐先取山东,这没有疑议,取下山东后怎么攻,朱元璋表现出了与常遇春等不一样的考虑。
从方向来看,从山东往北直捣大都是最方便的,也是大多数人的判断。而朱元璋的方案是从山东回师,攻略河南,然后进踞潼关,最后再进围大都。
从地图上看,这是舍近求远,绕了一个大圈子,同时要攻取的城池也多了很多,要与更多的元军交手。
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潼关以西仍然有大量元军,并且在名将王保保统帅之下。又有李思齐、张良弼等也都是百战之将,既然要攻下潼关,为何不干脆先西进,与元朝关中军决战,将之打垮后再取大都,可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看出众将疑虑,他打了个比方:这个法子好比砍树,先去枝叶,再挖老根,枝叶既除,大都独木难支,不砍自断。
为什么要用砍树的办法,因为元朝毕竟在北方经营了上百年,大都更是都城,尤其坚固。
徐达虽然有把握从山东直上大都,但攻打大都这样的坚城,却没把握短时间就能攻下。就在一年前,朱元璋刚攻下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城,在重兵压境,四面包围之下,还花了八个月才攻克。
张士诚孤立无援,元顺帝不同。如果是大都被围八个月,各地元军都会闻风而动,从四面八方赶来解围,况且北伐军劳师远征,粮草供应一旦被切断,全军覆没的将是北伐军,那可就坏了大事了。
与其如此冒险,不如稳扎稳打。山东是大都的屏风,先撤掉这座屏风,然后回师河南剪断它的羽翼,再进占潼关,占领它的门户。
如此一来,东南西北三个方向都在北伐军手里了,此时再进围大都,元顺帝就已孤立无援,明军围个一年半载也不用担心粮草、援兵问题。
再退一步说,即使出师不利,北伐遇挫,也不至于腹背受敌,至少能相机撤退,他日再卷土重来,可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秦陇之地,朱元璋认为,只要扼守住潼关,就能切断关中元军与大都的联系,而他们也无力再收复潼关,更无力东进。
虽说朱元璋做出了解释,常遇春等还是有点不服气,亲临战阵的武将往往喜欢一鼓作气,乘胜长驱直入,哪管他什么援兵不援兵,打到哪算哪。
常遇春是勇将,但战争,毕竟还是需要战略的,这就是帅与将的区别。
不管如何,朱元璋是最高统帅,一切得听老朱的。
结果如何呢,让当初不服的众将哑口无言。
政治攻势加军事攻势双管齐下。天命、法理、道统都有了,《谕中原檄》把朱元璋的军队塑造成了王师,在北方的汉人、地主、官僚、儒生中起到了明显作用。反映到军事上,就是北伐大军所到之处,州县纷纷降服。不要说汉人守将,就连王保保的舅舅、外祖父这些蒙古贵族都纷纷投降。
徐达在1367年10月领兵出征, 仅用了三个月平定山东;随后兵分两路直逼汴梁,汴梁守军不战而降,然后在洛水击败河南境内的元军主力,河南平定;同时,冯胜统帅的另一路兵马顺利攻克元朝悍将李思齐、张良弼镇守的潼关,这一切也只花了三个月不到。
在此过程中,真正的恶战没有几场,元将大多或走或降,可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河南、潼关已下,元朝在关中尚存的军队失去了通往大都的通路,山东又早已拿下,三面包围事实已形成,朱元璋亲临汴梁,坐镇指挥大军。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徐达在临清大会诸将,这才开始正式进军大都。
元军此时连吃败仗,军无斗志。元顺帝也知道三个方向已难有援兵来救大都,此时只有北方是活路。
如果坚守大都,即使能阻挡明军一时,也无力反攻,只有放弃大都,跑回上都再组织兵力,图谋反攻才是理智的选择,否则怕是要重蹈宋朝徽、钦二宗的覆辙。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元顺帝挑好黄道吉日,在七月二十八日半夜带着后妃太子跑路回了上都,留下一座不设防的大都。八月初二,徐达率军进入大都,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从1367年10月出兵,到1368年8月收复大都,仅仅花了10个月,元朝在中原的力量就土崩瓦解。
徐达这么牛吗,从军事能力上来看,徐达虽强,不至于形成如此碾压。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还在元朝控制之下,元军兵力也不弱,还有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统帅。
这些人都是百战名将,朱元璋评价张良弼“百战之余,骤与角力,未易定也”,徐达北伐时不敢与张良弼正面硬刚,选择绕过他防区攻打其他元军——“思道城险而兵悍,不容易攻取”;王保保更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当得起老朱如此夸奖的敌将,您想想得有多猛,那都是老朱一把血一把泪得来的教训。
然而,元军有个致命的缺点:内斗。
又是内斗,相比元朝此时的处境,先前各路农民军犬牙交错的形势还算比较清楚,了解了各路元军的形势,才明白什么叫错综复杂,这里面既有政治斗争,又有后宫乱政,还有将领的私心,尔虞我诈,复杂程度能单独写本书。
几个元末名将,像王保保、李思齐、王宣等人,都是凭借义兵起家,搞大了才得到册封。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这些人成了元朝将领,手下带的还是自己起家的部队,名义上也接受政府指挥,但真正指挥得动军队的,只有他们自己。
并且,这些人控制的地方就成为自己的地盘,红巾军打不进来,中央政府也别想真正控制,一切要听这些将军们的号令,实际上他们就是拥兵自重的军阀。
说实话,这些军队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但他们的作战对象并不止红巾军,也包括其他军阀。在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们也没闲着,也在大打出手。当然,打的不是朱元璋、陈友谅他们,而是彼此互相攻打。
就和反元群雄先要决出个雌雄一样,谁敢出兵去打农民军,就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彻底玩完。
比如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统帅的部队和红巾军打了几年,几乎没败过,收复了关陕、河北、河南,号令已经能传到江浙。他们调集主力进攻山东红巾军,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后方却传来惊人消息,山西被人占了!
占山西的不是红巾军,而是另一支“义兵”,孛罗帖木儿的军队。
原来孛罗帖木儿一看察罕帖木儿主力尽出,山西空虚,这是块现成的肥肉,于是派兵占领了察罕帖木儿的防地。
察罕帖木儿怎么肯吃这么大亏,山东他也不打了,回军与孛罗帖木儿交战,两军在山西拉锯了几年,政府不知调停了多少回,没人肯理。
察罕帖木儿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被刺身亡,军权转交到他养子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手里。
王保保名气比他养父更大,打仗也更凶狠,继续和孛罗帖木儿打得天昏地暗。
孛罗帖木儿后来得罪了皇帝,站错了队,终于在1365年被元顺帝派人刺杀,王保保被封为河南王,统帅天下兵马。
1365这一年,朱元璋已经攻灭了陈友谅,正与张士诚交战正酣,看上去,这是个趁火打劫的好机会。
王保保也是这么想的,他以檄文调关中四将前来河南会师,准备南征。
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李思齐曾长期与王保保养父察罕帖木儿并肩作战,也是个老牌军阀,与张良弼、孛罗帖木儿都是老冤家,打过不少仗。
这时他已被封为许国公,得到调兵劄子,李思齐勃然大怒,当众怒骂:你小子乳臭未干,当年我跟你老子喝酒,他还要先敬我才敢喝,你那时连站在我面前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居然敢来调我!
李思齐下令手下诸将,整兵备战——要防备的是王保保,一旦王保保前来,立即擒而杀之!
除了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等其他三部也都不听号令,无法节制,王保保名为节制天下兵马,实则除了自己的人马,谁也调不动。
王保保亲自提兵入关,攻打李思齐。李思齐一人不是王保保对手,他联合了其他几位军阀据守长安,两军整整打了一年,大小几百战,兵力被严重消耗。
打到最后,元顺帝又对王保保起了疑心,连名义上的统帅权也给他解除了,只让他率自己兵马扫清江淮。
老朱打完张士诚,元军还在自相残杀,没人搭理朱元璋。他得以施施然,同时发动南征和北伐,南边平定较为弱小的方国珍、陈友定,北面则派出徐达率领主力北伐。
到这时,各路元军才意识到朱元璋是最有威胁的敌人。虽然他们停止了自相残杀,却没人肯被别人指挥,大家想的只是各保地方,徐达来了,把他赶到别人地盘去,别来祸祸自己就好,这还是军阀本色。
结果自然是被朱元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一股接一股被消灭,最后大都想守也守不住了,元顺帝只好一跑了之。
察罕帖木儿、王保保、孛罗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这些人都是当世名将。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是元朝最善战的将领,打红巾军几乎没败过;张良弼经年数百战,有弟七人,皆善战,军中语曰:不怕金牌张,惟怕七条枪。徐达对他也颇有忌惮。
这些人要能联合起来,同心对外,怕是朱元璋+陈友谅也不够削的。当然,这些没有发生,有的只是自相残杀,削弱自己的力量。
如此,朱元璋能安心与陈友谅等力量交战,及至后来北伐能一举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收复大都,徐达的任务还没完成,他这才移兵向西,攻打西北。
最艰苦的战斗在这时才出现,即使皇帝跑路了,西北元军仍然坚决抵抗,且还有力量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反攻,明军还吃了几次败仗,徐达花费了一年,才平定了西北。
即使王保保在山西被击败,他仍然在宁夏驻有大军,不断出兵犯境,朱元璋此后几次派兵征讨,也是互有胜负,并曾在1372年吃了一个大败仗,始终无法一举将他击败。
王保保成为朱元璋心头一个大患,老朱也不由夸赞王保保“真乃天下奇男子也”。
直到洪武八年,王保保死于哈剌那海,朱元璋心中这块大石才算落下,此时离徐达北伐已过去了将近9年。
事后,朱元璋对北伐进行了总结,他说:先取山东,次攻河洛,是为了阻止关中元军救援大都。不急着与关中军决战,是因为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都是名将,但他们彼此矛盾又很深,如果不西进,他们很难联合起来进军,如果是单独前来,就难以突破明军的防线,即使孤军深入,也难有大作为。
如果不打大都,主动西征,生死存亡之下,反而会促使他们联合起来全力抵抗,明军这时要两线作战,这仗就难打了。
出其不意先取下大都,关中诸将就没了盼头,势穷望绝,打起来就容易许多。
结果证明了朱元璋的判断,明军闪电般拿下大都,张良弼、李思齐等果然都不战而克,省去了大量功夫。
唯一例外的是王保保,他抵抗到底,费了明军不少功夫,最后还是等他自己死后,威胁才大大减轻。
假使当时直逼大都,北方元军必定蜂拥而至;或是先与关中军决战,王保保联合李思齐、张良弼,收其部众的话,实力又将强大不少,明军并没有把握能将他击败,北伐也就很可能失败。
9年后再回看北伐方案,朱元璋的策略无疑高明许多,既能看到局部,又能看到整体。可惜当时常遇春已卒,倘若他活着,也必定对老朱心悦诚服。
最后总结一下,朱元璋的北伐之所以能成功,一是顺利平定岭南在先,为北伐提供了稳定而未经破坏的大后方,有了富余的兵力和资源;二是政治策略对头,瓦解了不少支持元朝的力量;三是战术正确,直取大都而不是先与各路军阀决战,避免了他们团结到元顺帝旗下。
正如《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所评论:
况乎南方既定, 兵力有余, 海王坐收, 军资尤盛。因而转战, 扫灭上游。所谓事形已济, 迎刃而解也。
什么是战略家,这就是战略家!经过数十年血与火的淬炼,朱元璋的军事能力已炉火纯青,天下无能出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