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所部突围时:有的宁死不拖累战友,有的独身智斗几十名敌人

王哥说过去 2025-02-12 21:20:49

一九四八年初,国民党军队加大了对我进入大别山地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清剿”力度。

此种情况下,为了灵活机动杀敌,也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野战军三纵司令员陈锡联将军命令部队“化整为零”,以营为单位展开分散活动。其中,三纵之七旅二十九团三营在潜山一带,日夜与敌人周旋于深山密林之中。

一天,敌军两个营的兵力盯上了我二十九团三营。三营发现后,立即转移。当天黄昏时分,三营九连暂时甩掉敌人,进至青峰岭宿营,等候其它连队的到来。

抵达青峰岭的三营九连(图像)

这时,狡猾的敌人发现了九连的踪迹,紧紧地跟了上来。

九连借宿在青峰岭半山坡的一个小村子里。战士们除了放哨的同志外,其他同志都衣不解带,抱着武器休息,随时准备战斗。

宿营后,连长马魁鸾同志没有立即休息,而是组织召开了各排长参加的会议,布置、安排了下一步的工作。

他在会上强调说:“今夜,我们虽然住在这里,但敌人就在我们周围,离我们这儿最近的只有两里地。敌人在夜里一般是不敢出来的,但各排应特别加强警戒,万一有了紧急情况就分散转移至新的集合地点:第一集合地点蔡家畈,第二集合地点蔡家岭。”

天刚蒙蒙亮时,突然响起了枪声——“哒哒哒”,一梭子机枪子弹打到了九连战士休息的房顶上,碎瓦片“哗哗”地往下掉,战士们都被惊醒了。

连长马魁鸾大声喊道:“全连以班为单位,分散突围,集合地点和联络暗号不变。”

九连战士们在分散突围(剧照)

九连开始突围后,通信员贾来富在树丛里东闯西冲,来到一个山凹处时,碰上了九班长。他浑身血迹,苍白的脸上汗如雨下。

贾来富见了,立即上前给负伤的九班长做了简单的包扎。然后,对他说:“来,我背你走!”

九班长不干,并解释说:“我已经不行了,你就别管我了,赶快想法冲出去。敌人是用了五条生命才换取了我的鲜血,我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贾来富不肯,执意要背他走。

就在他们两人争执不下之际,十几个敌人逼近了他们。贾来富一发现,立即端起冲锋枪,朝着敌人就是一梭子。九班长也挣扎着,奋力向敌人射击。

九班长一边配合着贾来富打击敌人,一边又恳求他赶快突围。贾来富坚决地回道:“不,我负责掩护,你先撤离!”

九班长见贾来富执意不从,就瞪大双眼,厉声命令贾来富:“贾来富同志,服从命令,我掩护,你先突出去!”

此时的贾来富没把九班长的命令听进去,他抱定了一个主意:“绝对不能丢下九班长,要死,死在一块!”

英勇顽强地打击敌人的贾来富(剧照)

贾来富悄悄地向九班长爬去,打算强行背他离开。忽然,九班长撑起身体,向敌人投出一颗手榴弹。浓烟中,两个敌人摇晃着倒了下去。

可就在这时,从左前方飞来一颗子弹,击中了九班长。鲜血从他胸前的衣服里,不断地渗出来。他用右手按住胸口,左手把枪递给贾来富,随之低声敦促道:“快走!”说罢,头一歪,垂了下去。

贾来富见九班长牺牲了,怒火中烧,举起冲锋枪,朝着敌人一阵猛扫,又一连扔过去三颗手榴弹。接着,他趁着爆炸的烟雾,背上九班长迅速撤退。

把敌人甩掉,来到一个僻静的山沟里后,贾来福掩埋了九班长的遗体,离开清风岭,快速奔向部队集结点。

一见到连长,贾来富就怀着悲愤的心情,汇报了他和九班长的突围经过。

连长马魁鸾同志听了,安慰贾来富说:“九班长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血没有白流。同志们会永远记住他,我们要为他报仇。”

九连的这次突围过程,有上述令人难以忘怀的悲壮之举;也有让大家感到险象环生而又不乏趣味的事情,如九连五班长的惊险跌宕的经历。

突围中的九连五班长(剧照)

五班长单枪匹马地冲出休息的屋子,躲进树林时,敌人看见了他,并紧随其后,边追边射击,硬是不放手。

一时甩不掉敌军的五班长,眼见敌人距离自己只有十来公尺远时,急中生智,一弯腰,顺手抓起一块土坷垃扔向敌军。

五班长不是没有手榴弹,而是不敢投。因为,他离着敌人太近,他可不想与敌人“同归于尽”。

土坷垃一扔向敌军,五班长就听身后稀里哗啦一阵乱响。他回头一看,紧跟而来的敌人都吓得趴在地上了。他趁机向前紧跑了十几步,然后,掏出手榴弹,投向敌人。

受了骗,误以为五班长没有手榴弹的敌人,气呼呼地继续追击他。当他们发现一块“土坷垃”又飞向他们时,他们连躲也不躲。

随着“轰”的一声响,好几个敌人见了阎王。其余的敌人一见这回是真的手榴弹,而不是土坷垃,就忙不迭地往回跑,或赶紧隐蔽于低洼之处。

藏身于低洼之处的敌军(剧照)

五班长见状,迅速向树林深处撤退。谁知那帮没被炸死的敌人,又纠集了二、三十人,很快追上了他,并将他团团围住,吆喝他投降。

敌人见藏身密林中的五班长没有动静,就动用火攻,企图逼他现身,或者干脆将他烧。

不一会儿,五班长的面前火焰冲天,烟雾弥漫,逼得他一再往后退。退着退着,他两脚踏空,“扑通”一声,掉进了一个大坑里。

五班长站稳后,仔细一看,原来他掉进了一座烧木炭的土窑。窑底有水,这下可以不怕火了。但他转念一想,不行,不能在这儿等死,得想办法冲出去。

透过窑门,五班长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条小水沟。顿时,他有了主意:“冲出窑门,往水沟里跑。”同时,他的脑子里忽然一动:“不能就这么轻易地走了,得给敌人留点纪念。”

于是,他把两颗手榴弹安放在了窑洞洞口的一边,又找了一根草绳拴住手榴弹上的拉火圈,套在窑洞另一边。然后,按计划迅速离开了窑洞。

刚走到山脚下,“轰”、“轰”,手榴弹的爆炸声接连响起。五班长听了,高兴地加快了步伐,很快到达了连队的集结地点。

重新集结在一起的九连战士们(剧照)

有的同志听了五班长的脱险经过后,又看了看满脸都是黑灰的他,忍不住调笑道:“小伙子,老人们常说凤凰在火中一烧,就变得更美了。你这一烧呀,也变得更漂亮了——就像个戏台上的包公。”

五班长当即笑呵呵地回道:“真金不怕火炼嘛!”

连长马魁鸾接过话题,郑重地说道:“对,真金不怕火炼,这是我们人民子弟兵的本质。经得起考验的,就是真金!”

主要参考文献:《刘邓大军南征记》、《挺进大别山》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