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女篮集训动员会现场,当杨力维的名字再次被宣布为队长时,台下不少老球迷眼眶都湿了——这个曾因巴黎奥运会关键失误被骂上热搜的姑娘,凭啥还能扛起女篮的大旗?
这场在集训前召开的动员会,不仅官宣了新周期的“主心骨”,更把中国女篮“重塑队魂”的决心,明明白白摊在了所有人面前。

要理解杨力维的“连任”,得先翻一翻她的“履历本”。
1995年出生的她,5岁摸球、10岁进国家女篮特训队,从WCBA广东、内蒙古双冠主力,到2022年世界杯亚军队长,她的成长轨迹里写满了“天赋+拼劲”。

可去年巴黎奥运会,她却成了舆论焦点——小组赛首战,中国女篮几乎锁定胜局时,她一个关键三分犯规让对手翻盘,最终女篮因净胜分无缘出线。
那时不少人说:“30岁的老将该退了,这状态带不动新队。”

但谁也没想到,今年WCBA半决赛第三场,贴满肌贴的杨力维用25分、2+1、3抢断的表现打了所有人的脸。
那场广东女篮对内蒙古的“生死战”,她像一道黑色闪电穿梭全场,15投10中、罚球全中,硬是把球队从88平的悬崖边拉了回来。

“这哪是状态下滑?明明是蛰伏后更狠的爆发!”场边球迷的呐喊,道出了杨力维的底气——她或许不再是“飞天遁地”的少女,但10多年国家队经验、3次WCBA冠军的底蕴,加上季后赛场均16.7分的回暖状态,足够让她成为新老交替的“桥梁”。
宫鲁鸣的“老带新”算盘:队长不是“光环”是“责任”动员会现场,宫鲁鸣反复强调“老带新”“重塑队魂”,杨力维的角色一下就清晰了。

新周期的中国女篮,既有李梦、韩旭这样的中生代,更有大批20岁出头的新人——比如U18亚青赛场均20+的刘帅,比如WCBA新星张敬一。
这些“00后”不缺天赋,缺的是大赛经验和“抗压能力”。

而杨力维的价值,恰恰在于她“吃过的亏”和“犯过的错”。
“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篮协主席郭振明的这句话,在杨力维身上有特别的重量。

去年她被骂“迷失在金钱里”时,其实早已悄悄当上了广东女篮的助理教练——一边带年轻队员练控球,一边自己加练体能。
这种“退一步是教练,进一步是队长”的身份转换,让她更懂“责任”二字的分量。

正如她在动员会上说的:“以身作则不是喊口号,是训练时多跑一圈,是比赛时多传一次球,是新人失误时先揽责任。”
球迷的“纠结”与期待:这一次,我们愿陪她“从头再来”动员会视频里,杨力维认真学习《管理规定》的镜头被反复转发。

评论区里,有人留言:“看到她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2022年世界杯她扛着伤打满全场的样子”;也有人说:“希望这次别再让她一个人扛,团队得支棱起来”。
这种“又心疼又期待”的情绪,恰恰是中国女篮最珍贵的民意基础——我们骂过她的失误,却从未真正放弃过她;我们期待新人崛起,却更需要老将把“女篮精神”传下去。
从昆明高原训练的日程(4月20日至5月18日)就能看出,新周期的目标很明确:深圳亚洲杯是“小考”,洛杉矶奥运会才是“大考”。
而杨力维的“连任”,本质上是中国女篮对“传承”的坚持——不是因为她“完美”,而是因为她“懂痛”;不是要她“一人救队”,而是要她带着全队“一起成长”。
当动员会最后镜头扫过杨力维和年轻队员交头接耳的画面时,突然想起宫鲁鸣说的“重塑辉煌”。
所谓“重塑”,从来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老将的经验、新人的冲劲、全队的团结,在国旗的见证下,重新熔铸成一把更锋利的“女篮之剑”。
这一次,我们愿陪杨力维,也陪所有女篮姑娘,等那把剑“脱胎换骨”的那天。